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张璁和杨一清真是针锋相对、势同水火吗?其实只是和而不同

小说:张璁和杨一清真是针锋相对、势同水火吗?其实只是和而不同

张璁和杨一清之间的合作与共谋不仅仅体现在大礼议这件事情上,两者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多的。

作为新进派的张璁和实力派的杨一清之间,确实有纠纷之处,但是这种纠纷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和而不同。

大礼议之后,虽然张璁因为嘉靖的原因登上了高位,但是看不惯他的人还有很多。其中新任的内阁首辅费宏就看不管张璁。

这时候又是杨一清出来帮助张聪了。

人家费宏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人家状元出身,如何能够看得起这个考八次才考上二甲的人呢?

再加上张璁是靠着大礼议上位的,所以费宏这样的学霸是看不起张璁这样的学渣的。

所以,首辅大人费宏对桂萼、张璁“骤至詹事”这样的任命非常不满。

在费大人的怂恿下,百官对张璁是“皆心鄙之”。张璁、桂萼还有费宏这两方闹得昏天黑地。

公元1526年,杨一清正式入阁,对于张璁和费宏两者之间的矛盾,杨一清说,双方还是讲和吧,不要闹了。

你们两位大人一定要“和衷”。

对于刚刚入阁的杨一清,他这样做确实能够赚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必定让同事搞好关系,领导也是喜欢的。

但是,张璁和首辅大人对着干,最后吃亏的肯定是张璁,杨一清这样做再一次帮助了张璁。

两人还有一次合作,就是李福达案。李福达是陕西白莲教的成员,这种造反分子在嘉靖一朝是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然而,这件事情在当时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福达造反,最后已失败告终,后来就悄悄藏了起来,从此李福达不知音信了,结果有一个人出来背黑锅了,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寅。

李寅的仇人出来告发,说李寅就是李福达,最后巡按山西的马录直接处理了这件事情,李寅成为了冤大头。

这位叫李寅的老兄,平时也喜欢结交朋友,他竟然和当时的郭勋搞上了关系,郭勋大家也知道,是极力支持张璁让嘉靖认爹的。

所以,这时候朝中的言官将矛头对准了郭勋。

朝中大臣因为嘉靖认爹这件事情就非常痛恨郭勋,而郭勋现在又和白莲教勾搭在一起,这一回不让你死翘翘绝不罢休。

所以,本来一个简单的李福达案,最后演变成打击支持嘉靖认爹的郭勋案了。

这时候打击郭勋就是打击人家嘉靖,所以嘉靖直接重新组织人员审理李福达案。

我们可以看看当时嘉靖是让谁来审理这个案件的,张璁接管督察院、桂萼掌管刑部,还有张桂两人的好哥们方献夫掌管大理寺。

当时最高的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部长全部由嘉靖的人担任。

帝国最强阵容来处理这件事情,可见嘉靖的态度,三人重新审理郭勋这件事,结果可想而知。

1527年,即嘉靖六年九月,案件就被审理完成了,张璁在嘉靖皇帝的支持下,很快对这件事下了结论。

张璁说,有些人就是纯属诬陷郭勋大人,部分人心存歹意,就是想借着李福达案,再次不让皇帝认爹。

嘉靖皇帝查出这这件事情后,果断处理瞎审案件的马录,说是一定要将他杀死,另外还有五六十人直接被外放或者贬为庶民。

但是,这时候杨一清又站出来了,他对嘉靖皇帝说,马录虽然审错了案,但是不应该判处死刑,还是让人家活下来吧。

此时的张璁也是赞同杨一清的,张璁也对嘉靖皇帝说,不要杀他了,在张杨这两个人的帮助下,马录最后被流放了。

其实,李福达案件是一个非常小的案件,就因为支持嘉靖皇帝认爹的郭勋加入,这件事情才复杂了起来。

这背后其实还是朝中两股势力的交锋,就是反对嘉靖认爹的势力和张璁这一股势力。

不过,这件事情张璁确实做的不够地道,五六十人因为这件事情被处理,可见,张璁在嘉靖皇帝的帮助下,确实做的有些过。

其实,张璁应该知道,都是同僚,再加上你已经是嘉靖皇帝身边的中坚力量了,完全没必要借同僚来小题大做。

所以,李福达案的扩大化,张璁是难辞其咎的。

不过,我们必须清晰的看到,对于张璁这样的议礼新贵,他们的迅速崛起,确实遭到了很多大臣的不满。

这些反对张璁的大臣,在李福达案的扩大上,也是有责任的,本来想通过牵扯郭勋来绊倒张璁,但最后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后,李福达案没有再进一步扩大,而案件的核心人物郭勋和马录能够保全,这和杨一清与张璁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在两人的合作之下,案件最后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理,如果郭勋这个侯爷再胡搅蛮缠这件事,不知道结局将会如何。

