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取消快递员底薪后,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内将给菜鸟快递员加薪20%,大家怎么看?

东震木


首先,菜鸟系的物流公司,到目前为止,物流体验比京东差,快递员待遇也比京东差。其次,阿里巴巴“加薪”的说法根本就不准确,起码不是普通意义的加薪。诚然,京东最近有些风雨飘零,但是咱们还是得实事求是。刘强东强推“996”,马云则美化“996”。其实,有些事情大家都差不多的,没必要过分捧高踩低。

京东物流是京东的王牌,也是京东市场竞争的利器。京东之所以能有今天,京东物流,功不可没。在京东发展早期,京东花费巨资打造了一个庞大的物流体系,既包括巨资建设物流基地也包括“相对高薪”招收了业务能力较强的快递员队伍。正是因为物流配送方面的优势,京东才能在阿里巴巴强势统治的中国电商行业杀出一条血路。但是,京东模式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自营模式对于管理能力的高度挑战,尤其是自建物流惊人的用人数量直接对管理能力形成巨大压力。

在过去,京东的管理模式一直受到一部分人的诟病,就是“江湖气”太浓,正规化不足。但是在发展早期,恰逢中国电商高速发展的红利期,京东管理上的瑕疵并不足以对京东形成致命打击。与此同时,刘强东本人的形象一直还是比较正面的,可以压得住不同的声音。但是,伴随着京东扩张的同时,拼多多异军突起,电商红利逐渐消失,阿里巴巴一如既往的强势,京东的日子不那么好过了。制度完善,管理加强是势在必行,这本身就意味着可能会引发大动荡。屋漏偏逢连夜雨,刘强东又在去年底在美国因为私人行为不端引发了法律纠纷,个人形象也一夜坍塌。京东一时间内忧外患,推进改革的阻力也大了不少。放在以前,刘强东说“为了公司利益,大家需要一起过苦日子,快递员需要更加高效,我们决定取消底薪,优化薪酬制度”,估计也可以赢得不少支持。但是现在,刘强东说“要淘汰低性价比员工”之后,网友们表示“你在美国胡搞,京东损失惨重,你的性价比最低”。所以,京东处于一种困境之中,内部改良势在必行,但是阻力又特别大,推进难度特别大。京东这一次伤筋动骨的大动作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还不好说,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京东动荡不安几乎必然。曾经享受着“兄弟义气”带来的管理便利,现在也必须承受“江湖作风”遗留的问题。刘强东遇上了大麻烦。

雪上加霜的是,老对手阿里巴巴出手了。菜鸟物流宣布“加薪”,这是给京东内部整顿无形的压力。你说大环境不好是吧?那为什么竞争对手那边还“加薪”了?不得不说,阿里巴巴这一招是既狠又准。事实上,所谓的“加薪”看看就好,不用太当真。但是,本身就对裁员和薪酬制度变革不满的京东员工可管不了那么多,他们会因为菜鸟“加薪”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京东原本靠“兄弟义气”提升士气,现在废除老套做法势必严重影响士气。而菜鸟物流提升待遇的传言则会进一步打击京东的士气。所以,对于京东来说,阿里巴巴这个时候放出这种消息就是精准打击,不给活路。

至于菜鸟的“加薪”,事实上是说菜鸟网络计划通过技术改进提高物流效率,增强快递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实现报酬的增长。事实上,“月薪过万”是一个很虚的概念,在不同区域,“月薪过万”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此外,菜鸟系的物流公司很多都是加盟制,一线快递员非但不是菜鸟的员工,也不是合作物流公司的员工,而是加盟点的工作人员(可能是正式员工,也可能没有正式身份)。平心而论,菜鸟系的快递员整体待遇是远差于京东物流的,尤其是在三是县城或者更偏远地区。同样是“多接业务多挣钱”,阿里巴巴说的是“我能帮你接更多单”,京东则说“以后你要靠本事吃饭”,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只能说,阿里巴巴的确是一家“更会说话”的公司。阿里巴巴通过平台模式,“恶人”都让合作伙伴去做了,仅此而已。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这只能说阿里玩的一手好营销,自己的声誉确实是提升去了,但同时也把京东物流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今年以来阿里已经不止一次的在不声不响之中,就把京东搞的灰头土脸忙于应对。

