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朱元璋打天下的34人,朱元璋殺掉30個,還剩下的4人是誰?

司馬長史


打天下是不可能一個人可以打下來的,所以必須要靠兄弟,朱元璋也不例外,因為朱元璋出身不好,所以從起義開始到當皇帝,這半邊的天下那些至親的兄弟,義子義侄的幫助下拿下的,但是等到真正做了皇帝,曾經的那些幫助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就是自己的臣子了,而自己也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國之君,考慮的是國家長遠的利益,而不再是那些曾經的酒肉兄弟,身份就不一樣了,歷朝歷代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事情一幕一幕的上演。



朱元璋可不是李世民,李世民早年就跟著自己的父親南征北戰,可以說是一個有實力的富二代,後來發動政變奪取皇位也是他實力的真實寫照,所以對於曾經那些跟著自己的兄弟也都還不錯,但是朱元璋不一樣,從小就受人的欺負,雖說從起義到徹底消滅元朝用的時間很短,但是不可否認,朱元璋在這個過程中所以經歷的磨練是一般人很難接受的,正是因為這一路走來不容易,朱元璋才會更加看重自己的皇位,當有人動了歪心思,曾經的兄弟情義怕是很難顧及了。



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家熟悉人比如戰將常遇春,湯和,徐達,義子藍玉,謀士李善長,其實在建國之後徐達,常遇春,湯和都是病死的,並不是什麼朱元璋故意殺死的,而藍玉和李善長的死,則是死有餘辜,因為藍玉等人不滿朱元璋的政策,試圖起兵造反,就聯合了胡惟庸李善長等人,但是還等到動手就已經被發現,最後這些人都被株連九族,牽涉進來的人居然有一萬多人,想想,如果自己反應慢了一步,死無葬身之地的怕是自己了。



那麼當初陪著朱元璋打天下的人都是被朱元璋殺死了嗎?很顯然這是有人在故意抹黑朱元璋,儘管在歷史上朱元璋是殘暴殺人不眨眼的君王,但是當初很多跟著朱元璋的人都是病死的,除去剛剛說的幾位大將,建國之後病死的還有常茂,李文忠等人,在起義過程中戰死的也不在少數,比如胡大海,丁普郎等人,所以什麼打天下的34人,殺了30人完全是不存在的。



那麼為何有人會去黑朱元璋?歷史上的朱元璋無論是長相還為君都是有很多人黑過,說什麼長相極為難看,為君又及其殘暴,經常濫殺無辜,首先這和當初的胡惟庸案件有很大的關係,牽扯到一萬多人的案件在歷史上還真不多,其次就是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兒子朱標可以順利的繼位,朱元璋故意要掃平一切的障礙,最主要的就是擔心的皇位被奪走,像藍玉這樣的狼子野心的人其實早就有了謀反之心,稍有不慎估計就是死亡葬身之地。


史中醉


在公元1354年的一天,朱元璋和紅巾軍的頭目郭子興和平分手,朱元璋在郭子興身邊並不愉快,在一開始,郭子興很欣賞朱元璋,也極力拉攏他,並且把自己的義女嫁給朱元璋。但時間長了,朱元璋的本領展現出來,這些才能讓朱元璋在義軍中聲名鵲起,反而讓郭子興有些不爽。

絕非池中之物的朱元璋,決定和郭子興分道揚鑣。這次分手,是和平友善的分手,郭子興很高興,也象徵性的挽留了一下。更讓郭子興高興的是,朱元璋在離開時,沒有帶走大隊人馬,只帶了二十四個心腹,這讓郭子興大為放心。

這二十四個人,也是明朝的開國功臣班底。像後世比較熟知的徐達、湯和就是這個班底,到了明朝建立後,這群人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明朝初期最大的政治集團。

