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市三勝園田園綜合體創新帶貧益貧機制

黑龍江經濟報訊(解洪旺 記者 聶盛良)“10年來合作社已成長為省級示範社和省級電商銷售典型社,‘三勝園’系列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三勝人最欣慰的是田園綜合體項目參與了扶貧事業,取得了讓扶貧資金髮揮更大效應、促進貧困戶就業、支持貧困戶創業這三重勝利和貢獻。” 七臺河市茄子河區三勝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勝君指著鬱鬱蔥蔥的棚室柿子說,通過發展扶貧田園綜合體,建立帶貧益貧聯結機制,三勝人又走在了前面。

“入股建設田園綜合體,讓扶貧資金髮揮更大效應。” 七臺河茄子河區鐵山鄉鄉長杜士海介紹,為彌補北方果品市場的季節性不足,敢於創新轉型的黃勝君及時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契機,大膽啟動了三勝田園綜合體項目。前年黃勝君在宏偉鎮三合村建成佔地60000多平方米的20棟大棚和13棟溫室,在2018年黃勝君利用茄子河區鐵山鄉新發村的整村搬遷騰空土地330畝,投資建成溫室35600平方米的25棟現代化高效棚室,完成水電管網等配套設施建設,並於冬季種植了草莓、小柿子等,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生產。茄子河區政府對項目發展前景非常認可,決定將2018年度財政扶貧資金284.3萬元入股企業,企業每年拿出不低於10%的利益返還,實現分紅扶貧資金28.43萬元。

“前年的奶香草莓年關上市,去年是臘月上市,如今是小黃柿子正集中上市,這中間需要大量的人工。我們始終堅持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讓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實現脫貧增收。”三勝田園綜合體管理人員黃言諦正帶人在草莓棚裡進行翻秧疏果作業。據他統計,鐵山鄉新發村園區一期工程用工900餘人次,均為鐵山鄉村民,有410多人次為貧困人口。宏偉鎮三合村園區生產用工590餘人次,其中160人次是該鎮貧困人口。2018年,在三勝田園綜合體項目勞務方面,貧困人口實現增收20餘萬元。

“要讓貧困戶在土地上實現脫貧致富,就必須扭轉對土地的經營管理模式,這就需要樹立新意識、確立新目標、追求高受益、收穫高回報。”黃勝君介紹,在棚室種植生產管理上,合作社鼓勵在園區打工的農戶,尤其是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學習管理技術、種植方法、生產技能,儘快熟練掌握棚室冬季生產的各個環節。2018年,合作社將宏偉鎮三合村園區的20棟大棚和13棟溫室以租賃、承包和合夥的方式分發給6戶村民管理,其中3戶是本村的貧困戶,讓他們自主經營管理,並在需要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技術指導和支持。目前三合村園區生產形勢喜人,效果良好,盈利可觀。這辦法在三合村園區初見成效後,黃勝君正與區扶貧辦研究如何再完善再複製再推廣。

據介紹,合作社已按協議實現了扶貧資金分紅28.4萬元,該項目產業利益聯結貧困人口90戶、180人,人均實現增收1500餘元。2019年將啟動鐵山鄉新發村園區第二期工程,年底將正式投入生產,屆時,三勝田園綜合體的扶貧帶動能力將會進一步增強,合作社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