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地理环境概况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分布在北纬15°47′~17°08′,东经111°10′~112°55′之间,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于中建岛,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澜港都是330公里。海岸线长达518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由4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

[8][9]

地形地貌

  • 陆地地貌

西沙群岛海域辽阔,陆域低、平、小,最高的石岛为海拔15.9米,低于5米的岛屿20座,占62.3%;岛礁均为海洋型岛屿,除高尖石为火山角砾岩组成的基岩岛外,其余全是以珊瑚、贝屑为主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岛礁,珊瑚礁盘大;部分海岸发育有海滩岩,地形平坦,地貌类型较简单。[10]

根据岛屿物质组成、岩性结构和形态成因原则,将西沙群岛地貌划分为以下3类9种:

类种陆域地貌沙堤、砾堤阶地潟湖洼地残丘火山岩台地潮间带地貌海滩礁坪---水下地貌水下斜坡------资料来源:[10]

沙堤、砾堤主要分布于永兴岛、东岛、金银岛、珊瑚岛、琛航岛、中建岛、赵述岛、甘泉岛、北岛和中岛等,阶地为砾岛的主体,一般位于岛屿的中部或新老砂堤之间,潟湖主要分布于琛航岛、南岛和中建岛,多位于沙堤内侧,洼地主要分布于永兴岛、东岛、北岛、金银岛、甘泉岛和琛航岛等,残丘仅分布于石岛和东岛东北部,火山岩台地仅见于高尖石岛。

[10]西沙群岛环礁主要集中在西沙大陆陡坡的1000米深水台阶上,北面为西沙海槽,水深在2000米以上。多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前者如浪花礁、华光礁等,后者如东岛环礁、永乐环礁等。

西沙群岛邻近海域沉积物主要来自遭受破坏的珊瑚礁或其他生物碎屑提供的砂源,其次是海岸侵蚀所提供的砂源,再次是现代珊瑚及海洋生物生长发育的碎屑沉积,表层沉积物分为砾砂、中粗砂、中砂和细砂4个等级。[10]岛屿在礁坪上的部位,乎皆在主风向的背风侧,即大多位于礁体的西南侧,所有岛屿均分布在礁坪上,但并非所有礁坪上皆有岛屿。

群岛水道:赵述门、红草门、老粗门、全富门、银屿门、石屿门、晋卿门、甘泉门。

  • 海底地貌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的台阶式大陆坡上,座落于被海谷强烈割切的孤立台阶上。西沙群岛周围都是槽谷,其中一条规模很大的弓形槽谷围绕着群岛的西、北及东部,强烈割切大陆坡。此谷为沉积物充填而发育成海槽,称之为西沙北海槽。海槽全长460余公里,西段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水深超过1650米;东段则呈东西向展布,水深超过3000米,并由此注入南海深海平原。西沙群岛至中沙群岛之间分布着一条北东向的海槽—西沙东海槽,槽深2500米。海槽的东北端及西南端增深至3000米以下,并与南海深海平原相通。西沙群岛的西南边缘则是一条不明显的北西向海槽,深1100米,其西北端与西沙北海槽相通,东南端伸入南海深海平原。综上所述,西沙群岛海区实际上是由海槽连成的环形洼地所围绕的孤立台阶,是由于海谷强烈割切大陆坡而分割出的孤立地块。

在西沙各海槽周围,在北面和西面是广东大陆架、北部湾陆架与海南岛东南的台阶式大陆坡(南海西北大陆坡)的急剧转折区域;在南及西南部则是宽广的大陆坡台阶,在东南及东面是中沙台阶和南海深海平原。海底地形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水深度也随之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

气候条件

  • 综述

西沙群岛为西南中沙群岛最北一群,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风期,主要受东北季风影响,盛行偏北气流;4月至9月为夏季风期,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盛行偏南气流。西沙气候的基本特征是:高温高湿,对流旺盛,降水较多,干湿季分明,风能资源丰富,热带气旋、暴风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频繁。[11]

  • 光照

西沙群岛地处低纬度,太阳投射角大,辐射量相当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在60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其中除12月份辐射总量<400兆焦耳/平方米外,其余各月均在4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辐射量最大的是5月份,达630~650兆焦耳/平方米;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900小时左右,全年有10个月的月日照时数在200小时以上,最多的月份为5月,达300小时左右;最少的月份是11月和12月,月日照时数在180~195小时之间。大气透明度较好,年日照百分率在65%左右,各月的日照百分率均在50%以上,最高的月份达75%左右。

[11]

  • 气温

西沙群岛接受太阳辐射量大,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26~27℃(永乐群岛高于宣德群岛0.5℃左右),各月份的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由于海洋调节作用,年平均最高气温只有29℃上下,最热月(5~6月)平均气温也不太高,极端最高气温为34.9℃(宣德群岛1969年5月25日)和35℃(永乐群岛1986年5月14日);年平均最低气温25℃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3℃(宣德群岛1965年1月2日)和16.4℃(永乐群岛1986年3月3日)。[11]

  • 降水

西沙群岛水气来源充足,降水量大,但季节之间分配不均。宣德群岛年降雨量近1500毫米,永乐群岛年雨量近14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风期和夏-冬季风过渡期的6~11月,宣德群岛最多雨月份10月的月雨量达到259.3毫米,最少雨月份2月的月雨量仅11.9毫米;永乐群岛最多雨月份9月的月雨量达302.3毫米,最少雨月份2月的月雨量仅12.8毫米。干湿季分明,宣德群岛每年6~11月为雨季,降雨量达1283毫米,占全年雨量的87%,12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降雨量仅198毫米,占年降雨量的13%;永乐群岛6~10月为雨季,降雨量1111毫米,占年降雨量的80%,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降雨量仅271毫米,占年雨量的20%。

[11]

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宣德群岛年降雨量历史上最多的年份达2458.6毫米(1973年),最少雨的年份只有729.7毫米(1968年);永乐群岛最多雨的年份达1877.7毫米(1988年),最少的年份只有695.4毫米(1976年)。年降水日数在120天左右,其中宣德群岛约130天,永乐群岛约117天;一年中8~12月降水日数较多,雨量最多月平均降水日数达到18天(10月份),3~4月降水日数较少,最少月平均降水日数只有4天(3月份)。[11]

西沙群岛地处季风区,受季风环流影响,风的变化较大,年平均风速在5~6米/秒之间,其中永乐群岛大于宣德群岛。宣德群岛月平均风速在3.9米/秒以上,最大的11月平均风速达到6.3米/秒。永乐群岛风速最小月份的月平均风速也有4.6米/秒,风速最大的11月平均风速可达8.0米/秒。宣德群岛5~9月盛行偏南风,最多风向为南-西南偏南风;10月至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3~4月盛行东北偏东风。永乐群岛3~8月盛行偏南风,最多风向为东南偏南风;9月至次年2月盛行东北风。西沙大风日数较多,年大风日数33天左右,但季节分布也不均匀,以10~12月份最多,3~5月份最少。西沙群岛台风旺季为6~11月(其中最旺月为7~10月),2~3月份基本无台风。

[11]

  • 湿度

西沙群岛终年高温,海水蒸发旺盛,年蒸发量近2400毫米,各月份蒸发量都在170毫米以上,最多的月份达245毫米。由于蒸发量大,西沙海区全年各月份的大气湿度都较高,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1%,年内各月的相对湿度在78%~84%之间。其中,6~8月份较大,在84%左右;12月至次年1月份较小,只有78%左右。尽管湿度较高,但西沙海雾却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