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2018年,國內車市如同開入《冰與火之歌》的北境王國,寒風刺骨,凍到開裂。當春天到來,車市也會迎來萬象更新嗎?2019年4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月度信息發佈會在京召開。數據顯示,2019年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8.98和201.94萬輛,環比分別增長83.27%和65.60%,同比分別下降4.97%和6.88%,降幅收窄。其中,轎車、SUV和MPV三大車型銷量同比分別下降7.52%、5.80%和14.06%,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85.4%。國產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6.38%,市場份額比上月回落1.60個百分點,自主品牌繼續承壓。而汽車產業景氣指數仍處“過冷”區間,車市仍存在下行壓力。

搭上春天的列車 3月乘用車降幅小於10%

和上升的氣溫保持一致的隊形,3月車市也有了一絲暖意,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據中汽協的發佈數據,2019年3月,汽車生產255.80萬輛,環比增長81.45%,同比下降2.73%;銷售252萬輛,環比增長70.09%,同比下降5.18%。其中,乘用車生產208.98萬輛,環比增長83.27%,同比下降4.97%;銷售201.94萬輛,環比增長65.60%,同比下降6.88%。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累計來看,1-3月,汽車產銷633.57萬輛和637.24萬輛,同比下降9.81%和11.32%。其中乘用車產銷522.73萬輛和526.28萬輛,同比下降12.42%和13.72%。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可以看出,比之2019年前2個月汽車產銷10%以上的降幅,3月降幅收窄,市場回暖。需要指出的是,汽車產銷同比下降主要源自乘用車的下滑,而商用車則實現同比增長,尤其是皮卡車型最近出現熱銷。

轎車、SUV和MPV 將走入怎樣的命運?

走到權遊第八季,龍母和她兄妹的命運已經截然不同。流淌著一樣的血,不同車型在3月的差異也十分明顯,除交叉型乘用車銷量實現同比增長外,其他品種均呈現下降。其中,轎車銷售94.93萬輛,環比增長63.81%,同比下降7.52%;SUV銷售86.78萬輛,環比增長63.68%,同比下降5.80%;MPV銷售15.16萬輛,環比增長71.44%,同比下降14.06%;交叉型乘用車銷售5.07萬輛,環比增長137.27%,同比增長14.07%。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累計來看,1-3月,乘用車共銷售526.28萬輛,同比下降13.72%。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251.56萬輛,同比下降12.11%;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227.89萬輛,同比下降14.18%;多功能乘用車(MPV)銷售36.98萬輛,同比下降22.39%;交叉型乘用車銷售9.85萬輛,同比下降6.91%。

自主品牌哭完請繼續努力 3月車市馬太效應持續

追權遊追了8年,愛豆們都長大了,而國產車企精耕車市、打造愛豆的路卻還有無數個8年。如今國產車市場份額持續下滑,在命運的岔路口,車企們還需拼盡全力走上行的那一條荊棘路。中汽協數據顯示,3月乘用車日系和韓系銷量同比增速明顯,德系略增,美系和法系呈較快下降,而中國品牌繼續同比下降,3月共銷售83.33萬輛,環比增長59.45%,同比下降16.38%,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26%,佔有率比上月下降1.60個百分點。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自2018年下半年起,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開始出現下降,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SUV的下滑,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如此分析,而自主品牌SUV下滑則要歸結於則要歸結於A級SUV目標群體的購買力不足,五菱、江淮和北汽等車企紛紛受到衝擊。許海東表示,國家減稅政策推出後,中小企業被盤活後將拉動就業,屆時這部分群體的購買力將得到恢復。此外,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還指出,合資品牌低端SUV擠佔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也導致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回落。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1-3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569.7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1%,低於行業降幅0.3個百分點;佔汽車銷售總量的89.4%,高於上年同期0.3個百分點。陳士華表示,在存量競爭的車市中,車企間的馬太效應愈加明朗,而這一現象也符合經濟學規律。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你已經是個成熟的新能源車了 該學著自力更生了

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萬輛和1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8.6%和85.4%。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2%和83.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萬輛和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5%和91.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86輛,同比分別增長168.8%和42倍。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而關於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的影響,許海東表示,更多廠家不會選擇提價。他認為,新能源是企業的一項戰略佈局,是由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的一項規劃,同時企業也需要維持市場和銷量,以保證生存空間。此外,他還指出,補貼政策的退坡並不會造成新能源車的銷量暴增或暴跌。

“過冷”區間deadline還沒來 車市存在下行壓力

據中汽協數據,按照汽車產業景氣評價指標體系,2019年一季度汽車產業景氣指數ACI為9,仍處於藍燈區 “過冷”區間;汽車產業一致合成指數比上一季度降低1.48點,先行合成指數比上一季度降低0.7點;表明目前汽車產業景氣度弱,未來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

Q2會好嗎?  Q1乘用車產銷同比下降12.42%和13.72%

關於對車市未來的判斷,許海東認為4月和5月將回暖,但上升的拐點將在7月或8月出現,考慮到2018年的基數、降稅減費等系列政策,下半年的車市值得看好,但壓力不小,還有待市場檢驗。

距焦觀點

此前乘聯會的數據顯示,3月廣義乘用車(廣義乘用車包括轎車、MPV、SUV和微客)生產203.5萬輛,環比增長80.2%,同比下降7.3%;綜合銷量178.1萬輛,環比增長48.7%,同比下降12%;批發銷量196.6萬輛,環比增長59.9%,同比下降9.1%。中汽協的銷量數據指批發銷量,因此乘聯會和中汽協的數據均顯示出,經銷商在3月的進貨熱情有所增加。相比1-2月,3月曆年均是回暖月份,今年3月車市整體降幅也有所收窄,但談及車市拐點還為時尚早,車市形勢依然嚴峻,當權遊第八季播完也不一定能駛離“北境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