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佈雷格曼:究竟要不要說“謝謝”

彼得‧佈雷格曼:究竟要不要說“謝謝”

如今,信息化辦公已然滲透到了各個行業,微信、釘釘裡的消息絡繹不絕,隨著信息量的迅速增大,收到消息不再回復似乎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群體共識”,但這樣的行為真的妥當嗎?

知名策略大師彼得‧佈雷格曼用實例反駁了這一觀點。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家銷售公司,這家銷售公司的執行長約翰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職級比他低了好幾級的員工提姆,稱讚提姆在最近一次會議上的表現。但是提姆沒有回那封電子郵件。

大約一個星期後,提姆到約翰的辦公室,申請擔任某個空缺的職位,對提姆來說,這算是晉升到主管的位子。約翰問他是否收到之前那封電子郵件。提姆說,是的,他收到了。約翰問他為何沒有回信。提姆說,他認為沒有必要那樣做。

但是彼得‧佈雷格曼認為,提姆錯了。約翰的電子郵件至少值得提姆回覆一句「謝謝你。」

提姆沒有獲得晉升。他之所以和那個職位擦身而過,是否純粹是因為他沒有感謝約翰給他正面的意見回饋?不是。但提姆沒有回信是否是原因之一,讓約翰確信應該選擇更好的人選?在彼得‧佈雷格曼看來,毫無疑問是這樣的。“

這可能存在一些爭議,或許有人覺得這的上是小題大做。但佈雷格曼認為,在你指責約翰吹毛求疵或過度敏感之前,在你譴責他對聘用人員的判斷不良之前,請先考慮說「謝謝」所代表的意義。

在基本層面上,它讓對方知道你已收到電子郵件。雖然有許多人建議不要寫「謝謝你」的電子郵件,因為會促使郵件超載,但佈雷格曼的看法不同。他會回覆收到的每個真實的電子郵件,因為他不想讓收件人感到焦慮:「不知彼得是否收到了我的電子郵件?不曉得他有什麼想法?」。花三秒鐘回覆「謝謝」,就完成了由發送方發起的一件事。

但是包含了情感內涵(例如恭維讚揚)的電子郵件,值得較長的回覆,這是深思熟慮後由衷的一句「感謝你」,而不是表達來信收到、簡單的「謝謝你」。在佈雷格曼看來,當你向某人表達深思熟慮後由衷的「謝謝你」,就等於是在感謝對方的努力,欣賞他的體貼,瞭解他的意向,並針對他的行動會產生什麼影響,提供你的意見回饋。

而且還不只如此,上述提到的那些都是理性的,但是說「謝謝你」主要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行為,把人與人連結起來。說「謝謝」不只是表達你知道某人的努力、體貼、意向或行動,而且是感謝那個人本身。

感謝他人是重要的責任,也許是偉大經理人(尤其是銷售經理人)的重要責任。其實偉大經理人的標準太高了。我也許應該說,這是優秀的經理人的關鍵技能,但這樣說還是太含蓄了。

我們都是與他人共同生活在社會里的人,因此,感謝彼此是我們的基本責任。

人們大可爭辯說:我們的工作與生活都太忙碌,沒有時間去交流寒暄。如果約翰這麼需要別人的安撫照顧,他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執行長。他和互聯網時代脫節了,在這個時代,不回覆是公認的準則。只要提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夠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人們拿薪水是要做事,不需要被感謝。為一個令人愉快的電子郵件向你的執行長說聲「謝謝」,只不過是在拍他的馬屁罷了。

佈雷格曼不同意所有這些論點。說「謝謝你」並不會花很多時間,但這樣做確實需要有關懷之心。約翰是優秀的執行長,員工、董事會和股東都喜歡他,他帶給他們高成長率和優異的業績。不回覆別人的通訊,不論是手機短信、電子郵件或電話,並非公認的準則,不回覆代表溝通的中斷,我經常聽到有人抱怨這一點。提姆可能擅長處理他工作上的某些方面,但他如果不感謝周遭的人,就沒有「做好他的工作」。最後,說「謝謝你」並不是在拍馬屁,而是表現你的善意。

如果你拿掉這件事裡有關網絡信息的部分,一切就變得更明顯了。如果你當面稱讚某人,而他一聲不吭地離去,你感覺如何?很怪異,對不對?

說聲「謝謝你」,而且是真誠且由衷地說,會讓人感覺很好。聽的人感覺很好,說的人也是。而且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我們處理的電子郵件實在很多,很難記得其實每個訊息的後面都是一個人。

提姆犯了一個錯誤,沒有對約翰所做的事表示感謝,也沒有感謝他的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