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市場 外幣基金升溫

□本報記者 劉宗根

在美元基金帶動下,國內創投市場外幣基金加速募集趨勢明顯,部分美元基金甚至出現超募。業內人士認為,儘管過去一年來創投市場遭遇資本寒冬衝擊,但中國仍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對海外出資方仍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部分外幣基金超募

創投市場外幣基金表現搶眼。近期,多隻規模較大的美元基金相繼宣佈成立,部分出現超募。4月8日,源碼資本宣佈完成5.7億美元的新一期基金募集,覆蓋早中期新經濟投資。資料顯示,過去五年,源碼資本累計管理6只基金,包括3只美元基金和3只人民幣基金。源碼資本新一期基金LP(有限合夥人)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大學捐贈基金、慈善基金、養老基金、母基金、家族基金、企業等機構和產業資本。此外,源碼資本稱新基金認購出現超募,不過出於其他考慮保持了預先計劃的規模。

1月22日,紅點中國宣佈完成新一期4億美元基金的募集。其中3億美元將繼續佈局TMT行業及其細分領域的早期項目,約80%以上的資金用於佈局A輪及更早階段的項目。1月3日,光速中國宣佈新一期美元基金募資完成,規模為5.6億美元。

一位供職於國內某排名前三創投機構的募資人士告訴記者,“美元基金募資和人民幣基金募資區別很大”。從規模上來看,美元基金的單隻基金規模要遠大於人民幣基金。

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從基金幣種來看,2019年2月新募集的基金中,人民幣基金募集73只,佔比94.8%,披露金額的51只基金共募集172.22億元,平均募資規模3.38億元;此外有4只外幣基金髮生募資,共募資129.70億元,募資規模為2019年1月的近兩倍,平均募資規模達32.42億元。上述外幣基金主要為美元基金。

對海外LP具有吸引力

創投市場外幣基金加速募集的趨勢去年已經開始顯現。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18年共有2747只人民幣基金完成募資,募資金額8699.69億元,同比2017年下降35.8%,迴歸到2016年水平;可投中國的外幣基金共有46只完成募資,募資金額達1410.86億元,超2017年一倍有餘。2018年,人民幣募資市場受到衝擊,民營PE機構募資難度空前,募集金額超過5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大多獲得了政府和國企的支持,例如長江小米基金、國投聚力併購基金等;美元募資方面,百億元以上基金包括高瓴美元基金四期、凱雷亞洲基金五期、太盟亞洲基金三期等4只基金。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從募資基金的幣種看,去年PE市場與VC市場一致,人民幣基金募資下滑明顯,外幣基金強勢迴歸。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仍然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對海外LP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外成熟市場,許多不同環節的參與者都能在募資鏈條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國內創投市場從數量和質量上也在不斷縮小與成熟市場的差距。基金募資專業性較強,需要GP(普通合夥人)在擇時與借勢上進行充分準備,以應對盡調、談判、簽約與備案等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