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張璁和楊一清真是針鋒相對、勢同水火嗎?其實只是和而不同

小說:張璁和楊一清真是針鋒相對、勢同水火嗎?其實只是和而不同

張璁和楊一清之間的合作與共謀不僅僅體現在大禮議這件事情上,兩者之間的合作是非常多的。

作為新進派的張璁和實力派的楊一清之間,確實有糾紛之處,但是這種糾紛只能用四個字形容:

和而不同。

大禮議之後,雖然張璁因為嘉靖的原因登上了高位,但是看不慣他的人還有很多。其中新任的內閣首輔費宏就看不管張璁。

這時候又是楊一清出來幫助張聰了。

人家費宏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人家狀元出身,如何能夠看得起這個考八次才考上二甲的人呢?

再加上張璁是靠著大禮議上位的,所以費宏這樣的學霸是看不起張璁這樣的學渣的。

所以,首輔大人費宏對桂萼、張璁“驟至詹事”這樣的任命非常不滿。

在費大人的慫恿下,百官對張璁是“皆心鄙之”。張璁、桂萼還有費宏這兩方鬧得昏天黑地。

公元1526年,楊一清正式入閣,對於張璁和費宏兩者之間的矛盾,楊一清說,雙方還是講和吧,不要鬧了。

你們兩位大人一定要“和衷”。

對於剛剛入閣的楊一清,他這樣做確實能夠賺取自己的政治資本,必定讓同事搞好關係,領導也是喜歡的。

但是,張璁和首輔大人對著幹,最後吃虧的肯定是張璁,楊一清這樣做再一次幫助了張璁。

兩人還有一次合作,就是李福達案。李福達是陝西白蓮教的成員,這種造反分子在嘉靖一朝是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的。

然而,這件事情在當時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李福達造反,最後已失敗告終,後來就悄悄藏了起來,從此李福達不知音信了,結果有一個人出來背黑鍋了,這個人的名字叫李寅。

李寅的仇人出來告發,說李寅就是李福達,最後巡按山西的馬錄直接處理了這件事情,李寅成為了冤大頭。

這位叫李寅的老兄,平時也喜歡結交朋友,他竟然和當時的郭勳搞上了關係,郭勳大家也知道,是極力支持張璁讓嘉靖認爹的。

所以,這時候朝中的言官將矛頭對準了郭勳。

朝中大臣因為嘉靖認爹這件事情就非常痛恨郭勳,而郭勳現在又和白蓮教勾搭在一起,這一回不讓你死翹翹絕不罷休。

所以,本來一個簡單的李福達案,最後演變成打擊支持嘉靖認爹的郭勳案了。

這時候打擊郭勳就是打擊人家嘉靖,所以嘉靖直接重新組織人員審理李福達案。

我們可以看看當時嘉靖是讓誰來審理這個案件的,張璁接管督察院、桂萼掌管刑部,還有張桂兩人的好哥們方獻夫掌管大理寺。

當時最高的司法機關和檢察機關的部長全部由嘉靖的人擔任。

帝國最強陣容來處理這件事情,可見嘉靖的態度,三人重新審理郭勳這件事,結果可想而知。

1527年,即嘉靖六年九月,案件就被審理完成了,張璁在嘉靖皇帝的支持下,很快對這件事下了結論。

張璁說,有些人就是純屬誣陷郭勳大人,部分人心存歹意,就是想借著李福達案,再次不讓皇帝認爹。

嘉靖皇帝查出這這件事情後,果斷處理瞎審案件的馬錄,說是一定要將他殺死,另外還有五六十人直接被外放或者貶為庶民。

但是,這時候楊一清又站出來了,他對嘉靖皇帝說,馬錄雖然審錯了案,但是不應該判處死刑,還是讓人家活下來吧。

此時的張璁也是贊同楊一清的,張璁也對嘉靖皇帝說,不要殺他了,在張楊這兩個人的幫助下,馬錄最後被流放了。

其實,李福達案件是一個非常小的案件,就因為支持嘉靖皇帝認爹的郭勳加入,這件事情才複雜了起來。

這背後其實還是朝中兩股勢力的交鋒,就是反對嘉靖認爹的勢力和張璁這一股勢力。

不過,這件事情張璁確實做的不夠地道,五六十人因為這件事情被處理,可見,張璁在嘉靖皇帝的幫助下,確實做的有些過。

其實,張璁應該知道,都是同僚,再加上你已經是嘉靖皇帝身邊的中堅力量了,完全沒必要借同僚來小題大做。

所以,李福達案的擴大化,張璁是難辭其咎的。

不過,我們必須清晰的看到,對於張璁這樣的議禮新貴,他們的迅速崛起,確實遭到了很多大臣的不滿。

這些反對張璁的大臣,在李福達案的擴大上,也是有責任的,本來想通過牽扯郭勳來絆倒張璁,但最後他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後,李福達案沒有再進一步擴大,而案件的核心人物郭勳和馬錄能夠保全,這和楊一清與張璁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在兩人的合作之下,案件最後才得到一定程度的處理,如果郭勳這個侯爺再胡攪蠻纏這件事,不知道結局將會如何。

