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地鐵9號線 “四龍出洞”實現雙線雙隧道貫通

地鐵9號線,是一條“與眾不同”的線路——成都市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線路。2019年4月13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傳來喜訊:該線“四龍出洞”,實現雙線雙隧道貫通。

據介紹,2019年3月底至目前,9號線4臺盾構相繼出洞,它們分別承擔了華興站至簇橋站區間、武青南路站至簇橋站隧道的挖掘任務。“盾構在深埋富水密實砂卵石地層中主要下穿三吏堰、永興橋,長距離穿越直徑1.2米的城市主汙水管、在建軌道交通新苗控制中心及周邊建(構)築群。自2019年3月27日第一臺盾構機出洞以來,截止到2019年4月12日,4臺盾構順利出洞。”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建設管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成都地鐵9號線是位於成都市三、四環之間的一條線路,是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層次中的市域快線,具有線路長、換乘節點多、站間距大、速度目標值高等特點。

9號線一期工程從三色路站至黃田壩站由南至西沿順時針方向敷設,線路全長22.18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13座車站,其中換乘站達11座,換乘站比例近85%,設元華停車場、武青車輛段兩座站場,設計時速為100公里。

成都首地鐵9號線 “四龍出洞”實現雙線雙隧道貫通

地鐵9號線實現雙線雙隧道貫通

三大特點

  • 全自動無人駕駛

9號線為成都城市軌道交通中的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軌道交通線路。按照無人駕駛標準與目前世界先進運營水平看齊,同樣也是中國西部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線路。

  • 盾構直徑6.98米

成都地鐵1—10號線中,僅9號線採用6.98米外徑盾構,其餘均為6.28米外徑盾構;因9號線最高時速為100公里,且隧道洞徑增大,所以才會這樣。

  • 盾構分體始發

分體始發是將盾構主機及部分拖車吊入車站底板,另一部分拖車安裝在地面上,在盾構隧道掘進達到足夠的長度後,再按整體始發的模式掘進施工。據介紹,這種工法增加了盾構機管線長度,對掘進的過程管控,工期進度都有不小的困難,由於9號線一期工程多個站點施工場地緊張,全線有5臺盾構需分體始發。

三大難點

  • 工期緊

作為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全自動無人駕駛軌道交通線路,聯調聯試時間較普通線路都有延長,對施工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換乘站點比例高

9號線一期工程全線共13個站,11個為換乘站,其中6個同期共建換乘站分別為:6、9號線換乘三色路站,18、9號線換乘孵化園站,5、9號線換乘錦城大道站,8、9號線換乘三元站,3、9號線換乘武青南路站,17、9號線換乘機投橋站,3個既有線換乘站分別是:1、9號線換乘孵化園站,10、9號線換乘華興站,4、9號線換乘成都西站。此兩種換乘站從工序時空上的銜接,到對既有線路的,難度都很大。

  • 地質情況複雜

9號線一期工程起點位於成都市正南方(老成仁路附近)、終點位於成都市西北(成飛集團附近)。成都市的典型地質情況在該線車站施工和盾構施工中均有涉及,其中不乏上軟下硬地質(上部砂卵石、下部泥岩),高富水大粒徑卵石等複雜地質,在施工方面需要應對諸多地質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