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上的打假:愛美女性成“三無”美容針目標人群


“面子”上的打假:愛美女性成“三無”美容針目標人群

沒有行醫資質就敢給消費者注射“三無”肉毒素,準備3萬多套假標籤冒充知名品牌桶裝水,名牌白酒竟是在郊區出租房裡灌裝而成……今年3月以來,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會同相關分局、聯合多部門整治食藥領域製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共搗毀各類製假售假窩點60餘處,刑事拘留86人,一條條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不法分子的製假售假行為令人咋舌,這也提示消費者要警惕身邊的假貨。

“面子”上的打假:愛美女性成“三無”美容針目標人群


“面子”上的打假:愛美女性成“三無”美容針目標人群

近年來,“顏值經濟”讓醫美行業迅速發展,但同時“埋雷”不少。陳某是北京市大興區一家皮膚護理店的老闆,與曾經從事過美容行業、並在這家護理店購買過護膚品的仲某某成為熟人。兩人“一拍即合”,約定由陳某負責向來店美容的顧客推銷“肉毒素”,沒有行醫資質的仲某某負責提供並注射這些美容藥品,而仲某某提供的“肉毒素”卻是通過網絡代購渠道進貨的“三無產品”。

今年3月4日,大興公安分局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執法檢查時,發現這家護理店內的整形注射藥品既無國家註冊批准文號、銷售許可,也無中文標識和正規進貨渠道,店內員工也沒有相關行醫資質,涉嫌銷售假藥,民警當場將涉案嫌疑人仲某某、陳某抓獲。

美容店、微整形機構銷售假藥並不是個案。在警方開展的專項打擊行動中,連續搗毀銷售假美容藥品窩點10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1名,查扣無中文標識“BOTOX”(俗稱肉毒素)、玻尿酸等“三無”藥品100餘盒。環食藥旅總隊食藥支隊民警鄭光達介紹,這些查獲的美容類藥品絕大多數是走私藥品。

依照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進口須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審查,經確認符合質量標準、安全有效才能批准進口,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這其中還有‘魚目混珠’的情況,嫌疑人在利益驅使下,用進價只有幾十元、上百元的國內仿冒產品冒充海外代購藥矇騙消費者,這些藥品毫無安全保障。”鄭光達說。

據某市場機構先前發佈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非法醫美的主要成因在於權威渠道少,信息不夠透明;獲利豐厚但懲罰力度小;隱蔽性高,監管難度大。


“舌尖”上的打假:假冒桶裝水、名牌酒成“重災區”

記者瞭解到,除針對違規藥品的打擊,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還指導相關分局打擊製售假冒品牌桶裝水、製售假酒等違法犯罪行為,先後在朝陽區、西城區打掉8處製售假冒品牌桶裝水窩點,在順義區打掉一個製售假酒窩點。


自來水“變裝”品牌水

3月7日,朝陽公安分局環食藥旅大隊在樓梓莊路某處平房內將一個製售假冒名牌桶裝水窩點搗毀,隨後又連續打掉銷售假桶裝水站點5處,搗毀以劉某某為首的製售假冒品牌桶裝水犯罪團伙。該起案件中,警方起獲灌裝設備1套,假冒雀巢、娃哈哈等9個品牌的桶裝水950餘桶、假冒標識3萬餘套,涉案金額達500餘萬元。

在西城公安分局破獲的案件中,一傢俬營水站用淨化自來水灌裝、貼標後,冒充品牌桶裝水對外銷售。民警當場將2名經營者抓獲,起獲品牌水桶70餘個,假冒標識近3000個。

<strong>

出租房“變身”製假小作坊

3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分局張鎮派出所民警在對一間出租房檢查時,發現其竟然是個製售假酒窩點,抓獲涉案嫌疑人熊某某、劉某某。經調查,兩人自2018年10月開始從事製售假酒生意,他們將購買的低端散裝白酒,灌入從廢品收購站回收的品牌酒瓶中,貼標後冒充品牌白酒對外銷售牟利。

記者瞭解到,去年9月,北京警方還曾聯合多地、多部門打掉兩個橫跨多省的特大生產銷售假酒包裝材料、灌裝假酒、銷售假酒的全鏈條犯罪團伙,在全國範圍內共搗毀51處製假窩點,刑事拘留64人,涉案金額累計約4億元人民幣。這起案件查獲的多種假酒市場價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製售假酒團伙從包裝材料的生產運輸到部件的批發組裝、再到灌裝銷售,形成鏈條關係。

保障食藥安全仍需強監管、重處罰

相關專家和網民認為,生產銷售假冒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令人深惡痛絕。相關部門應加強常態化、全鏈條監管,加大懲處力度、及時曝光違法犯罪行為,形成震懾作用,消費者也應提高防範和維權意識。

網友“會走的魚”說:“製假售假成本低、利潤大是假貨困境的最重要因素。對於製售假貨鏈條上的各個不法分子都必須嚴厲懲處,要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各個領域的製售假貨行為,否則,一些製假者‘犯了改、改了犯’,只會讓痛恨假貨的人乾著急、執法人員忙不停、消費者寒了心。”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法律專家邱寶昌認為,要切斷灰色產業鏈,讓問題產品、違法產品沒有藏身之處,就要持續形成高壓治理態勢。此外,還要抓住灰色鏈條的“七寸”,從源頭抓起,靠法律、靠規則、靠制度,特別是涉及食品安全要用“最嚴”標準、最嚴厲的處罰來保護消費者權益。

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打擊整治農村假劣食品、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等專項行動為牽引,強化與行政部門協作配合,對製假售假行為持續開展專項打擊整治。

受訪人士提示廣大消費者,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和經營場所購買商品、藥品,並及時索取發票等購物憑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相關行政機關舉報,對於涉及違法犯罪線索,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本文轉自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魯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