梅赛德斯-奔驰发致歉信,大家怎么看?

南瓜阿喵呜


鲁迅谈中国人谈判艺术,看下图:

所以呢,如果同意退款,不行,只能换车!

同意换车,不行,只能更换发动机!

同意更换发动机,不行,只能维修!

最后当事人只能感叹,“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我是研究生毕业,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耻大辱!我就是太讲道理!”

不要说吧顾客当上帝,不把顾客当猪仔就不错店大欺客,这种现象频频发生。比起来,作为个人的我们人单力薄,维权十分苦难也使得某些人员更加有恃无恐

事件持续发酵很多天,市场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根据报道情况,西安市场监管部门责成“利之星”4s店尽快落实退车退款事宜。

北京奔驰发布致歉信,表示已派出专门工作小组前往西安,力求在合理的基础之上达成多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道歉视乎来的稍微有点晚,并且叶没有提供实际的行动来表明其致歉行为。


叶律师


奔驰也是作到时候了。去年五月份带小孩去踢球,踢完球后看到有车展,本来计划要换车,就带小孩子去看看车展。当时心目中首选奔驰,其次是雷克萨斯,到了奔驰展位,想向销售人员咨询一下,销售看了看我穿着球服,一身臭汗,回到了几个问题就不耐烦了,最后说了句,你要买的话就坐下来谈,我们很忙的,没空回访这么多问题,说完就转头不理我们了。最可恶的是,小孩子看到新车比较兴奋,坐在上边动动方向盘什么的,销售人员看到了说这是贵重物品,豪华汽车,搞坏了可是要赔的,吓得小孩子赶紧下车,好紧张。本来当天只是看看,没想着下定,当时也是生气,旁边就是雷克萨斯展位,服务态度超好,果断下定,拿着订单再去奔驰展位,气的哪个销售要死。


哒哒哒爷的


近日,“奔驰漏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引发全网声讨和谴责!眼看事情闹大了,奔驰公司再也坐不住了,在4月13日下午,奔驰官方在其微博上发布声明,称已派工作组前往西安,将与客户直接沟通,力求达成解决方案。

该事情从发生到引爆都有半月有余,涉事的西安利之星4S店一拖再拖,从最初的退款、换车变成免费换发动机,该女子终于忍无可忍,才有了去西安奔驰4S店哭诉的行为,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直说得4S店工作人员无言以对!

应该是奔驰公司习惯了店大欺客,刚开始并没有重视这个事情,导致事情后来的不受控制,虽说,奔驰公司发表了声明,但并没有真正的去认错,而是敷衍应付,最后竟然连公章都没有盖,这绝不是一个大公司应有的态度!

在全网一致声讨奔驰的舆论中,奔驰公司应该果断快速行动,把问题调查清楚,给消费者作出合理赔偿,一拖再拖只会更加影响奔驰的口碑,风尖浪口之上的奔驰,负面影响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悦游四方


简单重点说几句!所谓德企三豪车宝马奔驰奧迪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到去年为止:已经沦落为西方发达国家德国坑骗国人金主的伪科技工具!在汽车科技制造大国中国汽车成本很低,66万的奔驰成本也就10万不到!剩下的是各方利润分配,德国每年在中国车主身上榨取的利润最多,相反它们德企对待中国消费者是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傲慢!美国市场它敢吗?反击德国佬,没好东西,它们骨子里都是看不起中国人,我们国人醒醒吧,人家骗的就是中国的傻土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理扭曲之人!建议国家政府加大对侵害国人利益的外企处罚力度!让外企对中国有敬畏之心!


白云飘飘164814938


看了奔驰的致歉信信有三点感受:

第一、奔驰自感委屈,而不是真正承认自己错了,从“无论怎样”四个字看出得出态度:你们不能这样搞,既然影响那么大我就只只能歉意了;奔驰不懂我们先看重的是你的态度,这个态度难以平民愤。

第二、奔驰很害怕消费者讹它,从第二段“合理的基础上”看得出来:不管消费者提什么要求我认为合理才能赔;这哪是要解决问题的态度,一副大爷的心态。

第三、领导怕担责,事情闹那么大,官方的声明连公章也不敢盖;看了也只能:呵呵了

如果不是造成那么大面积的负面影响和官方介入的话,这个维权战役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总之,老百姓维权之路任重道远!


船长0523


梅赛德斯的致歉信,其实早在意料之中,我们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厂商在事情无法收场的时候,致歉信俨然已经成为厂商息事宁人的一种方式,我们不想看致歉信内容如何,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最后奔驰-中国的处理态度!



纵观汽车界连年不断的丑闻,致歉信已经到了让消费者麻木的地步了,如“机油门”、“断轴门”、“油耗造假门”等等,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召回车辆,或者不了了之,奔驰虽然在产品质量上没有出过大事件,但是这次的西安奔驰维权事件,彻底激怒了国人,所以这封致歉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北京奔驰在生命中也提到,这样的做法背离了梅赛德斯-奔驰品质坚持的准则,我就想知道早干嘛去了,如果没有网络转发视频,媒体的报道,相信梅赛德斯奔驰也不会这么重视吧,发现事情最后收不了场,再致歉有何用?此前这个事情没有曝光的时候,奔驰4S店方面仅仅同意更换发动机,坚决拒绝换车、退车,而且没有好的态度!
还是那句话,消费者们要的不止是官方致歉信,而是最终的结果,达到车主的合理要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认为退车或者换新车,一点都不过分,而且还要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公开道歉!


