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賽克】深蹲之後可以跳得更高

前兩天中新賽克發佈了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淨利潤將虧損500萬-1100萬,市場立馬就給了臉色,從近期高點的129元下跌到105元。

很多小夥伴知道初善君深度分析過中新賽克的(詳見

《【深度|中新賽克】一家毛利80%的神奇公司,你心動不?》

,不熟悉的小夥伴先去補補課,更容易理解本文),來跟初善君詢問這是不是又暴雷了? 下面初善君就根據現有的情況更新一下對於中新賽克的最新觀點。

首先允許初善君嘚瑟一下,借用分析師們經常使用的一個口頭禪:“正如我之前所預測的”,我們去年預測中新賽克的淨利潤2.1億,公司的業績快報為2.05億,還是相當精準的。那對於一季度的虧損,初善君是否也預料到了呢?

01如何看待一季度的虧損

說實話,對於這個虧損,初善君根本就不Care。

根據公告,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季節性因素,另一方面是是研發和銷售費用的增加導致。對於這兩點,初善君是深以為然的,我們一項一項來驗證一下。

1

季節週期性影響

這個其實在原來的深度分析中就有提到過,我們再把原來的營業收入結構圖貼過來看一下

【跟蹤|中新賽克】深蹲之後可以跳得更高

再把公司的單季度財務指標貼過來看一下:

【跟蹤|中新賽克】深蹲之後可以跳得更高

在深度分析中,初善君就分析過,由於公司客戶的行業特性,收入確認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一季度營收只有10%左右,相關費用稍微多支出一點,出現虧損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一季度虧損也不是第一次,在2017年的時候也出現過虧損,但並未影響其當年淨利潤40%多的增長。而2018年一季度是因為有大額的海外和移動網產品確認收入才得以沒有出現虧損。

2

相關費用的增加

在2月和3月的投資者關係記錄表中也有提到研發費用和海外銷售費用的增加,也算是相互得到印證,考慮到公司的業績成長情況,這兩項費用的增加也是合情合理的。

【跟蹤|中新賽克】深蹲之後可以跳得更高

【跟蹤|中新賽克】深蹲之後可以跳得更高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的解釋是合理的,應該不存在所謂的“雷”,不用太過擔心,關鍵還是看公司的長期價值。

02如何看待公司的成長性

(一)行業的邏輯

對於中新賽克,初善君看好的主要邏輯有2個:互聯網流量的增長和政府監管要求的趨嚴。

流量增長的大趨勢相信現在大家都不會懷疑了,而作為主要業務是基於數據採集和數據分析的中新賽克而言,無疑是站在了風口上。再加上5G等新通訊制式的變化和升級對公司的無論存量還是增量業務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政府的監管就不用多說了吧,其實是不敢多說了,因為說多了這篇文章可能就沒有了。

(二)公司的優勢

1、技術領先

中新賽克真的稱得上是一家很爭氣的公司,雖然公司規模不大,但技術在行業領先,公司的研發投入能佔到營收的20%以上,目標是技術領先競爭對手6個月,服,給跪了。

根據初善君調研,公司現在的在手訂單有10億左右,差不多可以安排兩年的生產計劃了,為公司的持續高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業務覆蓋向後端延伸

中新賽克當前的領先優勢主要在於前端的基礎架構產品,但公司已經在後端發力,後端網絡內容安全和大數據等潛在新業務的發展能加強現有業務客戶協同性並將開闢更廣闊成長空間。

(三)主要風險

前面說了公司的優勢了,慮事周全的初善君肯定還要考慮一下有哪些風險。目前初善君考慮風險可能主要有以下兩方面,歡迎有想法的小夥伴來集思廣益。

1、競爭帶來毛利率的降低

畢竟80%的毛利率實在是讓人眼紅啊,雖然現在競爭對手的技術相較落後,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難說其他公司會不會出現彎道超車,對中新賽克形成市場和價格方面的衝擊。

2、客戶費用的壓縮

當前,中新賽克的主要客戶是政府和運營商,但是初善君悲觀的認為,這兩者好像都在變“窮”。

政府一方面在降稅,一方面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相信政府的各方面支出肯定會有所壓縮。而運營商就更悲催了,一方面在提速降費,一方面要為了5G加大資本支出。這兩方面會不會對中新賽克的業務造成影響呢?

03初善點評

在去年做深度分析的時候,中新賽克的股價是100元,初善君覺得太高了,不建議參與。現在股價是105元,是不是更要遠離了呢?

非也非也,對於中新賽克這種高成長的公司而言,我們判斷高估低估的主要依據是PEG,只要PE和增長率匹配就好。

在深度分析的時候,預計年底的PE在50倍左右,相對於淨利潤的增長率基本算是匹配,估值算是合理,沒有明顯的投資價值。但現在按照公司保持以往發展速度算,年底的PE在38倍左右,有近30%左右的空間,如果再考慮到牛市中對於小市值龍頭股的溢價,可能會更高一些。所以,現在的中新賽克,你值得擁有。

當然,這裡面有2個前提:1、公司繼續保持當前的增速:因為公司的年報、一季報還沒有披露,很多信息還看不到,從公司現有披露的信息看,是良好的,我們就先報一份美好的期許吧。2、牛市繼續:這類高成長、高估值的公司在牛市裡是最容易迎風飄揚的,同樣在熊市裡也是最容易成為殺估值的祭品。所以且行且珍惜吧,希望牛市常在,慢慢走,不要瘋。

以上信息為初善君個人觀點,充滿了主觀判斷與偏見,請小夥伴兒們謹慎看待,歡迎交流,期待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