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軍為啥沒有狙擊手?這個行為太作死,能有狙擊手才怪

二戰爆發後,蘇軍最先意識到狙擊手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在很早的時候,蘇軍就給部隊中槍法好的士兵下發四倍PU瞄準鏡的莫辛納甘了。他們有很多裝備先進的狙擊小組,甚至還有狙擊排,給德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二戰時日軍為啥沒有狙擊手?這個行為太作死,能有狙擊手才怪


當時,德軍對狙擊手的認識還很落後。他們認為,在背後打冷槍是卑鄙無恥的,和他們一貫秉行的騎士精神不符。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狙擊手殺傷了大量的德軍軍官,士氣遭到沉重打擊。為此,德軍也組成了專門的狙擊手部隊,生產專用的Kar98k狙擊步槍。德國的後知後覺,導致德軍狙擊手在戰績上遠遠遜色於蘇聯。


二戰時日軍為啥沒有狙擊手?這個行為太作死,能有狙擊手才怪


美軍不同於蘇德,他們常常以壓倒性地空火力來殺傷敵人,狙擊手幾乎無勇武之地,因此沒有優秀的狙擊手,查克·馬威尼和卡羅斯·海斯科克都是成名于越南叢林中。我國軍隊建設起步晚,但也在朝鮮戰爭中成就了張桃芳。日本的情況有些特殊,從九一八到戰敗投降,都沒有出現過有影響力的狙擊手。


二戰時日軍為啥沒有狙擊手?這個行為太作死,能有狙擊手才怪


按理說,日軍是二戰中的輕步兵代表,發展狙擊手再合適不過,所裝備的三八式步槍也很適合狙擊,且單兵素質高,槍法普遍都很準。太平洋戰場上,倒是出現了手持99式步槍的狙擊手,但他們有個作死行為:把自己綁在樹杈上,基本上打一槍就報廢。


二戰時日軍為啥沒有狙擊手?這個行為太作死,能有狙擊手才怪


日軍把狙擊手當作一次性產品使用,當然鍛鍊不出優秀的狙擊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的國策造成的。日本重海軍輕陸軍,而陸軍又盛行大陸軍主義,不屑於發展特種作戰,更不用說零敲細打的狙擊手了。相比於打冷槍,日本軍人更喜歡板載衝鋒,能產生優秀狙擊手就有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