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加入!中国在欧朋友圈扩大为“17+1合作”

外媒称,希腊4月12日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平台。该合作平台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投资计划。“16+1合作”就此被扩大为“17+1合作”。

据埃菲社4月12日报道,在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16+1”各方遵循欧盟法律和规则。

报道称,加入这一合作平台的17个欧洲国家中有12个是欧盟成员国,其余5个国家也想加入欧盟。

希腊加入!中国在欧朋友圈扩大为“17+1合作”

李克强对记者强调,日前结束的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双方承诺相互给予更加广泛、更加便利、非歧视的市场准入。“16+1”各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和市场化原则推进合作项目。

为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设立了“16+1全球伙伴中心”。这一智库咨询机构将为促进双方企业贸易投资合作、推动“16+1合作”深入发展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及智力保障。

报道称,中国一直非常积极地投资于高速公路、桥梁、移动通信技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及热电厂和重工业项目。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12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了在克罗地亚的小斯通湾修建一座期盼已久的大桥项目,该项目由一家中国公司承建。

上个月,意大利正式加入中国庞大的“一带一路”计划。12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会晤以希腊宣布加入作为结束。

报道称,对华贸易的经济好处是难以抗拒的。就连尚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德国和法国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渴望投资的意大利和希腊了。

报道称,中国已经推进了使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龙头”的计划,还加大了对希腊的投资,而该国仍在因为欧洲伙伴实施的紧缩措施而痛苦不堪。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菲利普·勒科雷说,选择克罗地亚主办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作为2013年加入欧盟的最新成员,它与中国建立了最牢固的伙伴关系,这一点在上述桥梁项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此外据德国《青年世界报》4月12日报道,多年来,东欧和中国一直在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关系。

在德国,只有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才知道塞尔维亚城市兹雷尼亚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座城市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分。然而,这座沉睡的小城市现已成为塞尔维亚最大外国投资项目的所在地。中国的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建了一座生产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的工厂。

报道称,这种发展态势并非巧合。自2012年以来,北京在一年一度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框架内致力于加强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

李克强总理在为德国《商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与中东欧国家的密切合作“有利于促进欧盟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欧盟的团结,是中欧关系的有益补充”。

报道指出,事实上,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可以促进欧盟内部的均衡发展。在许多东欧国家,国家投资水平明显低于老欧盟成员国。基础设施的发展主要通过欧盟资金,并侧重于繁荣的中心。中国出资100亿美元帮助东欧国家建设铁路、港口和公路。在能源经济和高技术领域,中国公司也是受欢迎的投资者。

原标题:希腊加入“16+1合作”平台 中国在欧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