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乐山有一项入选!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乐山有一项入选!

4月12日下午,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会上发布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其中,四川入选5项,咱乐山有一项!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乐山有一项入选!


2018年1月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后,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学会学术部各相关学会的支持下,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持续开展工业遗产的调查、筛选工作,在充分征求相关学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整理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并向社会发布。其中,四川入选5项。

第二批名录中收录的工业遗产同样具有突出的、典型的技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代表了中国近现代工业技术、管理、组织等创新发展的脉络,见证了科学家、工程师、工人的辛勤汗水。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乐山有一项入选!

第二批工业遗产名录中涵盖的行业词云图



这些遗产中既有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56 项”“三线建设”项目;既有官僚资本企业,也有外商、民族资本企业;既有广为人知的造船、军工、铁路等门类,也有灯塔、烟草、供水等极少被关注的行业。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乐山有一项入选!

第二批工业遗产名录中遗产年代分布图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乐山有一项入选!

第二批工业遗产名录中遗产地域分布统计图,部分工业遗产跨多个区域



四川入选的5项工业遗产

永利川厂

所在地: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十字街8 号

始建年代:1937

主要遗存:范旭东先生亲笔手书的“新塘沽”石刻;总面积8000 平方米造型别致、结构独特的石头厂房(发电厂、纯碱厂);进行水“软化”处理的炼水室及大型蓄水池;总长213 米、被誉为当时亚洲第一跨的机械厂房;嵌刻有“红三角”标志的现场指挥部;大型回廊式建筑办公室和实验室;范旭东、侯德榜办公及居住的公馆楼;总长380 米的地下隧道(兼具防空和给排水功能,现洞口封存);总面积13000 平方米的山洞车间(东风电机厂军工生产时进行扩建);永利员工住宅十字楼、一字楼共16 栋、4319 平方米建筑;档案(藏于乐山档案馆)。

入选理由:继承永利在塘沽的事业基础,完成了侯氏制碱法;抗战期间大后方重要的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坚持制碱生产,支持全国抗战和大后方工业民用;见证了抗战时期一代民族科技专家不懈奋斗的历程,培养了一批化工专门人才;结构独特的石头厂房;东风电机厂(308 厂)是三线建设时期由8 家机电工厂援建的重要战备工厂,为核工业提供专用设备和定点生产各类综合机电产品。


会理镍矿(901矿)

所在地:四川凉山州会理县

始建年代:1958

主要遗存:主井、选矿厂、冶炼厂;矿部大楼、矿工俱乐部、生活区、医院、子弟学校;矿志。

入选理由:中国最早的采选冶配套齐全的镍矿企业,结束了我国镍金属纯粹依赖进口和从废金属回收镍的历史;1960 年代担负了全国镍矿生产70% 以上的任务。


攀枝花钢铁公司

所在地: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

始建年代:1965

主要遗存:1 号高炉、4 号高炉、炼钢厂板坯连铸、热轧轧制线、轨梁万能生产线、冷轧厂2 号热镀锌铝生产线;攀钢雾化提钒工艺技术;大田会议遗址、攀枝花建设总指挥部、大渡口十三栋;矿坑、采矿设备;档案、历史照片。

入选理由: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生产基地、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最大的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钒制品生产企业;吨钢占地面积仅0.6 平方米,创吨钢占地面积世界最低的记录;攻克用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性难题;攀钢雾化提钒工艺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最大的独立煤矿、独一无二的地下火力发电厂;“象牙微雕”式立体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兰尖铁矿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设起来的特大型钒钛磁铁矿山,在矿山设计、生产、资源利用等方面独具特色,是我国十大露天矿山之一、全国最大的露天钒钛磁铁矿山、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露天铁矿。


503地下战备电厂

所在地: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新庄村小尖山

始建年代:1966

主要遗存:运煤通道;大小洞室总长度达3700 米,总面积达22400 平方米,分化学洞、电气洞、汽机洞、锅炉洞;部分发电设备、变电设备。

入选理由: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地下战备火力发电厂;洞内最大跨度24 米,采用当时的最新工艺——喷锚浇铸而成,非常坚固,在建成30 年后,洞内仍滴水不漏。



洞窝水电站

所在地: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镇高坝社区

始建年代:1922

主要遗存:拦河坝、进水闸、输水渠(第一代输水管道)、调压池;1925年电站厂房及输水管道遗址、3套发电机组设备(其中2 台1947 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发电机组)、尾水消能和导控工程厂房;开关站、输电线路;调速器、机柜;档案、回忆录、历史照片、碑刻。

入选理由:内地继石龙坝水电站之后的第二座水电站,四川第一座水电站;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体现了中国当时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的最高水平,将西方大坝工程设计理论与中国传统水工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有机结合(采用糯米浆拌石灰浆安砌条石,修建厂房及主机基础,仅使用少量水泥),设计者税西恒被称为“中国小水电之父”;历经近百年仍在正常运行中,为抗战时期及以后的军工生产提供能源供应;首次采用交流升压交流输电;两台通用产发电机组是通用公司同批机组中唯一还在工作的机组。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发布!乐山有一项入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