這二十四個人,有必要盤點一下,並且說明一下他們的結局。魏國公徐達(善終),信國公湯和(善終),江國公吳良(善終),海國公吳楨(善終),花雲(太平之戰被陳友諒俘獲,不屈殉國,年三十九歲,追封東丘郡侯),杞國公陳德(善終),滕國公顧時(善終),平涼侯費聚(胡惟庸案受牽連,被殺),泗國公耿再成(死於叛軍之手),耿君用(和張士誠交手,戰死宜興),唐勝宗(胡惟庸案受牽連,被殺),陸仲亨(胡惟庸案受牽連,被殺),華雲龍(善終),鄭遇春(胡惟庸案受牽連,被殺),周銓(戰死於蕪湖),陝國公郭興(善終),郭英(善終),胡海(善終),張龍(善終),陳桓(藍玉案受牽連,被殺),謝成(藍玉案受牽連,被殺),李新材(善終),張赫(善終),周德興(被兒子周驥牽連,被殺)。

最初朱元璋打天下只有24人,其中,善終的13人,被殺的7人,為國捐軀的4人,並非問題中所說的,朱元璋殺了三十個,只剩下四個人。

我再次回到原來的問題,覺得提問問題的人可能表達的有些不清楚,提問題的人應該想問的是,朱元璋殺功臣,導致明王朝功臣凋零。

朱元璋殺功臣,的確是存在的,而且屠殺數量之多,手段之殘忍,創下了歷史紀錄。但這些屠殺的背景,都是重要的案件引起的,因此,我需要從洪武年間的重要案子說起。

第一案,胡惟庸案

淮西二十四將中,被朱元璋殺害的七人中,有四個人都是受到胡惟庸案子的牽連,可見,胡惟庸案件的牽扯之廣,影響之大。發生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件,其根源是淮西集團實力越來越強大,幾乎到了可以隻手遮天的地步,而這個淮西集團的首要人物,就是李善長。

這個人雖然不是最初跟隨朱元璋的人,卻是朱元璋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在後來的論功行賞中,李善長功勞被列為第一,這和劉邦對待蕭何極為相似,可見李善長的能力和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李善長因為這樣的功績,權力達到頂峰,他推薦了胡惟庸,淮西集團,成為朝堂之上第一大政治集團。

但有一個人,卻不喜歡李善長,這個人也是鼎鼎大名,人稱諸葛亮轉世的劉伯溫。劉伯溫和李善長有矛盾,更主要的是,他不是淮西集團的人。

這個人在民間的名氣,遠高於李善長,他很聰明,而且很會看人,他的眼光極為狠辣。因為這樣的聰明人,而且還不是李善長自己人。這引起李善長的不滿,劉基受到淮西集團的排擠,告老還鄉,後來,因為吃了胡惟庸送的藥,就死了。

除掉劉基之後,安插在朱元璋身邊的最後一顆釘子被拔掉,從此,朱元璋身邊,全是淮西集團的人。這時候的淮西集團,完全可以和皇權分庭抗禮。

走到這一步,李善長其實是很滿意的,這已經位極人臣,可他的手下胡惟庸不滿意,他們開始向著一些不可觸及的地方探尋,終於觸動了朱元璋的底線。

早在洪武八年的時候,朱元璋已經對淮西集團產生反感,但因為朱元璋是一個很戀舊的人,所以,一直保持克制。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舉報謀反,徹底激怒朱元璋,他的怒火如同火山爆發一樣,於是,胡惟庸案爆發。

這一案,胡惟庸和他的黨羽被處死,但這還沒有結束這個案子,直到洪武二十三年,再次爆發,這次牽扯更廣,而且更為血腥,李善長全家七十餘口被殺,被牽扯的功臣足有幾十家。

這是朱元璋第一次屠殺功臣。

第二案,藍玉案

這個案子,和胡惟庸案子極為相似,而這些相似點,都在於,他們都觸及到了朱元璋的底線,也觸及到了明朝的最高權力。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容忍的,於是,藍玉案爆發了。

