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成為地產企業轉型方向,業績增長後的規劃

過去一年中地產行業顯得有些低迷,各大房地產企業都在為了降低債務而努力,而物業卻成為了地產行業的又一大亮點。近日碧桂園公佈了自己的物業公司業績,碧桂園服務在去年取得了營收入46億元的成績,增幅幅度接近50%。算上之前恆大金碧、新城悅等物業公司的業績,整體物業行業的表現出色。2018年物業成為了地產行業的新浪潮。

物業成為地產企業轉型方向,業績增長後的規劃

2018年的物業行業

去年對於物業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年份。各家物業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增長,以在港股上市的幾家物業公司為例,多家企業都在利潤上獲得了大幅度增長。碧桂園服務的利潤收入約為9.3億元,增長幅度為130%。而上市的物業公司中,利潤增長率最高的是雅生活服務,增速高達170%。連剛剛上市的奧園健康也在投資者的熱情下股價上漲超過20%。

從去年年初房地產行業遇冷之後,物業行業的發展腳步就被較快了。過去一年內有4家物業公司在港股上市,其背後持有者都是國內各大房地產商。而進入2019年,國內上市的物業公司數量又一次上升,增加了2位新成員。可以說整體行業都處於上升階段,近期公佈的財報也證實了行業上升的勢頭。

物業成為地產企業轉型方向,業績增長後的規劃

而這些物業公司在股市上得到了相關投資機構的認可,近期普遍股價上漲,這和它們背後的地產企業形成了反差。過去一年中整體物業行業的業績爆發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2018年各家物業公司的管理面積增多,帶來的收益也在提升,而上升後帶來的資金收益也給相關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助力。各大房地產企業推動名下物業行業發展也是出於轉型考量。

物業行業成為房地產商的轉型方向

2018年房地產行業面臨著槓桿過高的問題,高額負債是地產企業必須解決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地產企業不得不減緩擴展速度,而房價的不確定性也讓地產企業感到擔憂。曾經的物業行業只是地產企業用於吸引購房者的道具,在利潤下降時,從物業行業謀求利潤變成了地產企業的新方向。地產企業開始給自己的物業加碼,以社區為平臺,增添服務內容以獲得資金。

物業成為地產企業轉型方向,業績增長後的規劃

地產企業轉型的方向是把原先的售房者角色轉變成為服務者,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安保、衛生等內容外,還提供生活用品、室內清潔和物品運輸等服務。由於現在的產品銷售方越來越看重社區銷售領域,物業公司佔據了天然的優勢,它們也是社區的直接管理者。如今物業行業提出的未來目標就是承接住戶大部分的購物活動,還包括周圍的店鋪規劃。對於物業而言,單純的安保等收費項目,已經不能滿足它們的發展需要。

實際上這是新零售的概念,當下人們已經習慣於網絡購物,而從線上轉到線下時,物業公司將負責平臺建設。當居民在家中購物時,附近的商家就是直接的供應商,而物業公司負責聯絡相關的供應商為居民提供服務,從中賺取平臺費用。這樣思路不錯,但還遠遠沒有到實現的地步。為了早日到達這一目標,並佔據市場,地產企業在近期開始推動相關的物業公司上市。新零售的模式在電商平臺已經基本穩定,現在搬到房地產行業,還需要時間去實踐和磨合。

物業成為地產企業轉型方向,業績增長後的規劃

除了上市外還有收購

對於物業公司來說,它們普遍都有地產企業的背景,但並非每一家地產企業都組建了自己的物業團隊。大型地產企業除了推動自己的物業公司上市外,還進行了收購活動。上市的碧桂園服務、新城悅等物業公司在近期都有收購其它物業公司的計劃,目的也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管理面積。類似的收購活動在擴大相關企業規模的同時,也在刺激著物業公司的股價。

如今的物業行業還處於開發階段,在地產行業面臨轉型壓力的同時,大量資金都在湧入這一領域。地產企業在這一領域內有著足夠的優勢,而居民對於高質量的物業服務也有極大的需求。行業內的發展前景非常不錯,但在開發新領域的過程中,在費用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由於物業關乎居民生活,還是要妥善處理。物業行業的發展對於居民也有好處,可以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服務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