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岛概况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由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组成,主要岛屿有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台湾光复后,1946年设澎湖县。自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一直视澎湖列岛为台湾本岛第一道防御屏障,在澎湖本岛设有一线阵地和二线阵地。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本岛与福建省之间,台湾海峡中央偏东,东

澎湖列岛概况

澎湖列岛的地理位置

距台湾本岛最近处嘉义县东石乡鳌鼓村45千米,西距福建省最近处晋江围头140千米,北回归线横跨列岛中部。整个列岛由大小64个岛屿组成(军队驻防16个),岛屿分布范围甚广,从北端的目斗屿(北纬23°45.7')至南端的七美屿(北纬23°09.7'),长约60余千米;从东边的查某屿(东经119°42.9')至西缘的花屿(东经119°18.1'),宽约40千米,总面积126.9平方千米,是扼守台湾的主要屏障。

澎湖列岛,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将其作为桥头堡,先在此登陆。

地形地貌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自海上望去,地势低平,宛如大小平盘浮在海面;平均海拔17米,最高点为西南望安乡大猫屿,海拔78.9米。三岛屿环抱而成的内海就是澎湖湾,南北长约12千米,东西宽约8千米。北口为牛公湾海峡,已建跨海大桥,不能航行;南口被凤柜里半岛和渔翁岛所扼,宽约3.3千米,水深10~62米。湾内无码头设施,但海峡岩北方的锚地,水深10米以上,泥沙底,是台湾地区冬季最理想的避风锚地。

岛屿构成

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渔翁岛)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主要岛屿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三岛间由白沙岛与渔翁岛之间长度为2150米的跨海大桥、中墩屿与白沙岛之间长度为500米的永安桥、马公岛与中墩屿之间长度为1007米的中正桥连结成为一岛,陆上无铁路,主要公路有4条,总长约130千米。

澎湖本岛,又名大山屿,位于东经119°32.0'、北纬23°30.5',面积64.2(退潮时79.0)平方千米,为列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岛西部的马公市,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74年以来先后建成成功水库、兴仁水库和东卫水库,基本解决用水问题。岛上的制高点有:拱北山52米,太武山46米,纱帽山45米,奎壁山34米。海岸线全长114.52千米,海岸曲折,近海多礁石,沿岸多陡崖。其中,龙门村(良文港)至锁管港位于岛南部,海岸线长约11千米,细沙或沙、砾混合滩,低潮滩宽150~300米;山水里(猪母水)南侧润曰位于岛最南端,海岸线长约1.2千米,沙质滩,低潮时滩宽在100米以内,台湾军队经常在这两处举行实兵登陆演习。

渔翁岛,又名西屿,位于澎湖本岛西北,东经119°27.6'、北纬2

澎湖列岛概况

渔翁岛

3°33.6',为列岛中第二大岛,水源较充足。岛形狭长,南北长9千米,东西最窄处约1千米,面积为18.2平方千米。南端有数座标高50余米的小高地,最高点为西南部外竣村东边的58高地。海岸线长40.2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珊瑚礁盘。

白沙岛,又名北山屿,位于澎湖本岛以北,东经119°32.7'、北纬23°37.2',为列岛中第三大岛,面积约14.1(退潮时25.6)平方千米,最高点为40米高的了望山(又名烟墩山)。海岸线长31.9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被珊瑚礁环抱,岸边风大流急。

气候特点

澎湖列岛,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是台湾省唯一雨量最少、气候干燥区域。降雨多集中于5~9月(以6~7月最多),尤以10~11月最少,冬季和夏季偶有咸雨,年平均雾日为2~3天。气温2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约23℃。多风,风速大,全年大风日数可达138天,风向稳定,年平均风速达6.1米/秒。11月至翌年4月多为北东风,以11~1月风力最强;6~8月多南或西南风;6~9月多台风。

海流潮汐

海流与台湾西部沿岸海流大致相同,一年中除东北季风强劲期自东北流向西南,流速微弱外,其余时间均自西南流向东北,流速0.3~3..5节;澎湖水道流速较大;最大浪高可达6~7米。

澎湖列岛概况

澎湖列岛(18)

潮汐北半部为正规半日潮,南半部为不正规半日潮。潮进南半部早于北半部,潮差北半部大于南半部。平均高潮间隙11小时57分,平均大潮差2.25米,平均小潮差1.33米,平均潮差1..79米。由于岛屿、水道众多,潮流流向多变,基本上是顺水道而流,涨(落)潮流向北(南)或西北(东南),约于马公港高、低潮时转流;流速在台湾附近最大,一般3节左右,最大可达5节以上。涨落潮流最强时刻,为马公港高、低潮后3小时。虎井屿东端,涨(落)潮流向西北(东南),流速4(4..8)节左右;吃子尾南方,涨(落)潮流向西(东南),流速4~5.8(3.8~5)节;澎湖湾南口,涨(落)潮流向东北(东南或西南),流速1.3(1.5)节;马公港口附近,涨(落)潮流向东(西北),流速均小于0.5节;牛公湾北水道口附近,从高(低)潮后约3.5小时起至低(高)潮后3.5小时止,为西北(东南)流,流速均为4.5节,高、低潮后约3.5小时为转流时间;澎湖水道,受北向海湾影响较大,查某屿东2.5海里处,涨(落)潮时流向北(南),最大流速达5(1.8)节;查某屿以东8海里处,海水经常流向北,涨潮时最大流速约5节,落潮时流速甚缓,仅0.5节;吉贝屿以东10海里处,海水经常流向北,夏季涨潮时最大流速达5~6节,落潮时流速约0.5节;将军水道,一般涨(落)潮时流向西北(东南),流速2~4(2.5~3)节,基本在高、低潮时转流,涨潮流水道东侧较西侧大;八罩列岛及其东、西、南面附近岛屿之间,一般涨(落)潮时向北(南)流,最大流速约3.5(2.5~3.5)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