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醫保卡“套現”亂象要“疏堵結合”

根治医保卡“套现”乱象要“疏堵结合”

記者在多地採訪瞭解到,近兩年,多省市人社部門大力整治醫保卡套刷現象,但由於各地對可納入醫保卡購買的非藥品缺乏統一規範,再加上缺乏執法依據、處罰過輕等因素,欺詐騙保、套刷等行為成為屢治難愈的痼疾,給醫保基金安全埋下隱患。業內人士表示,醫保卡“套現”屢禁不止暴露不少制度漏洞,也帶來多重隱患,建議有針對性地加強和完善監管工作,剷除醫保卡“套現”的土壤。(4月8日《經濟參考報》)

醫保卡“套刷”“套現”早已不是新鮮事。按照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規定,醫保資金其實就相當於個人賬戶,資金只能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發生的醫療消費。假若醫保資金用於購買非藥品商品,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騙保套現。這種行為,既影響醫保資金的正常運行,也違背了醫保制度設計的初衷。

即使有關部門已經發文明確,醫院、藥店放任參保人盜刷醫保卡,不僅違規違紀,而且還涉嫌違法犯罪,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但時至今日,通過醫保資金在藥店購買藥品以外的商品,或者直接套現的情況仍然屢見不鮮、難以根除。

其中的原因或許很多,但最重要的恐怕與醫保制度設計上的先天性缺陷有關。由於我國法律並未禁止藥店兼營藥品以外的有關商品,藥店自然樂於擴大經營範圍。一些醫保定點藥店內設有非藥品專櫃,為醫保資金被異化提供了渠道。而那些身體健康、很少看病買藥的投保人,其醫保資金個人賬戶裡積累了額度可觀的資金。這筆資金平常不使用,對當事人來說就是“資源閒置”。為了最大化利用無法取現的個人賬戶資金,種種套現醫保賬戶資金的手段便應運而生。這種看似你情我願的“共贏”交易,實則是對集體利益的損害,不僅會對整體的醫保資金造成潛在風險,更會影響醫保制度的平穩運作。但目前治理的難點是,在實際運行中,監管機構確實難以監控消費者購買的東西是藥品還是非藥品。如此明顯的漏洞,自然會有人去“鑽”。藥店有盈利的衝動,消費者有購物的需求,雙方一拍即合。

因此,要根治醫保卡“套現”亂象,首先就得對症下藥,堵住各種漏洞,剷除醫保卡“套現”的土壤。對於各地納入醫保目錄的項目要進行規範和細化,避免模糊地帶給套刷醫保卡留下可操作空間。對個人醫保資金用度和刷卡激活憑證屏蔽等方面也要進行改良,用剛性措施保證醫保資金不被藥店或醫院的違規行為蝕空。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全國層面的醫保基金監管配套法律或條例,使各地醫保監管部門減少自由裁量權,避免各地標準不一。再有,就是要改變目前監管人員不足、執法威懾力較弱等問題。

此外要強調的一點是,不僅要堵住各種漏洞,還需尋求其他方式,疏堵結合,以用好用活醫保個人賬戶。建議有關部門及時修改部分限制性條款,儘可能避免對參保者權益的不必要限制,如放開只能個人使用的限制,允許個人將賬戶餘額與家庭成員共享,彌補家庭支出的不足,從而讓醫保資金更充分地發揮作用,保障群眾健康。另外,也不必過於擔心這些措施會影響醫保資金的使用安全,因為提高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將有助於從根本上杜絕“套刷”“套現”亂象,完善醫保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