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歡迎的“孟買5-6”高利貸:獲客與信審的技術與藝術

與“菲律賓5-6”不一樣,種族差異帶來的形象區別讓“孟買5-6”們的工作難度遠高於本地同行們。

這種難度已經從側面得到印證,一如星合金科在上篇文章提到的——菲律賓的父母數十年來慣常地使用“如果你不好好表現,我會把你帶到孟買5-6”這樣的語句來警告自己的孩子,而這種教育方式甚至已經成為當地的一種社會形象。在一項非正式的採訪中,很多菲律賓大學生都能回憶起兒提時代時從父母那裡聽到過類似的話,且至今仍被使用。


不受歡迎的“孟買5-6”高利貸:獲客與信審的技術與藝術


“孟買5-6”在膚色、著裝等外表形象的差異已經引起了廣大菲律賓潛在借款人群的警惕。那麼,“孟買5-6”緣何會引起菲律賓人的防範,甚至到如今被一國總統“圍剿”;另一方面,放貸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孟買5-6”又是如何與借款人“鬥智鬥勇”,成功地讓自己成為最流行(但不受歡迎)的菲律賓民間借貸模式?

參照如今正在繁榮發展的在線現金貸,我們可以從獲客、信審、風控、借貸產品的開發和運營以及交易方式、徵收與逾期處理等貸後管理等諸多方面來全面而深入地瞭解“孟買5-6”的運行模式。

客戶開發:堪比大數據的經驗派總結

“孟買5-6”的首選客戶與他們的菲律賓同行一樣,然而本地同行顯然更受到有資金需求的中小微企業的歡迎。“產生差異的原因除了這群南亞裔人看起來更可怕外,還有一旦還款困難,南亞裔人常會使用暴力方法催收”一位研究“5-6”貸款的學者在論文中解釋到。


不受歡迎的“孟買5-6”高利貸:獲客與信審的技術與藝術


這逼迫著“孟買5-6”不得不採取更有“技術含量”的手段來獲取客戶——包括比本地同行更強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超威的觀察和總結能力。上述學者首先總結了“孟買5-6”篩選潛在客戶的幾個標準:

-潛在客戶的商店規模和位置。更大的店鋪以及固定攤位是潛在的強信譽要素,款項的償還產生逾期可能性較低。

-商品庫存規模。大量的庫存表明商店業主信譽良好且業務盈利能力強。

-客戶數量。通過在固定時間段內對門店客流的統計,判斷商店業務情況。

-其它“5-6”的存在。客戶從多個放貸者那裡借錢正表明了其信譽良好。“我清楚的瞭解我的一位客戶向6名同行借錢。你問我是否會貸款給她?答案大概率會是:是的。”一位“孟買5-6”說道。這樣的業務考量基於“如果許多放貸者與她進行交易,那麼她的生意必須是好的,並且必須是一個好的還款人”邏輯。

此外,“孟買5-6”更喜歡女性客戶,實際貸款交易中也鮮見男性。這種選擇的偏好基於以下原因:

-更容易建立關係。女性是家庭日常開銷的決策者,且更容易被說服。從消費觀念上,女性喜歡炫耀,即使沒錢也會想消費。這時候“孟買5-6”就會乘虛而入。

-安全問題。在業務之初需要與商店建立關係時,女性業主不會用暴力驅逐“5-6”放貸者。

-保密。一些女性客戶希望自己的貸款不被家人知道,而“菲律賓5-6”在社區中“內部人”的優勢可能造成信息洩露。

-女性是菲律賓商業中的重要力量。女性的店主、小商品交易主在菲律賓非常常見。

-女性的還款率相比男性更高。


不受歡迎的“孟買5-6”高利貸:獲客與信審的技術與藝術


貸前信審:買就對了

需要明確的是,菲律賓的“5-6”貸款雖然是一個見不得光的產業,但多年發展中很多操作流程都極其標準化。甚至在一些討論“5-6”的文獻中,作者開始把“5-6”貸款稱為一種非正式的信貸系統。

回到本節核心,“孟買5-6”是如何在業務中做貸前信審的?

“孟買5-6”把與新客戶的第一筆交易視為一種投資。雖然本職是放貸,但“孟買5-6”一開始提供的並不是錢,而是分期付款的小商品——雨傘、毛巾、床單、小電器等生活必需品。“孟買5-6”把這些商品帶給預期的客戶,並只簡單地要求她分期付款購買。

向潛在的放貸客戶分期出售商品有多種優勢:

-首先,購買行為暗示著這一客戶是願意去貸款的

-其次,不論是直接賣出還是分期賣出,小商品的銷售加價都非常之高。“孟買5-6”並不介意直接的全款賣出,當然這樣做的利潤可能會低於分期。

打個比方。成本價位200比索的毛巾,一般可以加價50%到300比索直接出售,但分期付款可以把總價賣到500比索,每天只需支付5比索,約定100天完成交易。分期的加價達到150%。

這一“投資”行為既被視作開拓了沒有信用記錄的客戶的高風險溢價,用時也成為“5-6”貸款業務的重要資金來源。

此外,另一種信用探查的方式就有點“不靠譜”了,但卻是這些“孟買5-6”滲透市場的關鍵,它也結合了一定的客戶開發技巧。

通常來說,“孟買5-6”放貸者在首次接觸潛在客戶時會被立即拒絕,因為菲律賓人並不想與這些印度人聯繫在一起。但他們會堅持不懈,用盡可能溫和的語調,甚至改變應對姿勢,幾乎匍匐到客戶身前,彷彿在祈求對方看看自己的貨物。


不受歡迎的“孟買5-6”高利貸:獲客與信審的技術與藝術


當然,潛在客戶不會很快同意購買,但正是這種謹慎的態度被“孟買5-6”理解為這個客戶可能是一個好的還款人,並持續懇求對方看看自己的東西。最終,談話的恐懼和尷尬會逐漸消散。

風險控制:利潤與風險平衡的藝術

首先要說明的是,以每日收取款項的還款模式限制了“5-6”放貸人所能擁有的客戶數量,從而也限制了利潤。理論上來說,為了儘可能提高收款和監控效率,客戶的地理位置越集中約好,所以“5-6”放貸者也都傾向於每個地區的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等商店業主集中的區域。

不過,現實中的“孟買5-6”放貸者也在儘量避免同一區域內客戶過多,而在集中與分散中尋找平衡。原因在於,“孟買5-6”作為“局外人”,又從事高利貸,一旦菲律賓借款人團結起來,後果是無法承受的。例如,一旦同一市場中的一群客戶向警方投訴,可能造成放貸者被禁止進入市場,也就無從開展業務了。因此,

“孟買5-6”以犧牲地理上的效率為代價驅散自己的客戶。

延續這一邏輯,“孟買5-6”還在日常針對不同類別的用戶進行差異化運營。“菲律賓人喜歡八卦,如果我們向一家賣肉的小販提供貸款,其它賣肉的業主很快會知道貸款的細節,並希望從我這獲得貸款;反之亦然,一旦他不從我這貸款,其它借款的賣肉小販也會做同樣的事”一個資深“孟買5-6”舉例說道。

所以,實際開展業務中,“孟買5-6”會把類別和位置同時考慮以甄選客戶,比如刻意地選擇距離遠的擁有相同業務的客戶,以避免客戶間交流貸款的具體條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