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要為股東負責,所以必須利潤最大化嗎?

上市銀行年報放榜接近尾聲,利潤高的銀行又一次成為了眾口交讚的英雄;反過來,輿論似乎總不給利潤放緩的銀行以好氣兒。但今天“愉見財經”推送一篇小文,想帶大家換一個視角來看看。

此前有次我給某上市銀行的財報發佈會做直播,直播開始前對方的一名領導叫住了我,說,什麼數據、業務都可以放開聊,但就一點,千萬不要誇他們利潤高、賺得多,尤其不要做“日賺鬥金”這樣的比喻,不要給觀眾算他們每天能賺多少錢。

那一刻我突然深刻意識到,銀行對“利潤”這一指標的態度曖昧:暗裡是想悄悄多賺的,明裡卻忌諱多說。尤其是在這兩年,實體經濟哀鴻遍野,金融機構怎麼好意思繼續盆滿缽滿?

也是在那一刻,我意識到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視角,我們對銀行能賺錢的感受是不同的。


上市銀行要為股東負責,所以必須利潤最大化嗎?


比如行業裡各家暗自較勁排位賽時,又比如股東、包括買了銀行股的散戶投資人們,當然是追求利潤指標的。我很能理解銀行管理層的心思,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場悖論,誰讓銀行畢竟被拋向了商業化運行,是企業就有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衝動。

但如果換做是這個體系外的人,換做是實體經濟的某一環,換做是一個正苦苦尋求低價融資渠道的貸款人呢?我認識一個做主業還算靠譜的企業主,私底下聊起所有所謂“息差”做得比較高的銀行時,都沒好話。

他的思路樸素簡單,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的。銀行的息差高了,一頭固然是負債成本控制得好,另一頭,還不就意味著放貸給他們實則更貴了嗎,或者再來一堆諸如開銀票存保證金啊、貸了款資金回存啊、要求配比買理財啊等等的要求……

所以,在這些人的角度,當實體經濟哀鴻遍野,如果銀行業還能賺得盆滿缽滿,就是畸形的;回顧2015年,當銀行業還在抱怨利潤的增速有所下滑(就是利潤還有大把,只是沒過去那麼容易賺錢了),因此銀行就不好做了的時候,大量的實體企業其實是在面臨鉅虧、破產,這是畸形的。

A股3500多家上市公司,僅銀行們利潤加總就能抵得全市場大半壁的江山,這也是畸形的。

“愉見財經”在早前的一篇專欄文章《金融太大,實業就怕》裡表達過,金融業本身根本就不直接創造財富,他們只是搬運工而已,真正創造財富的是實體經濟。要是實體經濟都不行了,到處都是搬運工在自High,那最後肯定是死路一條。

有益的金融邏輯應該是:把錢,從資源冗餘效率低下的地方(比如儲戶),搬去資源稀缺效率高企的地方(比如需要資金支持擴大生產的某實體企業),從而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產出。而金融業在中間,核心是做好風控、平衡好資負、做出合理的資金定價。

有了搬運工,有了更多產出,就創造了更多財富。這些增量財富,回頭來,再分配給讓渡了一定時間內資源使用權限的儲戶、分配給真正創造出財富的那些實體企業,這才是大頭。一切的根本,需要金融的最初原因,是讓實體經濟這個唯一真正在創造新增財富的傢伙,活得更好更滋潤。

當然,作為中介的金融業,也應為其服務而獲得其中的一小部分。是的,應該是“一小部分”。


上市銀行要為股東負責,所以必須利潤最大化嗎?


這兩天我又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一新的一個觀點,是更高屋建瓴地要求給中國的商業銀行以更準確的功能定位。

他認為,如果目前中國的金融業是完全放開、充分競爭的、全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的,那銀行才算是真正的商業化運行,要真是這樣銀行還能持續盈利,我們不要眼紅,那是銀行的本事。

在完全放開的市場裡,比如美國高峰時期有1.8萬家銀行,每天都可能有銀行倒閉。而我國才有多少商業銀行?並且,除了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關閉,再無任何銀行倒閉。

所以王一新的觀點是,現實情況是我國的商業銀行的牌照是受管制的稀缺資源,換句話說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具有相當程度的壟斷性和專營性,商業銀行的蛋糕很大程度上受保護,別人不能輕易分吃。

那麼既然是基本壟斷、受保護的,銀行們似乎就不該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了。而是希望銀行們在與實體經濟的共贏中賺取合理的利潤,而不是把自己的利潤最大化建立在實體經濟資金成本高、利潤減少的基礎上。

“當前,如果深層次制度調整比較困難,是否可參考國家對央企徵繳超額利潤的辦法,對銀行業在稅前徵收一定比例的國家收益,用來反哺實體經濟?”王一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