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武则天温顺退让

对于武则天,世人只知其为争权心性残忍的一面。殊不知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要想拥有至高的权位,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在这一历程中,要历尽多少艰难和挫折,要经受多少痛苦与失败,似乎只有武则天本人才能真正的体会。

以退为进——武则天温顺退让

武则天14岁时,已是艳名远播, 她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唐太宗宠爱她,称她为“媚娘”。

不久,人们盛传唐朝将遭受“女祸”之乱,且公开言及这个女人姓武。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面谏唐太宗说:“帝星晦暗,女主环伺。这个女人看来已在宫中,陛下为了确保江山永固,应当查出此人,以绝后患。”

以退为进——武则天温顺退让

唐太宗命人暗中把姓武之人逐一检点,不惜找借口或逐或废,一时搞得人心惶惶,武姓之人更是人人自危。武则天陪伴唐太宗左右,很会讨唐太宗的欢心。有人上奏唐太宗说:“武媚娘虽是年少性纯,但她终究是大嫌,陛下应当立即下决心,把她废除,宫中才可得保平安”。

唐太宗对他人的劝谏只是一笑,对武则天说道:“你娇媚单纯,若说你为女祸之主,谁会相信呢?”

以退为进——武则天温顺退让

武则天撒娇道:“陛下英明,自然会保全妾身,妾永远忠于陛下,天日可表。”话虽这样说,但武则天暗感凶险,她处处讨好唐太宗,又私下和太子李治偷懒,作为以后的依靠。

唐太宗将死之时,有的大臣重提旧事废除武媚娘,唐太宗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也慎重起来,他开始打算除去这块心病了。

以退为进——武则天温顺退让

唐太宗本想处死武则天,但听她说要出家为尼,遂动了不忍之心。他自忖武则天当了尼姑,也就不能为患了。唐太宗答应了武则天的请求,和武则天相好的太子李治却痛惜不已,他私下对武则天埋怨说:“你我海誓山盟,难道你都忘了吗?父皇时日无多,我们不久就可长相厮守,你为何把这一切都轻轻放弃了呢?“

武则天垂泪道:”皇上对我疑心没有去除,我若不抛弃一切,自请归入佛门,那就必死无疑了。我虽然舍不得眼前的荣华,可不这样做,命都不保,又拿什么来谈将来呢?只要太子对我仍有情意,我总会有出头之日啊!“李治敬佩武则天的才智,他含泪点头。

武则天此番深情与机智打动了太子李治,因而李治在即位之后不久,就不顾朝中有违伦常等指责将武则天从感业寺迎回宫,并且宠爱无比,最后将其立为皇后。武则天从此开始干预朝政,走上了一代女皇之路。

以退为进——武则天温顺退让

人生中无端的陷害无处不在,没有人能够永远躲避。在陷害面前,如果无法解脱,就应该舍弃既得的利益而保住自己的根本了。这是明智者的聪明抉择,也是以退求进的处世之法。精明的武则天深谙此道,她是在察觉危机的同时,就率先想好了退路,同时又借助与太子李治的感情,为自己将来的卷土重来奠定了基础,最终,她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更开了中国历史上女性当皇帝的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