藍玉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在捕魚兒之戰,藍玉率領十五萬明軍,北上四千餘里,直搗北元的大本營,黃金家族全軍覆沒,蒙古人北俘虜七萬餘人,這場戰役,可以說是蒙古版的靖康之恥。藍玉也因為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揚名史冊,成了大明王朝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要說藍玉謀反,我感覺,有些牽強,因為藍玉沒有謀反理由。他已經權傾朝野,而且,朱元璋對他極為信任。更主要的是,他是太子朱標的死黨,而朱標是大明王朝的法定繼承人。他只要低調一點,等到朱標當了皇帝,如何不能榮華富貴?可偏偏,他太高傲。

朱元璋是個好父親,因此,他愛屋及烏,對藍玉也相當寬容。天真的藍玉並不知道,朱元璋的寬容,只是因為他背後是朱標,而想當然的以為,他很厲害,朱元璋離不開他。在1392年,朱標死了,悲痛萬分的朱元璋,沒有想到傳位其他兒子,而是想到了傳位他的孫子,朱允炆。

這個決定,引起了連鎖反應,首先是朱標的死黨瞬間失去依靠,而朱允文,又沒有靠山,更主要的是,沒有人敢跪舔朱允炆,畢竟,這種時候,還是靜觀其變的好。

這個時候,藍玉缺乏政治觸覺的短板終於顯露出來,他依然很高傲,但他只高傲了不到一年,就被人舉報,是謀反大罪。藍玉或許只是驕傲,卻並不一定是謀反,但朱元璋卻認為,藍玉必須死,而且,很多人必須死。

於是,比胡惟庸案更血腥的藍玉案爆發,受到牽連而死的人,超過1.5萬,這次案件之後,整個功臣團體,武將團體,幾乎全軍覆沒。

其實,洪武年間有四大案,另外兩個是空印案和郭恆案,但這兩個案子,屬於整頓吏治的案子,並不是涉及到權力巔峰的案子,而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卻真真實實的影響到了整個政治格局,大量開國功臣都在這兩個案件中凋零。而這根本原因,只是因為,皇權不容動搖。


小小嬴政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把天下從蒙古人手中奪了回來,建立了不世之功。說起朱元璋殺人可是出了名的,他想殺的人基本上活不下來,可是有這樣一個和尚卻是個例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去寺廟,當他來到佛像跟前的時候問主持他用不用跪下。

老和尚連忙說不用,朱元璋又說不跪下不好吧,機智的老和尚趕緊說:現在的佛不用拜以前的佛,現在的佛當然說的是朱元璋,被老和尚稱讚成當世的佛朱元璋非常滿意。於是他決定不再下跪,老和尚也就逃過了一劫。

被朱元璋殺的最慘的當然是那些開國功臣們了,跟著他打天下的三十多個功臣,最後被他殺的只剩下四個了。這四個人又是誰,能被朱元璋給放過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

第一個人是湯和。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跟朱元璋是老鄉,還是一條街上的朋友,從小一起長大。朱元璋在指揮眾人作戰的時候,其他人都覺得朱元璋跟自己是同輩,不願意聽他的指揮,只有湯和很服從他的命令,雖然湯和比他大三歲。

在作戰時湯和英勇異常,即使中箭了還要把箭拔出來接著拼殺。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湯和被加官進爵,成了開國功臣。慢慢的朱元璋不願意這些功臣們繼續帶兵了,想要奪走他們的兵權,聰明的湯和早就看透了這一切,他主動去找皇帝說自己不願意在帶兵了,想要回老家安養天年,朱元璋答應了他還給他在家鄉建造了府邸,湯和就活到了七十多歲才去世,算是結局很好了。

第二個人是沐英。他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年少時由於戰亂父母雙亡,被路過的朱元璋發現並收留,當時的朱元璋和他的大老婆沒有孩子,就把他手下當了乾兒子,對他就像親生的一樣,他十二歲就跟著乾爹四處打仗,十八歲就已經是能帶兵的將軍了,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大功,明朝建立後他被派到雲南鎮守邊關。