比如在2月底的时候,京东刚宣布了高管10%裁员计划,当时市场分析认为京东在完成高管团队优化之后,紧接着就会对中基层员工进行裁员,而就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则宣布今年不会裁员,甚至还将会继续开放招聘,此时京东自然不跟落入阿里下风,也公开表示了自己会在今年招聘1.5万名员工。

而这次京东在宣布了对京东物流快递员的取消底薪、降低公积金缴纳比例的做法之后,阿里紧接着又宣布了菜鸟快递员”裹裹接单,收入破万”成为常态,一时之间又把京东给diss的暗淡无光,可以说这两次阿里的表态,无论是时机还是内容,都正打在京东的痛处,让京东有苦难言。

不过再说回来,从业务模式上面来讲,菜鸟物流相对于京东物流还是具有已经的优势的,至少在运行成本方面,菜鸟物流会比京东物流少很多,我们通常会把京东物流跟顺丰物流放在一起,其实这两者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顺丰物流自打创立开始就是做的开放式物流,但京东物流其背后有一套复杂的体系来使用京东商城的发展,因此其在向社会开放的物流业务之后,整体的业务规模仍然不及预期。

从经营成本上来讲,仓储、设备等硬件方面,菜鸟、京东、顺丰成本差异不大,无非是随着规模增加而按比例变化而已;但在物流团队的人员成本方面,这三者当中菜鸟会比是最少的,而京东物流跟顺丰物流都是数据人员密集型业务,尤其是在单位成本方面,京东的人员成本甚至比顺丰还高;再从快递业务来源方面来看,菜鸟物流基本是来自淘宝、天猫等阿里系电商,不过也有一部分是顾客自动在菜鸟驿站选择投递的个人快递,顺丰则是完全开放的社会物流,企业、个人、电商平台都会提供快递业务,而京东则不然,其目前的主要胆量还是京东商城,社会上的快递业务占有的比例仍旧很低,所以整体来看,京东物流的快递业务偏少又成了其另外的一个弊端。

凡这三者加起来,最终造成了京东物流运营成本高,快递业务却比较低的情况,也由此导致了京东物流的整体经营压力,反观菜鸟物流,采用众包的方式,纳入很多快递公司进来,自己则可以在技术创新、流程优化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未来无论菜鸟物流能不能实现现在说的快递员收入破万的说法,至少目前是把主要的压力推向了京东物流这边。


木石心志


简单来说,就是两点:刘强东重新定义“兄弟”,菜鸟重新定义“月入过万”

今天,外媒报道称京东最多削减8%的岗位,对应最多有1.2万人要下岗。联想前几天京东物流要取消快递员底薪,真是感慨风雨欲来风满楼。

刘强东总把京东员工称为兄弟,现在却调薪裁员,真是重新定义了兄弟。

倒是阿里的菜鸟没有与快递员称兄道弟,要通过提升寄件服务,帮助一线快递小哥增收20%,让“月薪过万”成为新常态。

是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其根本:

