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家喻戶曉“笑星”,師從馬季讓粵語相聲聞名世界,享特殊津貼


說起能把廣州話演繹得活色生香、天花亂墜的人,地道的廣州人都會想到一個名字——黃俊英。黃俊英是廣州人自己的城市笑匠,也是開創粵語相聲的領軍人,他的稱謂有很多,比如: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廣東省曲協副主席,相聲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廣東省第五屆魯迅文藝獎和被評為廣東最受歡迎笑星。

他自幼喜歡廣東戲曲,16歲開始從藝,曾師從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品超,具有深厚的曲藝功底。1958年黃俊英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曲藝匯演,接觸到北方人特別喜歡的相聲。

相聲這一曲藝品種幽默、靈活多樣的形式深深地吸引他,他下決心把這株北方的藝術奇葩移植到南粵大地。他對北方的相聲本子進行深入的研究,由於普通話和廣州方言的音調、發音等都不一樣,他和其他曲藝演員合作,對這些曲目進行必要的修改,再用廣州話進行演出。他還根據廣東地方特色和生活實際,創作出一大批符合廣東人口味的相聲作品。


多年來,黃俊英和他的同伴在不懈努力下,使粵語相聲在南粵大地深入人心,成為一門新興的藝術門類,黃俊英也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笑星”。他發起成立廣州相聲藝術團,親自擔任團長。

20年來先後深入山區、農村、廠礦、部隊、學校等演出3000多場,觀眾逾300萬人次。1985年他第一次把方言相聲帶到香港、澳門,在當地引起巨大的反響。此後他又把方言相聲帶到新加坡等海外地區,深受當地華人的喜愛。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期間,黃俊英曾跟著名相聲大師馬季學習過一段時間,也算是馬季的半個徒弟,"演員要有演員的氣質,也就是時代精神,演出節目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演出內容要與時俱進,絕不能脫離人民群眾,這是我從藝五十年所感悟到的一點體會。”

如今從事粵劇、曲藝創作的人才,是少之又少,“粵曲創作很難,寫相聲就更難了!”黃俊英說,現在幾乎沒有專業的相聲作者,全靠相聲演員自編自演。“相聲劇本難寫,稿酬又低,不如寫電視劇本來得省力、賺錢。寫相聲的人許多都轉行了。”黃俊英說,只要觀眾喜歡他,他將會一直留在舞臺上。(更多正能量資訊,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感光時代”,歡迎留言點評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