後來馬皇后去世,他非常悲傷,以至於吐血了,又加上太子朱標去世,再一次打擊了他,由於悲傷而死,朱元璋知道了很感動就把他接回來安葬了。

第三個人是郭英。郭英是跟著自己的哥哥參加了朱元璋的義軍,一直跟著朱元璋給他當保鏢,在攻打陳友諒的時候,朱元璋被陳友諒包圍就在即將被殺的時候,郭英趕來救了他,自己也身受重傷,最後大敗陳友諒。

漸漸的他也開始帶兵打仗成了將軍,明朝建立後自己的姐姐又嫁給了朱元璋,就更加有地位了。但是他很聰明,知道皇帝不喜居功自傲的人,所以他就為人低調,讓朱元璋很放心。

第四個人是耿炳文。他是繼承了他父親的官職,他以擅長防禦出名。他最有名的一戰就是抵擋張士誠,在他駐守期間,張士誠多次來攻打都沒有成功,反而還損兵折將,他爹也在這一仗中丟了命。為朱元璋打敗張士誠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深受朱元璋的喜愛,明朝建立後他也被封了大官成為開國功臣。被封了大官之後的耿炳文沒有驕傲,對朱元璋非常忠心,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

總結這四個人沒有被殺的原因基本相同,第一當然是他們的功勞了,第二點才是保命的重要原因,他們知道收斂,知道皇帝最討厭的就是功臣自大,所以他們儘可能的讓自己不那麼顯眼,低調的活著。


無筆史官


朱元璋大怒:誰把我黑的這麼慘!

首先,陪朕打天下的是24個人,不是34個人,人稱“淮西二十四將”

朕當年在發小湯和的介紹下,加入濠州郭子興的部隊,還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做老婆。朕原本一心為郭子興效力,無奈老郭氣量狹窄,和其他人爭權奪利,朕見他沒有遠大志向,乾脆把700多名將士都留下,自己帶了24個人出去單幹,開始了自主創業的生涯。

《明史紀事本末》明確記載了這24人名單:

時彭、趙御下無道,太祖乃以七百人屬他將, 而獨與徐達、湯和、吳良、吳禎、花雲、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炳文、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鄭遇春、郭興、郭英、胡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材、張赫、周銓、周德興等二十四人,南略定遠。——《明史紀事本末》

這24個人大多是淮西人,都是朕的老鄉,他們對朕忠心耿耿,我們艱苦創業,終於建立大明,他們都是朕的開國功臣。

其次,朕雖然殺了不少功臣,但這24將中只有7名被朕所殺。

朕給你們數一下,看看24人的最終結局。

1,善終11人

徐達(54歲病逝,別相信吃蒸鵝的故事,鬼才信)、湯和(70歲年老病逝)、吳良(58歲病逝)、吳楨(吳良之弟,病逝)、陳德(病逝)、顧時(45歲病逝)、郭興(54歲病逝)、胡海(不叫胡大海,又名胡海洋)、張龍(年老病逝)、張赫(66歲病逝)、華雲龍(42歲病逝)。



2,戰死2人

花雲(戰死)、耿再成(戰死),他們都是好樣的,朕懷念他們!

3,被朕殺死7人

費聚(坐胡惟庸案被殺)、唐勝宗(坐胡惟庸案被殺)、陸仲亨(坐胡惟庸案被殺)、鄭遇春(不是常遇春,坐胡惟庸案被殺)、周德興(受兒子牽連被誅)、陳桓(坐藍玉案被殺)、謝成(坐藍玉案被殺)。


這些人可都是胡惟庸或藍玉一黨,死的不冤!

4,卒年不詳2人

周銓、李新材,沒有證明是朕殺的,不能亂扣帽子吧?!

5,死的比朕還晚2人

耿炳文、郭英,他們夠忠心,朕也夠意思,他們的死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朕背鍋吧?!



各位看官,證據在上,求求你們不要再黑朕了!誰造謠說朕殺死30個功臣?!還有那些說朕動不動一言不合,就殺大臣、殺和尚、殺宮女、殺老農、殺百姓的人,請你們停止對朕的誹謗!不然朕晚上找你們,把你們帶走!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34人,殺掉30個,還剩下4個是誰?