1、京东自建物流,成本太大,当年电商业务突飞猛进,还能支持这样的高投入,如今电商增速下降,没法支撑自建物流继续铺张浪费。

2、物流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规模越大,浪费越少,成本摊薄,越发经济。

京东物流自给自足,实在比不了菜鸟,后者与百世、顺丰、申通、中通等整合资源,互相补充,效能远高于单打独斗。

所以,这个时候菜鸟才敢说帮快递员提薪,而京东却要对快递员“动刀”。

一边是吃香喝辣,一边是吹灯拔蜡,这世道,真是不服不行。






郝闻郝看


这两件事凑在一起纯属巧合,即使背后有商业竞争的因素,那也无可厚非,不是重点。没有哪家企业会为了逞一口气砸真金白银玩。

之所在京东取消快递员底薪,与阿里宣布给菜鸟快递员加薪20%,主要是两种不同运营模式的竞争比较结果。



京东是自建物流,京东物流是京东自家的,优点是高效率。举个例子,我打算从买几本书,上午京东下单,同城下午就送达,比我安排时间去书店逛逛再买回来还快。从管理角度,自建物流管理起来比较方便,就像公司给部门下指令,没有什么滞碍。但是,从运营角度,却是高成本运营,只要京东自身订单不饱和或不均匀,都会造成浪费。

例如,每个物流快递员每天饱和订单为100,但京东订单平均只有60,那就相当于浪费40%。

虽然京东物流也可以自主外接订单,但是在物流快递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京东物流外接订单根本没有任何优势,效率极低。



阿里的菜鸟网络则不同,属于整合的第三方物流,是阿里牵头,招揽各主流快递企业——如三通一达、顺风——加盟。尽管阿里试图掌控菜鸟,但在各方博弈之下,阿里并不能像京东掌控京东物流程度,例如顺丰就因此退出。

菜鸟相比于京东显然效率就要稍逊一些,同城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的情形就要少得多。但是从运营上却是“轻资产模式”,不仅不用全面承担运营成本,而且也无须担忧产能浪费的问题,因为各加盟的第三方物流会自行主动平衡协调阿里订单与己方订单,以确保产能不浪费。再者,以阿里的体量,再加上谈判施压,各加盟第三方物流自然会把阿里订单列为优先级,这样从效率上与京东自建物流的压力就减小了。

好了,这样就可以比较二者的产能效率,假如京东以60%的饱和度与菜鸟90%的饱和度竞争,相差30%,要知道,这相差的30%里面,利润率是更高的部分,因为固定成本在前面已经摊销掉了,其中就包括快递员底薪。



当京东面临越来越逼仄的竞争空间,前有阿里碾压,后有拼多多超越,京东要调整运营,压缩成本,当然首先就是压缩固定成本,快递员底薪,这是无奈之举。



阿里给菜鸟快递员加薪20%,则应当是在财务测算后,减少快递员流失,提高士气,促进效率的有效措施,虽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但减少了替换成本(招聘、培训、成长等成本),提高了绩效,整体上是划算的。

至于阿里给菜鸟快递员涨薪,是否就是对标京东,落井下石,根本就不重要。没有金刚钻,赔本赚吆喝?外行看热闹才这样看吧!


唐映红


这件事我和大家的观点都不同。我看了一下大多数答案,我认为目前没有靠谱的回答。


以下我结合自己的电商经验和逻辑分析来回答一下。


最近以京东为主角的新闻基本上都偏负面。个别部门开始强制996,脉脉上曝出大量员工离职,末位淘汰开始后高管离职不断。东哥自我发声更是不断强调京东还远未成功,需要所有员工继续努力拼搏。客观上造成了大家对京东需要缩减开支、压缩成本才能度过难关的印象。


京东有大量快递员的客观事实,加上社交媒体上大家对东哥的风评不佳,自媒体更喜欢用负面角度解读京东新闻以迎合普通读者。更加深了读者对取消快递员底薪是为了降低成本这套逻辑的认可。但如果大家更深入的思考一下,马上能明白这个逻辑不合理之处。



首先,京东公布的截止到2018年底的GMV为1.7万亿元,而张勇公布的截止到2018年4月的阿里巴巴GMV为4.8亿元。京东的体量仅为阿里巴巴的三分之一强而已。阿里的流量优势、资源优势都是京东不可比拟的。而大家都知道京东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被阿里打趴下靠的就是自建物流体系的高效、快速。靠的就是今天下单明天收货的优秀体验。特别是在高客单价的3C领域,消费者会认为在京东购买更保险,体验更好。如果京东的物流体验和圆通、申通、中通一个熊样,那么京东老早就不存在了。所以物流是京东还能存在的根基。在目前京东的竞争格局前有阿里巴巴,后有拼多多的情况下,不会傻到动自己的根基。



