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计划“吸粉”强劲,保险要“凉凉”?没准“坏事”能变好事

近日,有媒体透露苏宁的互助计划“宁互宝”开始内测,仍是0元加入,参与者可获最高30万元抗癌互助金和最高10万元身故互助金。

网络互助计划“吸粉”强劲,保险要“凉凉”?没准“坏事”能变好事

相互宝官网截图

去年,支付宝上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保”变身“相互宝”后,仍不断有新的互助者加入。4月10日,“相互宝”成员数首次迈过5000万大关,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助社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支付宝、京东、苏宁等本身是非常大的流量平台,在此基础上增加互助计划,能帮助这些平台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活跃度、使用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网络互助计划满足人们对风险保障的初级需求,对短期重疾或医疗险有一定替代性。

朱俊生指出,“但基于我们对保险约定俗称的理解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只有持牌机构才能称为保险公司,可以开发、设计、销售保险产品,并进行核保、核赔。因此,网络互助计划与保险还是有很大差别,消费者要有清醒认识。”

郭振华表示,与保险产品相比,网络互助计划最大的特点是性价比高,此前一些互助平台还要求账户里预存少量金额,而在“相互宝”带领下,“宝宝”类互助计划都是0元加入,既降低非法集资的风险,也能辐射更多人群。

“像‘相互宝’这类保障计划满足的需求,一般商业保险公司无法覆盖。首先,商业险企没有如此大的流量,招揽不到那么多用户,‘宝宝类’网络计划几乎无法运营。”郭振华指出,“其次,商业险企有自身的产品线,‘宝宝类’网络互助计划一旦加入,会与此前的产品冲突,如果大家都参加免费互助计划,其他保险产品就会受到很大冲击。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商业保险不可能复制网络互助计划模式。”

“‘宝宝类’互助计划是保障的另一种形态,某种程度上与保险产品有一种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压力会促进整个行业效率提升。”朱俊生认为,保险业可以从这种网络互助计划中学到不少东西,如在保险科技的背景下,能不能在销售模式上有更多创新;在产品设计上,进一步提高保障功能。

郭振华表示,网络互助计划如果大量出现,势必挤占低价保险产品的市场,这也倒逼险企从事更有含金量的业务,如健康险、养老险或专业保险。

朱俊生坦言,网络互助计划的监管目前处于较边缘地带。“如何在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部门需要认真思考、探讨的问题。”

记者 李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