題主這34人,應該是指朱元璋論功行賞的6公爵,28侯爵

6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常遇春的兒子)、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魏國公鄧愈

28侯爵: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顧時、耿炳文、陳德、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郭子興

韓國公李善長,在七十七歲時,因為胡惟庸案被朱元璋事後問責,除了兩個孫子,全家七十多人,被一併處死

魏國公徐達,他的死處在爭議,《明史》記載病死,《翦勝野聞》記載是徐達病重,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不得不吃,吃完就死了。就算野史說的是真的,個人認為,也不算朱元璋殺的,畢竟那時候的醫學,還沒有達到特定食物的高度

鄭國公常茂,這貨就是傳說的命好,常遇春死的太早,讓他得了好處,沒什麼能力,後來被朱元璋罷黜,讓他弟弟做了鄭國公,罷黜後四年去世,估計是被自己傻死的

曹國公李文忠,1384年,46歲時病逝

宋國公馮勝,這貨功高震主,不知收斂,好幾次因為小事違背朱元璋心意,1395年,被朱元璋賜死

魏國公鄧愈,1377年,40歲時病逝

其他的不一一列舉了

這34個人,去世,最多的原因就是1380年胡惟庸案發,以及1390年追責

唐勝宗、陸仲亨、顧時、鄭遇春、費聚、朱亮祖、趙庸、黃彬,這八個人是胡惟庸案牽扯到的,分別在案發時以及追責時被賜死

胡美、傅友德,兩位是隨便找理由弄死的

周德興、廖永忠、耿炳文,三位都是自己作死,僭越禮制死的

其他的大都是病死或壽終正寢

有意思的,34個都是武將,卻只有曹良臣一個戰死

所以並不存在殺掉30個,加徐達16個,這也不少了

當然,後期的朱元璋猜疑心比較嚴重,除了英年早逝的,其他人也都戰戰兢兢,除了湯和活到1395年,其他的都在1390年之前去世了








飛哥講歷史


對於疑心這麼重的朱元璋,他更怕他們攻高蓋主,手握兵權謀反,也是為了給他後代鋪平倒入,所以他對這些功臣沒有心慈手軟,殺的只剩4個,良心發現才沒有殺剩下4個?怕天下人說?當然不可能,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四個人逃過了呢?

信國公湯和

首先他與朱元璋的關係不一般,兩人可以說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他們曾一起放過牛,連朱元璋會造反也是他拉的,兩人多次一起出生入死。

雖然他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他卻一如既往的尊敬朱元璋,而且他十分擅長觀察人的心理,深知朱元璋的野心與猜忌。所以明朝建立之後,他就主動交出兵權,也正是他的識時務,才使得他躲過這場浩劫,安享晚年。

沐英

沐英與湯和一樣,與朱元璋的關係也不一般,沐英可以說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孩子,在他八歲時被朱元璋收為義子,從此開始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為朱元璋立下汗馬功勞,更是朱元璋得力助手,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是也是自己帶大的,朱元璋還是十分信任沐英的,在加上後期沐英被派去鎮守邊疆,所以沐英也逃過此劫。

郭英

郭英是朱元璋的貼身保鏢,危難之中曾多次救朱元璋,相當於朱元璋的救命恩人,朱元璋能不信任他嗎?而郭英本人也十分懂得處理與朱元璋的關係,他的所作所為都十分得皇上的喜愛,一次朱元璋問他:“人家現在都置辦家產豪宅了,你怎麼無動於衷?”,他回答說:“臣本身是一介平民,依靠您的恩寵,能有今天的富貴已經很滿足,豈能再生奢侈之心。”

耿炳文

這個人的能力與別人不一樣,他的看家本領是防守,他守的長興十年如一日,不曾被攻破過。人家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朱元璋需要這樣的人家,而且耿炳文這個人雖然屢立戰功,卻從不居功自傲,令朱元璋大為滿意,覺得他忠直謙卑,他謹遵為臣之道,從而獲得了朱元璋的信任。