其次,据媒体报道这次调薪对有18万之多的京东物流人员产生影响。这么大数量的员工如果调薪的结果是收入减少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情况?大量员工离职或者加入竞争对手公司。继而导致大量快递在仓库积压送不出去。你的快递送货速度变慢或者甚至没人送上门。如果这种情况产生,那简直是在给竞争对手送子弹啊。互联网用户都是用脚投票,跑的比谁都快。阿里,支付宝一定会联手送出一大波现金红包欢迎这波叛变的用户。



最后,个别顺丰快递员为什么工资高?因为区域好,有大量公司通过顺丰发件。大家都知道只有揽件才有高额提成,送件的奖励反而并不高。现在京东物流已经不仅仅承担为京东商城送件的业务,而是独立后需要同时承担派件和揽件的任务。揽件肯定设计的了高额奖励,激励快递员揽件。因此开始试行取消底薪,多收多得。注意是试行,不是全员执行。


总结一下,京东开始试行快递员取消底薪方案,一定是和自己业务发展阶段相配合的。不会傻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阶段自己动自己的根基给对手送子弹。薪酬制度的推出必须经过严密计算,毕竟影响18万人。试行后一定会出现收入分层的情况。揽件能力强的员工收入更高,大部分人收入和调整前持平,而揽件能力比较弱的快递员收入降低,倒逼快递员提升自己的能力。


纵观整个收入调整事件就是大家棒打京东落水狗,阿里公关是好手而已。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答案才是靠谱回答真诚的请您点个赞。


PPT凯哥


今年是京东比较困难的一年,刘强东事件至今才平息了,目前,京东不仅裁员还取消了快递员的底薪,这对于快递员来说,本来收入就不高的他们,更加难上加难了!许多京东快递员表示,面对这样的现状,是该好好为以后的生活好好打算了。刘强东作为老板,在之前的种种报道中说明,他对每一位员工就像家人一样,像兄弟一样,之前平时的时候待遇福利也是挺丰厚的!突然之间取消了底薪,对于快递员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揽件进入绩效,调低了快递员的公积金系数......很多快递员表示反对,并已经有员工已经离职。

阿里在未来三年内将给菜鸟快递员加薪20%,京东快递员纷纷坐不住了!马云更懂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薪20%的确够吸引人的!而且马云作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对于员工,他知道一家好企业是会和你谈钱的。“快递员劳动强度大,平均收入不高,菜鸟方便了消费者在线寄件,也为快递员收入带来明显增长,让他们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有助于快递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即使京东再怎么困难,对手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共享人才APP


谢谢您的问题。菜鸟这个时候谈加薪,明显是以京东对标。

菜鸟和京东对标很明显。对于刘强东和京东,要取消快递员的底薪,降低快递员的公积金,大批快递员萌生了离职的念头。对于菜鸟裹裹,今后三年要接入数十万的快递员,让快递员的收入增长20%以上。且不说菜鸟和京东快递员目前的收入,只说两者对快递员的态度,又赶上发布消息是前后脚,立刻就能对比联想,分出高下,菜鸟对京东的竞争意味十足。



菜鸟此举对京东的影响。加薪对快递人员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京东的快递员很有可能会进入菜鸟阵营。通过挖人,菜鸟裹裹对京东物流造成强大威胁。两相对比,京东的内忧外患会被人更加质疑,刘强东的管理与政策,也更成为众矢之的。京东困难的时候,最怕与人比。

