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縣法院五舉措為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保駕護航

近年來,鶴慶縣人民法院高度重視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保護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對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精神,五舉措為保障未成年人、婦女等合法權益、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保駕護航:

一是依法嚴懲刑事犯罪,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成立少年審判庭,由資深的法官任審判長,對侵害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嚴懲和嚴打。認真執行《刑法》、《刑事訴訟法》,嚴厲打擊危害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犯罪,對以婦女兒童為侵害對象的強姦、拐賣婦女、兒童,故意殺人、重傷害、搶劫、綁架等暴力犯罪,做到依法快審重判。依法懲處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的犯罪,對遺棄、虐待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兒童或女嬰,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剝奪或者限制兒童的人身自由,收買被拐賣兒童等犯罪,及時依法予以打擊。嚴懲組織、強迫、引誘、介紹賣淫犯罪,維護婦女權益,清除社會醜惡現象。

二是加強未成年人和女性犯罪案件審判工作,確實保護婦女和未成年人的訴訟權利。在審理未成年人和婦女犯罪案件中,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加強對未成年人和婦女訴訟權利的保護。在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按照寓教於審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加強保護未成年被告人獲得辯護的權利,使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在審判工作中得以全面落實。對初犯、偶犯的未成年罪犯,本著有利教育的目的,判處宣告緩刑、單處罰金等較輕的刑罰處罰,為矯治失足青少年創造有利條件,也切實體現了我國刑法對青少年犯罪的保護為主的方針。

三是開展法治進校園,增強青少年的法制意識,預防青少年犯罪,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由二位副院長分別擔任鶴慶一中、雲鶴小學的法制副校長,定期對在校學生宣講法律知識,並多次組織在校學生旁聽未成年犯罪刑事案件庭審,起到宣傳法律和教育未成年的目的,讓未成年犯罪防患於未然。

四是發揮民事審判的調解職能,保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1、設立專業化家事審判合議庭,對疑難、複雜、影響較大的案件進行專門審理,並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邀請不同領域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理。同時,聘請心理諮詢志願者、婦聯繫統和其他行業中熱心調解工作的女性擔任人民陪審員,負責調解工作和心理疏導,有效化解各類家事糾紛。2、認真貫徹執行《繼承法》和《婚姻法》及其有關司法解釋,正確處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維護婦女合法的財產權利,依法保護涉及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在撫養費、住房分配等方面依法給予照顧。在審理具體案件中,注重辦案的社會效果,加強調解工作。在審理案件中根除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思想,破除歧視婦女的陳舊觀念,使未成年女孩在繼承方面所享有的與男子平等繼承的權利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實現。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依法強制執行。3、抓好涉及十六週歲以上未滿十八週歲未成年人勞動爭議、勞動報酬等案件,以及未成年人受教育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對僱用童工等嚴重違法行為,嚴格依照法律和政策予以處理。加強對涉及兒童失學、輟學及女童、殘疾兒童和流動兒童受教育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審判和執行工作,大力保護兒童的受教育權。在審判工作中認真落實司法救助。4、堅決抓好涉及婦女肖像權、名譽權、著作權侵權賠償案件和涉及婦女勞動爭議、勞動報酬等案件,以及兒童受教育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對侵犯婦女肖像權、名譽權、著作權等行為,積極運用法律手段予以制裁,切實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在離婚案件中,在婦女懷孕、哺乳期間,男方提出離婚的案件,堅決對婦女和兒童的權益給予保護;對違反男女同工同酬原則,僱用童工等嚴重違法行為,嚴格依照法律和政策予以處理;對婦女就業和下崗女工再就業作出歧視性限制的,堅決依法制止;對利用再就業培訓、中介服務等騙取婦女特別是下崗女工財物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予以制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是送法下鄉,宣傳法律,加強訴訟指導。在全縣九個鄉鎮設立鶴慶縣人民法院訴調對接工作室,設立預約立案點,推出多項便民訴訟措施,對追索贍養費、撫養費、交通事故賠償、務工人員勞動報酬等十二類案件開展預約立案,並選擇適當的時間、地點依法巡迴審理,就地辦案,方便群眾訴訟。通過送法下鄉、巡迴審理、提供法律諮詢等形式向婦女宣傳了法律法規,幫助婦女樹立法律意識,自覺遵紀守法,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鶴慶縣人民法院尹慶元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