所以朱元璋不殺他們是因為相信他們,相信他們不會造反,不會對後代有影響,也是因為他們自己有眼力勁,懂得凡事低調。


羽評郡主


從性格上來說,朱元璋是個嚴苛的人。他有句詩寫得挺好的:

諸臣未起朕先起,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猶披被。

朱元璋不僅嚴於律己,對他人也是非常的嚴苛。很多人只看到了朱元璋誅殺功臣,實際上哪怕是他的親兒子,犯了法也是照樣要遭到懲罰的。比方說朱元璋的二兒子朱樉犯了很多錯,後來朱樉在打仗的途中經常風餐露宿,結果染上疾病而去世。朱元璋在朱樉的祭文中是這麼寫的:

我深感哀痛,此乃父子之常情,我追賜諡號,此乃天下之公理。朕所封諸子,以你年長,首封於秦,希望你能永保祿位,以作帝室之屏。為何你不修養德行,以致殞身,故賜諡號為愍。

什麼意思呢?朱元璋說我感到悲痛這是人之常情,給你諡號也是按照規矩辦的。我這麼多兒子中,因為你年長,所以第一個封你為秦王,原本希望能夠永遠保有祿位,從而能夠保衛老朱家。可是為什麼你不好好注重德行,結果把自己搞死了,所以給的諡號是愍。

試想一下,兒子死了,父親還認為他是罪有應得,沒有注重德性,才出現這種問題。朱元璋有多嚴苛就不用多說了嗎?

但是朱元璋殺功臣這個事情,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且他並不是把打天下的34個殺掉了30個。他殺掉的主要是胡惟庸藍玉等人。其餘的功臣大部分都善終了,或者戰死了。

戰死的有:胡大海、耿再成、張德勝、趙德勝、丁普郎、俞廷玉、廖永安、茅成、嚴德。

明朝建國後病死的有:徐達、常遇春、常茂、李文忠、鄧愈、湯和。

建國前病逝的則是俞通海、丁德興。

五十二侯爵裡,基本上也都善終了。

朱元璋在歷史上是個名聲不太好的皇帝,其中一個很大的黑點便是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但是很多人沒有反過來想一想,假如朱元璋不誅殺這些功臣會怎樣呢?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布衣出生,家境非常的差,朱元璋之所以做皇帝是因為能力強,而不是他應該天生皇帝。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換句話來說,明朝建立的初期,朱元璋只是他們這群合夥人的老大,大家從骨子裡面並不認為老朱家的孩子天生就該做皇帝。

因為明朝初期,朱元璋是和這些開國功臣共同分享權力,他們不造反的根源一方面是和朱元璋關係不錯,另一方面則是朱元璋能力強,他們幹不過朱元璋。但是倘若朱元璋去世,新皇帝能力沒有朱元璋那麼強,那麼會發生什麼?特別是明朝建立的時間的並不長,人心也沒有完全歸附,無論大臣和老百姓,不會從內心裡面認為這天下就是老朱家的。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幹了什麼事情?他首先便是逐漸消滅異性諸侯王,為了就是解除王朝隱患。難道韓信對劉邦不忠嗎?肯定不是!但是問題在於沒有皇帝會把一個王朝的安全寄託在一個人是否忠誠上面,換句話就是皇帝要儘量集中權力,提高自己政權的穩定性。

劉邦之後,漢朝的文帝、景帝做了什麼?他們首先是削弱劉姓的封王,為此甚至還爆發了七國之亂。接著他們便開始對功勳階層下手,比如周亞夫之死。漢文帝、漢景帝是歷史的好皇帝,為什麼這麼還是這樣幹呢?因為這些功臣可能對皇權會有威脅。漢朝皇權真正集中是在漢武帝時期,自己推算一下,經過了多少年?