菜鸟下一步野心勃勃。第一,菜鸟裹裹APP联合了中通、圆通、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据统计快递员需求量为40万,随着快递员增加、服务区域扩大,菜鸟果果的线上用户会大幅增加。据统计,菜鸟裹裹的2小时极速上门取件已经覆盖284个城市,覆盖多线城市和偏远地区,这是对京东物流的全面竞争。第二,菜鸟裹裹身后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布局快递和物流,给了菜鸟裹裹资金等资源扶持。阿里巴巴已经和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建立了合作关系,坚定不移地发展新零售。第三,阿里持续投资物流企业,就是聚集合力,搭建智能物流网络,包括无人仓储、物流科技、智慧物流、机器人都将涉及,阿里巴巴做技术,京东很难匹敌。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感觉有一丝忧虑,但是又说不出具体原因。

京东 无底薪用工策略,满大街送餐的骑手拿着每一单的提成,网约车司机 跑一单赚一单,都是 在说,你今天不出门 就没有收益,手停下来,嘴巴就要停下来。

这种点对点精准化用工,劳动合同 职工医保社保 怎么办?生病 养老 意外事故 等等,这一切都留给了社会。这种生产创新 社会创新 到底能够肩负 多大社会责任?

关键是 这种模式的兴起 会让越来越多的人 加入这种 就业模式,这对社会 是怎样一种影响 需要时间证明,也需要社会高度警惕。

家庭要对每个成员负责,企业要对每个员工负责,国家要对每个公民负责。每个人都要有归属感,你属于 集体一份子。每个人都是 长期工,不是做一天算一天 ,拿提成 多劳多得的零时工。

这种数千万人就业的新模式 需要高度警惕


令狐冲101


如果简单来看,京东取消快递员底薪,只是一个公司薪酬制度的变化。只是如此大幅度的硬着陆,会让外界认为,这里面可能并不简单。

中国最大的两个电商平台,在发展物流上走上两条不同的路。在不同阶段,做出了不同选择。目前来看,阿里的模式对适应市场来讲更为流畅,而京东有可能存在些发展的压力。

京东以自建物流闻名,京东现在已经不怎么爱打价格战了,甚至在价格实惠方面跟拼多多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物流体验好,是众多消费者给京东的加分。也许保证更好的利润,以及更好的服务,对于电商企业来讲,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自建物流,对于京东来说,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在成本控制上做到极致。但自建物流,前期投入非常巨大,而且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张,后期需要持续投入,简单地说,这种模式是很难可持续发展的。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类比,你有一千万自有资金,可以种植1万亩地,可以供应镇里的粮食需求。但镇里面的人口在不断增长,1万亩很快就不够了,需要10万亩,这时候你没钱投资了,就需要控制人口增长。京东大致救治这么干的,它要打通全产业链,但资本是跟不上需求的。

阿里这个镇更大,但阿里把粮食生产全部交给合作伙伴,他们投资他们收益,1万亩不够就有10万亩,10万亩不够就100万亩,人口增长多少,总有更多的伙伴投资。

对于目前来说,一方面电商增长速度在放缓,但覆盖面在继续扩大。原来京东比如说覆盖到县城这个关,那么有足够的资本支持。但伴随市场覆盖到乡村,京东很难在乡村一级全覆盖,这个投资是海量的。

阿里的菜鸟,是整合大量快递巨头而来的,阿里就不需要在这一方面做大的投入,主要是在技术支持上做自己的贡献。

所以在未来,伴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吃独食”越来越难,而通过整合资源,加大合作,分享增长必然是一个主流趋势。


波士财经


时代变的太快了,京东本来以家电为主的物流中心在中国要过时了,因为市场已经饱满,而更新换代可能性不大了,比如我是80后,我已经十几年不看电视了,电脑也不怎么用了,手机换的也更慢了,这些主营产品业务的失去让京东生存困难。快递业务你一定比不过多家的联合体,收入从哪里来?请学习小米,几个低利润产品的爆款带动整体品牌效益(京东的品牌形象一直不行是关键,低价商品有拼多多,品牌有天猫加亚马逊,实体店比不了小米)例子也有,以前淘宝的9.9元包邮,物流产品不可两得,你想兼容就得一方去利,只要能保住另外一方你就无敌,无知后你再去想方法出利润,东哥,请我去当顾问吧,你不用减低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