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不會長期保持高位

2019年一季度油價大漲,二三季度供需面臨較大壓力,但持續上漲、保持在80美元/桶以上高位的可能性不大

王能全 | 文

2019年一季度,布倫特原油以54.12美元/桶開盤,以68.39美元/桶收盤。從開收盤價看,漲了14.27美元/桶,漲幅為26.37%。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以45.77美元/桶開盤,以60.14美元/桶收盤,漲了14.37美元/桶,漲幅為31.4%。歐佩克一攬子原油以52.14美元/桶開盤,以67.23美元/桶收盤,漲了15.09美元/桶,漲幅為28.94%。

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引發了需求側的憂慮,油價未來走勢更是各方關注焦點。筆者認為,今年二三季度,國際石油市場面臨較大的供需壓力,石油價格可能突破75美元/桶或達到80美元/桶,不過由於存在多種抑制因素,特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打壓油價過快上漲,因此國際油價長期保持在80美元/桶以上高位的可能性不大。

油價不會長期保持高位


一季度油價緣何大漲

2019年一季度國際石油價格之所以會走出一條不斷上漲的曲線,主要原因是沙特阿拉伯等產油國的大力減產。到3月份,歐佩克原油產量已處於2015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2018年11月,沙特阿拉伯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02.1萬桶/天,2019年3月下降到979.4萬桶/天,處於四年來的最低水平。與2018年最高石油產量相比,3月沙特阿拉伯減產了122.7萬桶/天。

因此,歐佩克承擔的減產責任,基本上是由沙特阿拉伯一國承擔的,且實際減產量已大大高於歐佩克應該承擔的數量。

2019年一季度歐佩克的減產履約率之所以如此之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就是委內瑞拉的被動減產。

2006年,委內瑞拉石油產量達到最高峰,為334萬桶/天。近年來,委內瑞拉石油產量不斷下降,到2019年3月10日前後,委石油產量下降到只有50萬桶/天。

歐佩克之外的石油產量也在下降,加劇了供應緊張,其中減產主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

2018年12月,美國石油產量為1651萬桶/天,2019年1月和2月分別下降到1633萬桶/天和1638萬桶/天,下降了18萬桶/天和13萬桶/天。與此同時,由於阿爾伯塔省生產商的強制性減產,2019年1月加拿大的石油產量下降了23.5萬桶/天。

因此,雖然俄羅斯沒有履行減產承諾,但是2019年一季度全球石油供應比2018年有較大幅度的減少。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2019年1月和2月分別減少了145萬桶/天和179萬桶/天。

二三季度仍存較強上漲動力

進入春夏季後,全球將迎來用油高峰期,市場供給較為緊張,國際石油價格面臨較強的上漲動力。

國際能源署認為,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二季度將比一季度增長80萬桶/天、三季度將比一季度增長170萬桶/天。

歐佩克預測,2019年全球石油消費將超過1億桶/天的大關。2019年二季度全球石油消費將比一季度增長16萬桶/天,三季度將比一季度增長157萬桶/天。

油價不會長期保持高位

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的石油消費存在明顯的季節性。每年5月底到9月初為美國的駕車旅行高峰期,是美國石油產品需求旺盛的季節,汽油零售價格將處於一年中的最高水平,往往會拉高WTI的價格。

石油出口是沙特阿拉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對資金的渴求將使其盡最大可能推高油價。2015年-2017年間,沙特阿拉伯政府收入的70%左右來源於石油出口。也門的戰爭、2030遠景目標的實施,都需要源源不斷鉅額的石油收入。但3月10日,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法利赫明確表示,在今年6月底的會議前,不會改變聯合減產的政策。

聯合減產行動中,伊朗、委內瑞拉和利比亞不受限額的約束,但恰恰是這三國給國際石油市場的供給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