為什麼這麼幹?因為功勳階層是世襲制,對皇權來說始終是不安全的。朝廷的權力最好掌握在文官手裡,這樣皇帝才能夠確保自己的法統性。

為什麼李淵李世民不用擔心這個事情?因為他們家是大家族,家大業大,沒有做皇帝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影響一方,手底下有很多門生故吏,不太擔心這個問題。

武則天上臺以後,不也利用酷吏清除了一大幫重臣嗎?鰲拜還不是功臣,康熙又怎麼對鰲拜呢?功臣有功不假,但是他們也不是什麼善茬!!!


歷史是什麼


朱元璋對待功臣宿將確實嚴厲,但也絕對達不到34人之中殺30人的可能,下面我們來澄清一下這件事,捎帶說一下他們被殺的原因。



看到題目,很多人說陪朱元璋打天下的是淮西24將,因此根本沒有34個人。實際上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明朝建國之初冊封的六公二十八侯。

六公;

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常茂

二十八侯;

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華雲龍、顧時、耿炳文、陳德、郭子興、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



不吹不黑,六公二十八侯死因

病逝或者善終13人

徐達、李文忠、鄧愈、常茂、湯和、唐鐸、韓政、王志、吳良、吳楨、華高、曹良臣[戰死]、耿炳文[終朱元璋一朝善終,靖難之役後被朱棣賜死]

坐胡惟庸案被殺9人

唐勝宇、陸仲亨、胡美、黃彬、陸聚、梅思祖、趙庸、鄭遇春、費聚

病逝後追坐胡惟庸案5人

顧時、朱亮祖、陳德、郭興、俞通源

賜死5人

李善長、傅友德、馮勝、周興德、廖永忠、

特殊情況2人

楊璟;因坐胡惟庸案被賜死,但當時被朱棣藏匿,後來在靖難之役中戰死。

華雲龍;僭越使用元朝宮中之物,被召回南京,路上病逝。



朱元璋殺功臣原因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出,34名功臣中有14人被殺,5人死後被追罪。遠遠沒有題目中所說的34人中有30人被殺。

實際上,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對待這些功臣也是有感情的。在洪武三年時,朱元璋為了報答這些功臣的扶助之功,曾經給他們頒發了丹書鐵券,以此免除謀逆之外的大罪。但自從獲贈丹書鐵券之後,這些功臣成為了明朝甩不掉的包袱。



歷朝歷代的開國功臣中,朱元璋的開國功臣素質非常差。他們在成為開國元勳之後,大部分流氓本性凸顯,不可一世,公然藐視法紀。

趙庸隨軍出征時,公然欺男霸女,不顧國法私佔奴婢。華雲龍不僅僭越使用元朝宮廷之物,而且強迫士兵百姓無償為其修整宅院。廖永忠同樣違制僭越,使用皇帝御用之物。

當然、違法亂紀的不僅僅是這些功臣,他們的親友同樣狐假虎威的欺壓百姓,湯和的姑丈就蔑視法紀,藉助湯和的名望橫行鄉里。周興德的兒子更加大膽,竟然跑到了朱元璋的後宮,和宮女淫亂。



種種的一切都在提醒朱元璋,曾經的功臣已經迅速蛻化成為了貪官汙吏,他們勾結豪強欺壓百姓,甚至公然藐視王法。如果想要一個和平而又穩定的盛世,必須要讓理智戰勝感情。

最終,底層平民出身的朱元璋,考慮到百姓的生活疾苦後,以及王朝的長治久安,朱元璋策劃了諸多大案整肅綱紀。雖然期間一部分功臣被殺或者被除爵,但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王朝得以穩定。


