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房企选地看西宁的城市发展,大房企不会随便拿地

最近几年,西宁的城市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各类公园、景观工程百花齐放,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新区不断开启,旧城也不断的改造。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当中西宁市的整体面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如果让我们西宁人选一个西宁当前发展的标杆,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海湖新区了。不错海湖新区的发展打破了城南新区和生物园区给我们留下的局限模式,打开了新区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类新区整体片区的整体规划发展也吸引到了不少的大型开发企业来青。

从大房企选地看西宁的城市发展,大房企不会随便拿地

过去,西宁的发展看的都是商业集中,湟光、大十字、西门、商业巷和小桥市场可以说是西宁几个片区当中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可以说商业在哪里便利就在哪里,发展就在哪里。可是现在的西宁发展不一样了,不再是依托一些老旧的商业成熟区去发展和建设,而是重新开拓新的核心来带动城市多区位、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依靠区域的差异化定位为每个片区量身定制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规划。这样一来西宁就形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向外扩散的发展新模式。

从大房企选地看西宁的城市发展,大房企不会随便拿地

新模式下,西宁重新定义了不少新片区。而这些片区也吸引了不少大型的开发商企业。但是对于这些大企业的选址来说似乎都让人感到了一丝的尴尬。虽然以前就听说大房企喜欢拿便宜的地,喜欢选偏远的地方。可是等到真的大企业来西宁选好地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大房企争相入驻的地块还真有些问题。海湖当前发展的很好,内部也有绿地、五矿、新华联、万达等房企入驻,但还是缺乏龙头房企的开拓。同时这些大型房企入驻的还是较晚,没有成为新区的开拓者。情况到了恒大、碧桂园、万科三个龙头房企来青的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恒大名都项目地并不好,但是恒大还是毅然决然的在柴达木路落了脚。其实给大家八卦一个信息,恒大最初选的其实是万达的那两块地。只不过恒大希望把西关大街段建设成小区的内部道路,最后被否觉才选了马坊那里。所以直到现在恒大名都那一片还是没有发展出应有的样子。

碧桂园在西宁很会选地,并且三个项目的选地都是在西宁本地人不看好的地方,第一块地是门源路片区的西宁碧桂园,起初什么都没有。因为当初景岳公寓老J常去,无论是道路还是交通都不发达,除了房子便宜就没有什么特点。但是现在看看西宁碧桂园附近,道路不可谓不通畅,规划不可谓不倾斜。附近新建道路宽敞,同时在已经有海棠公园的基础上还要建一个沈那遗址公园。而且碧桂园还在沈那遗址公园北侧拿地要建三期的商业,也更为该片区增加了未来的可能。同时现在景岳公寓北门的夜市也成为一个网红地标,已经全无几年前的凄凉之景。再说御川府和国际花都集合的北川河片区。碧桂园绿地两项目旁就是西宁最大湿地公园,同时也距离北海公园很近,同样这里在以前什么都没有唯有落后,甚至在北川河片区南侧的地块当中的开发商入驻之后也没看到该片区有大的变化,总体感觉就是多层、平房换了新颜。发展与大的可能似乎没有看到,但是碧桂园和绿地入驻周就不一样了,公园赶着完工,道路试行通车,宁大路也开始加快翻修改造。最重要的是商业地产巨头万达也入驻,并且要发展文旅项目。这样一下子北川河片区北端的发展就变得有了更多可能。同时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周边楼盘也可也聚集不少的人气。

从大房企选地看西宁的城市发展,大房企不会随便拿地

再说红星和万科,红星入驻西宁更早,一来就选在了南川片区南川特大桥与香格里拉中间的地块。以起在沈家寨考试中心考过科目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之前那条路旁都是一些养藏獒的小院子,平房破路周边都是棚户区的感觉。如果那个时候告诉你那里的房价要涨到近1万元一平米你一定会认为这很疯狂,但是区域的发展就是如此的疯狂。再说红星的海湖路地块地好价格更好,这也是红星的再一次疯狂。还有南川片区的万科,虽然目前正在建设当中,但是万科城的基本情况老J也说了不少,就不多说了。从总体规划来说万科城附近作用两条南川片区主干道,还有市民中心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市民中心底部还是地铁预留口,不论地铁什么时候建成通车,起码预留口在了这一站也就稳了。

总的来说,西宁的城市发展目前来看确实是百花齐放,但是发展成效俱佳的应该就是几个大型房企的项目地。毕竟大企业的入驻是要招商引资的,地方不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帮助怎么可能让一个大型房企选一个现在看来什么都没有的地块呢?如果真的仅靠房企自主选地入驻,我想这几个大型开发商都不会选这么远的地块。因此,我们从大房企的选地看西宁的发展一定不会错,因为房企只管楼盘的开发和综合的运营,不会负责道路的建设,也不会负责区域的规划。所以说大房企的入驻更多的还是地方政策所需,有了这一层加持才可以让这些大型企业的项目更快成长,早日成为片区的新地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