2018年11月5日,美國宣佈對伊朗石油實施禁運,8個國家及地區暫獲180天的豁免,2019年5月豁免到期。2019年2月,伊朗的原油產量為274.3萬桶/天。委內瑞拉擁有世界第一大探明石油儲量,今年3月上旬石油產量已下降到只有區區的50萬桶/天水平。國際能源署認為,委內瑞拉石油產量下降趨勢難以逆轉。

2011年8月卡扎菲政府倒臺以來,利比亞就一直內亂不止。2019年3月,利比亞原油產量為109.8萬桶/天,主要供應歐洲。4月4日以來,哈夫塔爾領導的利比亞國民軍開始進攻首都的黎波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調停失敗,美軍撤出了特遣隊,印度撤出了維和人員,意大利埃尼集團撤出了石油技術人員。內亂必然影響到該國的石油產出。

80美元/桶是天花板

儘管如此,當前仍存在著眾多抑制油價上漲的因素,並有可能導致油價回調。

首先,對世界經濟衰退的憂慮是油價揮之不去的陰影。

多家機構預測,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4%和2.0%,低於2018年的2.9%。4月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歐盟,同時發佈貿易問題拖累全球增長的預警,一致認為全球增長動能正在喪失,可能會陷入停滯狀態。

其次,俄羅斯的立場決定聯合減產的命運。

2018年12月,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就致信普京,認為聯合減產協議將給俄帶來戰略威脅,給美國製造了領先優勢,聯合減產應該終止。2019年3月,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稱,不能保證減產協議延長至2019年底。

但俄總統普京2019年4月9日明確指出,不支持不受控制的油價上漲,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討論減產協議問題。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因素,美國不斷增加的石油產量將抑制油價上漲,特朗普更會為油價設置天花板。

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美國石油產量的不斷增加並搶佔市場份額一直是歐佩克和俄羅斯的心頭大患。2019年3月底,美國原油產量扭轉了1月-2月下降的勢頭,再度攀升10萬桶/天,達到1220萬桶/天的水平。隨著7月1日二疊紀管道投入運營,原油出口將在目前300萬桶/天的基礎上,再增加50萬-60萬桶/天。

美國被稱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石油消費中汽油排名第一,約佔46.1%。交通支出排在住房之後,是美國家庭第二大支出,佔16%左右。正因為如此,汽油價格是美國社會普通關心的話題,直接影響到選票,作為總統的特朗普必須給予高度關注。2019年4月8日,美國普通汽油平均零售價格為2.745美元/加侖,已超過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截至3月底,特朗普2019年共發了四條油價推文,2月25日和3月28日的推文直指歐佩克,認為油價太高了,歐佩克應該增加石油產量。

3月24日,耗時近兩年的“通俄門”調查告一段落,為特朗普謀求連任掃清了最大的障礙。可以預料的是,至2020年大選前的時間裡,特普朗將會更加高度關注油價問題。如同2018年一樣,從現在至9月底,如果美國普通汽油價格接近3美元/加侖,將會引起特朗普的激烈反應,一條接一條指責歐佩克並要求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產量的推文就會出現,屆時沙特阿拉伯必然會如同2018年6月一樣,結束減產並增加石油產量。

2019年4月4日,“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NOPEC)在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獲得通過,雖然最終能否成為法律還存在很大的疑問,但其本身就足以警告沙特阿拉伯和歐佩克在石油價格和減產行動中要小心謹慎。而對於美國的威脅,沙特阿拉伯和歐佩克的反制手段有限,除了妥協沒有更多的選擇。

4月9日,布倫特原油最高觸及71.34美元/桶,達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1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國際石油價格將在目前水平上繼續上漲,從歷史經驗看,進入夏季後,突發災害性天氣等會對石油生產和運輸產生較大的影響,油價極有可能達到或突破80美元/桶。但是,由於對世界經濟衰退的憂慮、俄羅斯的政策、美國的石油生產,特別是特朗普的政治需要,201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國際石油價格長時間高於8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一旦高過80美元/桶,就可能會向下回調,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等將會放棄減產轉而增加石油產量。

(作者為中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編輯:馬克)

(本文將刊於2019年4月15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