我是越關


陪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多少人?被他殺掉的功臣有多少個?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論功行賞,封了六個人公爵,他們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坐胡惟庸案),魏國公徐達(病逝),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病逝),曹國公李文忠(病逝),宋國公馮勝(賜死),衛國公鄧愈(病逝)!除了這六位封公的功臣外,還封賞了其他功勞比較大的二十八人為侯爵,以湯和為首,分別是:中山侯湯和(病逝),延安侯唐勝宗(坐胡惟庸案),吉安侯陸仲亨(坐胡惟庸案),江夏侯周德興(受子株連被殺),淮安侯華雲龍(1374,死於征途),濟寧侯顧時(病逝),長興侯耿炳文(永樂時自殺),臨江侯陳德(病逝),鞏昌侯郭興(病逝),六安侯王志(病逝),滎陽侯鄭遇春(坐胡惟庸案),平涼侯費聚(坐胡惟庸案),江陰侯吳良(病逝),靖海侯吳楨(病逝),南雄侯趙席 ,德慶侯廖永忠(第一個被殺的功臣),安南侯愈通源(病逝),廣德侯華高(病逝),營陽侯楊璟(病逝),蘄春侯康鐸(康茂才之子,病逝),永嘉侯朱亮祖(被鞭殺),潁川侯傅友德(賜死),豫章侯胡美(賜死),東平侯韓政(病逝),宜春侯黃彬(坐胡惟庸案),宣寧侯曹良臣(1372年,戰死),汝南侯梅思祖(1382年,死於征途),河南侯陸聚(坐胡惟庸案)。

還有兩個封了伯爵,就是大名鼎鼎的劉伯溫和汪廣洋!

六公二十八侯裡被殺的統計了一下,是13個人,老朱殺開國功臣不假,但並沒有傳言的那麼厲害,而且被殺的功臣裡面,有幾個是違法亂紀按律當斬的。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慵案發,當時牽連被殺的人有3萬多人,洪武二十三年,在胡案過去十年後,又將李善長,陸仲亨,唐勝宗,葉升牽連進胡案殺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以謀逆罪被殺,連坐被誅殺者達到1萬5千人!



對於朱元璋大開殺戒,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就是他為繼位者掃清障礙,永保大明江山。其實早在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頒佈《洪武青花執壺鐵榜文》,就對一些功臣的違法亂紀的行為提出嚴歷指責。胡惟慵被殺後,朱元璋製作《臣戒錄》,認為自已對這些大臣,平時待他們不薄,但是時間長了,他們就開始恃恩而驕,犯法作亂。朱元璋對這些功臣又提出警告,警告大臣不要逾越禮制,如果對天子不忠,將受到嚴懲!對於功臣來講,他們有一個最為普遍的心理,就是他們認為江山是他們幫忙打下來的,當然要有政治特權,而功臣集團卻是讓歷朝君主最不放心的,為了防止被人再拿槍桿子推翻,當政的君主就要消除那些潛在的危險!



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與漢武帝一樣,也是越老越有疑心病,越老越殘暴,權力是可以異化乃至腐蝕人性的,隨著他在權力頂峰上度過那麼漫長的時間,他的思想難免要受到很深的異化!


摯潷畫畫紅塵


  • 第一個人是朱元璋的老鄉湯和,關係非常親近,也是朱元璋的心腹之一。當時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湯和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建立明朝後,湯和沒有像其他人一起高調,反而非常低調,不要錢、權、爵位,但是因為朱元璋這個人疑心也是非常重,一直也都再測試他,湯和比較聰明,主動上繳了兵權,從而且活到70歲善終,也是個不錯的結局。
  • 第二個人是朱元璋的乾兒子沐英。曾經是朱元璋出征時候看好的一個人,就首位義子,沐英非常感恩,作戰非常勇猛,在打下天下後,去雲南鎮守邊疆去了,所以逃過了被殺,馬皇后死後,沐英得知消息,傷心的吐血病重而死。
  • 第三個人是郭英,他是朱元璋的貼身侍衛,是我們現在說的保鏢。在當年鄱陽湖大戰的時候,朱元璋差點被殺。在關鍵時候郭英保護朱元璋並打敗了陳友諒。救命之恩朱元璋所以對他非常信任,在朱棣當皇帝的那一年,也同一年去世。
  • 最後一個人就是耿炳文,防守陣地能力非常強,朱棣起兵造反,耿炳文主動討伐,最後還是敗退,朱棣登基後,無奈選擇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