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地礦業績快報“姍姍來遲”:去年拋售鐵礦保殼 今年一季度繼續虧損

正當各家上市公司進入年報披露密集期之際,國內首家地礦類上市公司*ST地礦(000409,SZ)發佈的業績快報卻“姍姍來遲”。

4月12日晚,*ST地礦發佈2018年度業績快報,在連續兩年虧損後,公司在2018年實現盈利,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108.79萬元,而在2017年同期則是虧損約2.2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2018年實現盈利讓*ST地礦基本如願保殼,不過兗礦集團入主後仍將繼續收拾前任山東地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礦集團)留下的攤子。

比如,雖然依靠出售鐵礦,上市公司在2018年實現扭虧,但非礦產業羸弱的*ST地礦在2019年第一季度卻預虧約4000萬元。

拋售鐵礦扭轉業績

事實上,在2016年、2017年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能夠在2018年扭虧為盈,靠的並不是經營上有所起色,而是原控股股東地礦集團的出手。

在“披星戴帽”前,*ST地礦原名山東地礦,礦產類業務是其主營業務。公司此前一共擁有徐樓礦業、婁煩礦業、太平礦業和盛鑫礦業四座鐵礦礦山。

在2018年三季度,地礦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山東地礦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斥資11.09億元,以279.68%溢價率收購了*ST地礦旗下的徐樓礦業、婁煩礦業等三家虧損鐵礦資產,上市公司因此確認鉅額投資收益,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而在上述鐵礦資產被轉讓前,太平礦業控股權在2017年就已被轉讓。截至2018年9月底,上市公司旗下的鐵礦業務幾乎已全部出清。

一位券商人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此次資產出售將為*ST地礦帶來超過10億元的資金,有助於緩解上市公司資金壓力,還可以避免2018年再次出現虧損,消除股票暫停上市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在4月13日披露的業績快報中,*ST地礦稱,報告期內,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通過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出售淮北徐樓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婁煩縣魯地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山東盛鑫礦業有限公司70%股權,並取得投資收益,出售完成後,上述標的公司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不過,在一位山東資本市場人士看來,雖然剝離了鐵礦石業務,但*ST地礦主營業務依舊分散,且在盈利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對上市公司的長久經營是重大挑戰。

在2018年半年報中,*ST地礦在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中提到“非礦板塊受流動資金緊張制約、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盈利能力不足”。

上述券商人士也表示,控股股東方面的出手,為*ST地礦保殼奠定了基礎,但剝離主營業務後,公司轉型仍可能面臨挑戰。

寄望兗礦集團優質資產注入

事實上,自2013年初借殼泰復實業以來,地礦集團為*ST地礦的保殼費盡了心思。從目前來看,這也是地礦集團為*ST地礦保殼,所能盡的最後一份力。

3月9日,*ST地礦發佈公告稱,2019年3月8日,公司收到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山東地礦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份無償劃轉有關問題的批覆》(魯國資收益字[2019]16號),同意將地礦集團所持有的8535.66萬股公司股份無償劃轉給兗礦集團。

一位接近兗礦集團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轉投家底殷實、資本運作空間更大的兗礦集團後,*ST地礦面臨的首要任務即是保殼。

不過,在*ST地礦公佈2018年業績快報的同時,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這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並不穩定。

*ST地礦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4000萬元,比上年同期8139.96萬元的虧損數額大幅減少。公司2019年一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非礦產業規模較小,與同行業對比競爭力較弱,生產成本較高。

在3月13日發佈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兗礦集團表示,將藉助其符合條件的經營性資產,幫助上市公司充實主營業務,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增強上市公司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排除在權益變動完成後12個月內通過法定程序向上市公司提議對其資產或業務進行調整的可能。

在上述接近兗礦集團的人士看來,這或意味著兗礦集團將為*ST地礦保殼提供更多的資產支持。

兗礦集團官網信息顯示,集團是以煤炭、化工、裝備製造、金融投資為主導產業的國有特大型能源企業,是我國唯一一家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臺的煤炭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除了煤礦外,兗礦集團在有色金屬領域也動作頻頻,近幾年,這個山東省屬集團在厄瓜多爾、秘魯等國家,多次開展金礦資源的勘探和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