不过,这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张璁和杨一清政见不一样的地方。这或许也是杨一清最后凄凉谢幕的原因之一。

张璁属于议礼新贵,他是新进派,所以在嘉靖改革上,此人的手腕比较强硬,对前朝的老臣也没有什么感情。

因此,在李福达案件中,张璁一下手就是五六十人被干掉。

其目的就是警示其他官员,好好跟着嘉靖皇帝干,心里不要有什么弯弯绕。

败坏司法朝纲、假公济私的举动,在我张璁这里没有立足之地,谁要敢胡来,李福达案件中被处理的官员就是教训。

而杨一清作为四朝元老,他和前朝的大臣是有一定关系的,从他拯救马录这件事情能够看出来。

杨一清这种和旧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态度,难免会对年轻嘉靖皇帝的改革造成一定的阻碍。

所以,李福达案件之后,嘉靖对杨一清这个四朝元老还有张璁这个新贵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史书记载:“上意早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嘉靖对张璁的喜欢已经超越了杨一清。

这从嘉靖皇帝对庶吉士制度的改革上也能够看出来,嘉靖是更认同张璁的。

翰林、庶吉士这是官员入阁的必经之路。但是,对翰林的改革,杨一清和张璁陷入了巨大的分歧之中。

在张璁这个学习不行的后起之秀看来,翰林都是通过内部任命的,他们朋比为奸,最后登上中枢位置,翰林的这种情况会给朝廷带来巨大风险,所以庶吉士应该重新洗牌。

对张璁的这一提法,嘉靖也是认同的,这种情况确实会造成朋比为奸、党派林立的现象。

“这些党类一定要出了。”

而对于张璁的这一政见,杨一清针锋相对:不能全部将翰林撤掉,应该留下七八个老人,目的就是照顾老臣情面。

最后嘉靖皇帝中和了两人的观点,对庶吉士进行改革。

但是,在具体改革的过程中,张璁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看翰林这些人啊,心里还是想着相互倾轧,他们的论调乳臭未干,所以,还是重新洗牌好。

“臣关此辈,心切倍增,口尚乳臭,固不应处之翰林”。

张璁是这样的观点,而杨一清呢?在嘉靖看来,杨一清还是想扶植自己的党羽:“一清循泥事例。”

杨一清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搞各种潜规则。

在嘉靖八年四月选庶吉士的时候,杨一清在一甲前三名唐顺之等人的请求下,一下往翰林院塞了十位庶吉士。

要知道,嘉靖之前改革翰林,其实已经不需要让翰林院有这么多人了。

可杨一清还是往翰林院里面弄了这么多人。

所以,杨一清最后的悲剧,不能够仅仅说是张璁的诋毁造成的,杨一清在年轻嘉靖改革的过程中,因循守旧,这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

所以,杨一清的败亡是大势所趋。

虽然杨一清和张璁在政见上有诸多不同,但是两人并没有达到势同水火的地步。

对于昔日杨一清的提携和帮助,张璁一直记着杨一清。部分学者认为,张璁凭借庶吉士的改革来倾轧前辈杨一清、费宏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

杨一清在嘉靖改革的过程中,诸多方面和张璁有着不和之处,其实,这种不和并不是和张璁不和,而是和嘉靖皇帝不和。

所以,杨一清不得不离开朝廷。

但是政见不和还不足以让杨一清彻底离开,杨一清的离去,还需要最后一根稻草。

这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杨一清的作风问题。

根据明史记载:“杨丹徒再入,以受贿罢去”。

而且史书还记载:“受张永之弟容金钱,为墓志铭,又与容世锦衣指挥”

这两句话就是说,压死杨一清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他的作风不检点。

还有一种记载,和杨一清受贿不一样,说杨廷和的离去是因为嘉靖皇帝不容他了,也就是史书上说的:“上意早移”。

不过,杨一清贪污这一点是有争议的,但是,杨一清还是凄惨的谢幕了。

但是,在杨一清贪污这件事情上,张璁是不同意的。

张璁成为首辅后,全力来保全自己昔日的恩人杨一清。

在诸位大臣弹劾杨一清受贿的问题上,张璁对嘉靖皇帝说,我和杨一清作为同僚,在臣有罪的时候,杨大人极力保全我。

大礼议的时候,我人微言轻,这时候又是杨大人出面相助,这才使得国体得存,之后的杨大人又北定国事,杨大人是一个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巨大贡献的人。

不能够因为大臣的弹劾,就将杨大人说的一无是处。

在张璁的帮助下,杨一清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宽大处理。从这一点来看,两人虽然政见的不同,但是并不是相互倾轧、势同水火的仇敌关系。

所以,杨一清的凄惨谢幕,主因就是他的因循守旧和嘉靖的锐意改革是相左的,不能片面的说张璁诋毁倾轧杨一清导致他凄惨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