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威马汽车车友会


事情闹大了,才发致歉信,早干嘛去了,为何这样的事情,总会发生?总是等事情发生了,全国人都知道了,你们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马后炮。

而且,看内容,一点诚意都没有,标题还整声明,而不是致歉,里面提到,“无论怎样”,体现出傲慢和无理,坚决不接受你的致歉,坚决抵制奔驰。

我不明白的是,为何在国内,这种事情,频繁发生?没有闹大前,谁都不管,只有采取极端方式维权时,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公司才坐不住了,才出来声明、道歉,对不起,晚了,你奔驰公司名誉也扫一地,即便声明、道歉,也没用,老百姓也业主不买账。

而且,你们得好好调查下,一辆66万的车,还没出门,就漏油,什么原因?难道不是质量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一个质量问题的车,为何会流入市场?是不是盗版山寨的?假冒伪劣产品?有没有还其他劣质奔驰车也流入市场了?你们是不是要对这些车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召回这些车,返厂维修?

另外,我就想问下,针对这样的车,你们的受理渠道究竟是咋样的?当时这个美女研究生给你们打电话,你们回答是,不能退货,只能维修,这难道是你们的工作流程?顾客买到问题车辆,还没有开出来,就漏油,就要维修动手术?这是你们的做法?还是负责接电话的客服没有说清楚,还是不了流程?如果是,那么,受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是不是该追责?

包括4S店,跟你们有合作吧,这种店,是不是也应该受处理,或者终止合作?这种店,就应该直接纳入黑名单,永远不要给他们提供车辆。

总之,你们得反思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梳理出问题的根源,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而在这个事件中,出现受理态度不好,没有按照流程解决问题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追责处理。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对于他们的诚意,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他们所谓的致歉,不过是在强大的舆论之下,做出的被动公关而已。不是他们主动想低头认错,而是在众口讨伐之下不得不低头,在他们内心里,仍然抬着傲慢的头颅。认错?这辈子都不可能认错的。除非再有下一位坐到引擎盖上哭的女博士生。

我为什么说他们缺乏诚意呢?因为在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是完全有机会进行积极公关善后的,根本不至于闹到现在的地步。他们认为,这次的女车主维全事件,仍然可以像以往那样,被店里给磨的没了脾气,然后无奈的选择妥协。只是这次,他们如意算盘打错了。

昨天,西安利之星4S店里的经理还在为此找借口,他说是与刘女士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我就呵呵了,人家刘女士前后给了你们5次3天的机会,而且其后还不厌其烦的咨询和主动沟通,我想再复杂的事情,半个多月的时间都能沟通的清清楚楚了。

还有,这个经理说自己出差了,联系不上女车主。看到这我特么笑喷了,中午两碗米饭都出来了,难道你们的4S店是开在珠穆朗玛峰吗?没有信号打不通电话?手机都出5G了,你还在扯这种低级的借口,这不是搞笑,这是侮辱人。

如果道歉有用,还要法律干什么。所以,接下来的事情,请奔驰按照法律的规则,一分不少的赔偿刘女士。


元芳有看法


道歉,鬼都不会信,请问发生事情当时你们干嘛去了?消费者当初找你们解决问题时你们干嘛去了?消费者要求合理需求时你们干嘛去了?消费者维权时失声痛哭时你们干嘛去了?新闻媒体暴光了,相关部门介入了,谬论强大了,善良的人们愤怒了,事情闹大了,你们害怕正义了,夹着尾巴出来了,这是被动的隐盖,其毫无诚意之所在,正义与公正始终是胜利一方,不要忽视正义的使者,不要忽视正义的声音,不要忽视善良的的民众,不要忽视谬论的力量,不要忽视社会的力量,法律终究维护正义,而正义与公正才是善良人的追求,愿正义永远站在公正一边,善良的人民需要正义的存在,今天的中国民众已从无良的企业消费中换来痛苦,学会了守法,更学会了懂法,更深知用法律去维护一个守法公民的权益不在受无良企业的侵蚀,我们要感谢勇于维权的这位刚烈女士,也要感谢无良的奔驰,你让善良的人们不在被花言巧语所欺骗,切记,对企业而言,社会公信度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千万不要拿企业公信度来与消费者抗衡,到头来你损失和失去的是企业难以生存的法宝,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方费。对无良的企业做好证据的収集,自我的保护,因为无良让企业正是利用善良人的心里来达到他们自私和丑恶的目的,愿公正永远站在善良人的一边!


lw老玮


把道歉信的形容词,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全部拿掉,这篇道歉信就没有任何实质内容了。依然充斥着机械傲慢,越华丽越虚伪,消费者就是不买你的账!

奔驰为什么这么拽,我想原因无非一句话,都是被惯出来的。

纵使法制再健全,没人去落实,等于个屁。

消费者长期以来的忍气吞声,助长了这类公司的脾气。

违法成本低,执法随意性,惩罚不确定,这让这类公司更是要上天啊,搞定了当地主管部门,消费者那可不任意蹂躏了。什么时候,出现天价罚单,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么水深火热的土地啊,有哪一样是能让人省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