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谈收藏界传奇造假术“一宣九揭”

艺术品造假的追求无非就是求财,是利用前人的优秀作品,来仿制出外观一模一样的赝品,借机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但今天要说的“造假”,严格来说它并不假,作品本身是真品,既然是真的,那么就很容易让收藏家疏忽大意。然而本来只是一件作品,却能经过造假者的“妙手”,把一件变成两件,甚至三四件。利润就翻了好几倍,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收藏界中最另类的手段!

马未都谈收藏界传奇造假术“一宣九揭”

马未都曾在节目中就特地说过这个事情,他说早年著名作家邓友梅先生写过一篇小说叫《寻找画儿韩》,主要讲的就是把真画给一揭为二的故事,当然这是小说,里面肯定有些夸张的成份。现实中有这种方法吗?的确是有的。高手把画一揭为二不是做不到,而是很难做到,毕竟想把一幅真画给分离成两幅一模一样的,而且还要让藏家分辨不出来,其中有很多限制条件,并不是什么书画都能这样搞。这种“造假”手段说不上顶级,但够另类,以民间传说居多,但真敢实施起来的很少。

马未都谈收藏界传奇造假术“一宣九揭”

早年安徽泾县红星宣纸厂

在字画装裱行业有个传言叫“一画九揭”,最厉害的揭画大师能将一幅画揭出数张一模一样的来。但必须有个前提条件,普通的宣纸不行,因为就那么一张,真揭开了也就废了。作品使用的材料必须是经过多层加厚的“夹宣”,也叫“双宣”。这种宣纸吸水性和平整性很好,有韧性不易折,所以就有了一个天然的造假机会。其实刚开始揭画师并不是为了造假,有些字画因为年代久了产生老化、受潮等因素损坏了,需要重新揭开装裱,为了让纸张能保存更久,会在原本的画纸上多加几层“命纸”,在特定条件下将画作上的墨迹渗入,这才产生了揭画的条件。但这些书画大多也不是什么大师级作品。

马未都谈收藏界传奇造假术“一宣九揭”

电影《无双》

那除了裱画行业的普通画作,古代名家作品因为年代久远,墨迹早已干了,要怎么揭画呢?其实前段时间大热的电影《无双》中就对此做了详细解释。在电影里,郭富城和其他几人赌一幅名叫《偃松图》的古画,因为已经现世两幅,大家都说这第三幅是假的,郭富城却说三幅都是真的,都是同一作品揭下来的!历史上那些绘画大师,因为长年累月的画画,所以练出来的臂力很是惊人。在作画之时可以力透纸背,墨迹从表面渗入纸张,所以就算揭开,下面也完全一样。由此看来并不存在假货之说,的的确确是名家留下来的墨宝。只不过一分为三罢了。

马未都谈收藏界传奇造假术“一宣九揭”

齐白石作画

但马未都还强调一点,能揭开的古画,必须是像八大山人朱耷、齐白石、吴昌硕等名家的大写意风格。但如果是作品中兼带工笔那就不行,因为工笔那部分并不能力透纸背,所以下面什么都没有,一揭开就暴露了。而且相比之画作,其实书法更容易揭一点,因为写书法的大多墨蘸得足,力用得大,但“飞白”比较多的书法也没办法揭!过去就有那么一些人,要以书法作品送礼,但思来想去又觉得亏得慌。所以干脆找行家揭成两幅,送人一幅自己留一幅,这买卖做的忒精了!揭画最受限制的还是上面的印章,大多名家都会留下自己的印章,但只盖在浅浅的表面,下面全是印油,揭开之后还要补笔,往往就会露出破绽。

马未都谈收藏界传奇造假术“一宣九揭”

宣纸生产现场

这种不似造假却也是另类造假的手段,现在很少有人使用了。毕竟一个弄不好就毁了原作,那可真是得不偿失。现代的字画造假早已形成规模,除了出色的画师临摹仿造之外,如今更有了诸如电脑复制、激光制版、一比一还原每一个“虫蛀”和老化痕迹。“技术含量”较高,坑害的人真不少。艺术品造假是每一个收藏者挥之不去的梦魇,在讨论过去造假的时候,其实内心还是希望,未来再也不要有新的造假方法被发明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