不過,這件事情我們也可以看出張璁和楊一清政見不一樣的地方。這或許也是楊一清最後淒涼謝幕的原因之一。

張璁屬於議禮新貴,他是新進派,所以在嘉靖改革上,此人的手腕比較強硬,對前朝的老臣也沒有什麼感情。

因此,在李福達案件中,張璁一下手就是五六十人被幹掉。

其目的就是警示其他官員,好好跟著嘉靖皇帝幹,心裡不要有什麼彎彎繞。

敗壞司法朝綱、假公濟私的舉動,在我張璁這裡沒有立足之地,誰要敢胡來,李福達案件中被處理的官員就是教訓。

而楊一清作為四朝元老,他和前朝的大臣是有一定關係的,從他拯救馬錄這件事情能夠看出來。

楊一清這種和舊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態度,難免會對年輕嘉靖皇帝的改革造成一定的阻礙。

所以,李福達案件之後,嘉靖對楊一清這個四朝元老還有張璁這個新貴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

史書記載:“上意早移”,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嘉靖對張璁的喜歡已經超越了楊一清。

這從嘉靖皇帝對庶吉士制度的改革上也能夠看出來,嘉靖是更認同張璁的。

翰林、庶吉士這是官員入閣的必經之路。但是,對翰林的改革,楊一清和張璁陷入了巨大的分歧之中。

在張璁這個學習不行的後起之秀看來,翰林都是通過內部任命的,他們朋比為奸,最後登上中樞位置,翰林的這種情況會給朝廷帶來巨大風險,所以庶吉士應該重新洗牌。

對張璁的這一提法,嘉靖也是認同的,這種情況確實會造成朋比為奸、黨派林立的現象。

“這些黨類一定要出了。”

而對於張璁的這一政見,楊一清針鋒相對:不能全部將翰林撤掉,應該留下七八個老人,目的就是照顧老臣情面。

最後嘉靖皇帝中和了兩人的觀點,對庶吉士進行改革。

但是,在具體改革的過程中,張璁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我看翰林這些人啊,心裡還是想著相互傾軋,他們的論調乳臭未乾,所以,還是重新洗牌好。

“臣關此輩,心切倍增,口尚乳臭,固不應處之翰林”。

張璁是這樣的觀點,而楊一清呢?在嘉靖看來,楊一清還是想扶植自己的黨羽:“一清循泥事例。”

楊一清也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搞各種潛規則。

在嘉靖八年四月選庶吉士的時候,楊一清在一甲前三名唐順之等人的請求下,一下往翰林院塞了十位庶吉士。

要知道,嘉靖之前改革翰林,其實已經不需要讓翰林院有這麼多人了。

可楊一清還是往翰林院裡面弄了這麼多人。

所以,楊一清最後的悲劇,不能夠僅僅說是張璁的詆譭造成的,楊一清在年輕嘉靖改革的過程中,因循守舊,這是不符合時代潮流的。

所以,楊一清的敗亡是大勢所趨。

雖然楊一清和張璁在政見上有諸多不同,但是兩人並沒有達到勢同水火的地步。

對於昔日楊一清的提攜和幫助,張璁一直記著楊一清。部分學者認為,張璁憑藉庶吉士的改革來傾軋前輩楊一清、費宏這種觀點是不準確的。

楊一清在嘉靖改革的過程中,諸多方面和張璁有著不和之處,其實,這種不和並不是和張璁不和,而是和嘉靖皇帝不和。

所以,楊一清不得不離開朝廷。

但是政見不和還不足以讓楊一清徹底離開,楊一清的離去,還需要最後一根稻草。

這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楊一清的作風問題。

根據明史記載:“楊丹徒再入,以受賄罷去”。

而且史書還記載:“受張永之弟容金錢,為墓誌銘,又與容世錦衣指揮”

這兩句話就是說,壓死楊一清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他的作風不檢點。

還有一種記載,和楊一清受賄不一樣,說楊廷和的離去是因為嘉靖皇帝不容他了,也就是史書上說的:“上意早移”。

不過,楊一清貪汙這一點是有爭議的,但是,楊一清還是悽慘的謝幕了。

但是,在楊一清貪汙這件事情上,張璁是不同意的。

張璁成為首輔後,全力來保全自己昔日的恩人楊一清。

在諸位大臣彈劾楊一清受賄的問題上,張璁對嘉靖皇帝說,我和楊一清作為同僚,在臣有罪的時候,楊大人極力保全我。

大禮議的時候,我人微言輕,這時候又是楊大人出面相助,這才使得國體得存,之後的楊大人又北定國事,楊大人是一個對國家,對人民都有巨大貢獻的人。

不能夠因為大臣的彈劾,就將楊大人說的一無是處。

在張璁的幫助下,楊一清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寬大處理。從這一點來看,兩人雖然政見的不同,但是並不是相互傾軋、勢同水火的仇敵關係。

所以,楊一清的悽慘謝幕,主因就是他的因循守舊和嘉靖的銳意改革是相左的,不能片面的說張璁詆譭傾軋楊一清導致他悽慘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