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都是有害的?NO,有一種比較讓孩子受益無窮,大人也應這樣比

01

情景一

上二年級 的樂樂,期末考試考了80分,他還挺開心的,因為期中考試才考了70分。沒想到媽媽看見分數時瞬間變臉,從樂樂手裡一把拿過卷子,反覆看了三四遍。指著卷子吼道,這道題這麼簡單你都不會,還有這道題,這道題。你是要氣死我啊。你看看你李阿姨家的東東,跟你一個班,人家每次考試不是99分就是100分。你怎麼就比人家差這麼遠啊。

情景二

一年級的豆豆,期末考試考了80分,班裡最後幾名。放學回家,把卷子拿給媽媽看,媽媽樂看完樂呵呵說,哇,不錯不錯,兒子你知道嗎,你王阿姨家的貝貝,跟你一個學校一個年級的,這次考試才考了70分,你比他強。媽媽太高興了。

電影《等風來》中有這樣一段臺詞,至今記憶猶新:鄰居每天粗茶淡飯,我吃泡麵能加根火腿腸,都會開心一點。鄰居每天燉肘子煎帶魚,那我這碗泡麵就完全值得含淚下嚥。這個鄰居不一定要住在隔壁,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四處出沒。

這就是人性,我們是那麼的喜歡比較。當別人比我們好時,我們就感到痛苦。當別人比我們差時,我們就感到開心。當我們成為父母以後,我們最喜歡比的就是孩子,不光是成績,各個方面都喜歡來出來比一下。即使帶來的是焦慮,是沮喪也仍然樂此不疲。然而不管是比來失落的樂樂媽媽,還是比來成就感的豆豆媽媽,他們都是在傷害孩子。

比較都是有害的?NO,有一種比較讓孩子受益無窮,大人也應這樣比

02

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不管你得到的是什麼,都是對孩子的傷害,傷害他的自尊,傷害他的價值觀,傷害他的幸福感。

我們總是拿孩子去向上比較,找那些我們認為表現優秀的孩子去比

長久下去,我們唯一能得到的就是傷害孩子的自尊,讓他的感受越來越糟糕,讓他對自己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沒自信。

在這種消極的想法下,產生的行為可不會是而我們想的那樣,積極的去追上別人。而是會表現的越來越糟糕,以此來證明他真的很差,他真的不行,他真的不如別人。應驗了我們對他的評價。這就是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皮格馬利翁效應,孩子會變成我們期待的樣子。

而且,這樣的比較會讓我們的孩子樹立錯誤的價值觀,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就是比別人好,就是去超過別人。想一想,不管我們在做什麼,在哪裡,不管是在上學的時候,還是工作的時候,我們的身邊一定會有比我們優秀的人。

如果已經是班級第一,就會想還有人是年級第一,自己還是不如別人。如果已經是年級第一,還會想有人還是全市第一呢,自己還是很差。如果總是因此而倍受打擊,如果總是把超越別人作為目標,生活將是多麼的痛苦和無聊。人生又該如何幸福。

比較都是有害的?NO,有一種比較讓孩子受益無窮,大人也應這樣比

我們拿孩子去向下比較,總是找那些比他表現差的人去比

這樣的比較應該讓孩子有自信了吧,為什麼還是會有害呢?因為這樣的比較,只是換了個方式告訴孩子,你比別人強,你應該感到高興。我們只是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自我感覺良好一些,但從長遠來看,他依然對自己沒有自信。

依然會讓孩子擁有錯誤的價值觀。他會覺得只要有人比自己差,自己就是不錯的。所以當他面對自己的問題時,想的不是讓自己如何變得更好,而是去找到那個比自己更差的。這樣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差。

比較都是有害的?NO,有一種比較讓孩子受益無窮,大人也應這樣比

03

既然比較都是有害的,那我們就不要去比較啦。不,我們要去比,要讓孩子跟自己比,比出進步、比出成長,比出更好的自己。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馬雲或者牛頓,但每個人通過努力,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就是我們要幫助孩子樹立的價值觀,這就是我們要教會他的比較,這也是我們要給他培養的思維模式。

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要教會她跟自己比較,我們可以這樣去做

用孩子的現在和過去比,鼓勵每一次進步,而不是眼睛裡只盯著結果,只有好壞。

當孩子考試成績很好的時候,不要因為她是第一名而欣喜,也不要強調她超過了別人,所以很厲害;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也不要因為有多少人超過了他而感到生氣,不要因為分數很低,所以他很差。

而是用孩子的現在和過去比,掌握的知識是不是多了,熟練程度是不是更高了,每天寫作業的時候是不是更專注了,寫作業的速度是不是快了,原來老是出錯的地方是不是改善了……。哪怕是點滴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

比較都是有害的?NO,有一種比較讓孩子受益無窮,大人也應這樣比

用孩子付出的努力和他得到的結果去比

當孩子得到好的結果時,你要告訴他這是因為他自己的努力,反覆的練習。付出會有回報;當孩子得到不好的結果時,你要告訴他這只是說明,他的努力還不夠,他練習的還不夠。付出就會有回報,只要他更努力,做更多的練習,去找到更好的方法,結果就會改善。這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思維模式。始終相信努力的意義,相信努力可以讓自己越來越好,就真的會越來越好。

比較都是有害的?NO,有一種比較讓孩子受益無窮,大人也應這樣比

父母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戒除與他人比較的習慣

不僅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的孩子比較,也不要總是拿自己跟別人比較。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孩子。如果我們總是喜歡去跟別人比較,因為別人比自己好而沮喪生氣,因為別人比自己差而沾沾自制。那麼不管你怎麼跟孩子說你要相信自己,你只要跟自己比,你不要在意別人,都很難。孩子往往不是聽你說什麼,而是在看你怎麼怎麼做。

所以,要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自己的成長當成追求時,自己先得這樣去做。我們應該為經過自己的努力又取得的某個小進步而感到高興,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不夠努力而讓某件事情變糟糕去反省,去做出積極的行動去彌補。哪怕都是小事,但是孩子看得見。

比較都是有害的?NO,有一種比較讓孩子受益無窮,大人也應這樣比

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超越誰,成為誰,而是讓他成為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高曉松說:人生下半場,敵人只剩自己。三川玲老師說,人生的上半場,敵人也只有自己,能夠決勝千里的,永遠是內心的力量。

我們終究要超越的只有自己,所以我們只需要教會孩子跟自己比,跟這個最強大的敵人比,他會成為更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