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胀气怎么办?

网名多长JJ就多长


什么是婴儿胀气?

“宝宝,肚子总是鼓鼓的,是不是吃坏东西了?”由于婴儿的肠道发育不完全,所以宝宝经常会有胀气的情况发生。一般的症状表现为,肚子充满气体,双腿不断的往上踢。而且还会哭闹不止。多发生于晚上,所以就有柒妈说说的,哭了一个晚上了。后面是婆婆用花生油按摩肚子才能好的。

怎样能避免婴儿胀气呢?

婴儿除了生理性的肠道发育不完善造成的。注意一下这几点也能有效的避免婴儿胀气

  1. 不能让宝宝长时间的哭闹,长时间的哭闹,宝宝会吸入过多的空气,就能引起腹胀了

  2. 便秘也是造成新生儿胀气的一个原因,应该给宝宝多喝水。妈妈的饮食也最好能吃一些高纤维的食物,宝宝的口粮(母乳)是通过妈妈分泌出来的。

  3. 婴儿每次喂奶之后,最好能拍嗝。每次孩子吃奶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孩子吃的很急,这就非常容易吸入过多的空气。如果不及时拍嗝也会造成胀气的情况。

  4. 宝宝因为胀气的时候哭闹,一定要哄和安慰。不能觉得宝宝哭一会就会停了,长时间的哭闹会吞入过多的空气,胀气会更加严重。

最后,如果发现婴儿经常腹胀,除了哭闹之后,还伴随着呕吐的情况。而且经常性的便秘,孩子不爱吃东西,平时的精神也不好的时候,就要及时带去医院进一步治疗检查了。


小柒育儿说


几乎所有宝宝出生后,或轻或重,都会遇到肠胀气的问题。有的宝宝家长处理得好,放几个屁就过去了,也没有太大的困扰。但大多数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肠胀气就会越来越严重,开始睡不好、吃不好,进而引发肠绞痛,那宝宝就会很痛苦了,无时无刻的哭,全家人也都跟着苦恼万分。最担心的是严重的还会可能导致肠坏死,不少宝宝要住院治疗,临床上也是不少见的。

00 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下这些表现,多半就是肠胀气了

孩子老放屁,甚至无缘无故哭闹,各种哄都没用,孩子的腹部看起来鼓鼓的,不用贴着肚子也能听到里面时不时传来咕噜咕噜的响声,可能伴有满脸通红、双手握拳的表现,只有等TA哭累了,或者放屁、排便后才能缓解。

如果发现孩子哭闹很严重,哄不住,持续一两个小时的哭,喜欢蜷着小脚,那很可能就是肠绞痛了。


01 孩子肠胀气是怎么回事?

小儿肠胀气属于中医的“痞证”范畴。主要是因为孩子脾运化失常,气机壅塞不通引起的,是一种功能性的“假性肠阻塞”,简单地说,就是气堵在肠道出不去了。

为什么气会堵住,就是因为脾这个机器转得慢了。这时候跟胃的协作也就出现了小问题。孩子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还不完善。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腐熟食物,两者协调统一才能共同完成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

0-1岁的宝宝,脾胃尤其虚弱,一个不小心,奶吃多了、着凉了,脾胃功能就容易损伤,导致脾胃对气机的调控失常,气机不畅,排气就会不通,最常表现的就是肠胀气。

西医会告诉你肠胀气是正常的,一般出生4个月后会慢慢好转。其实,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处理得好,可以很好地治疗缓解,甚至预防;处理得不好,家长瞎搞,就会进一步地引发肠绞痛、肠坏死。


02 肠胀气并非“正常现象”,原因有这几种:

✔ 吸入过多空气:孩子用奶瓶喝奶的时候喝太快,或吃母乳的孩子,嘴没有完全贴紧妈妈的乳房,都会导致吸入过多的空气。进入胃之后气没往上走,下又下不去,就会堵在肠道里,形成肠胀气了。这个是外因,事实上你也会发现就算严格帮孩子拍嗝,孩子还是会肠胀气。但是即便如此,减少空气吸入,仍然是首要的。

乳食积滞:这是真正的内因,孩子积食,食积气滞了。比如孩子吃奶太频繁、奶冲得太浓,或者母乳妈妈吃了些糖分高、难消化、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都有可能使孩子积食。孩子脾的运化跟不上,中焦气机受阻,就会进一步阻碍脾胃升降气机功能。这个时候,有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吐奶,严重的吐出来的奶气味会酸臭,大便也会看到有奶瓣、鼻涕样便等等。

肚子受凉:外邪入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管是一年四季的哪个月份,孩子的小肚子都格外要注意保暖,因为一旦脐腹部受凉,寒邪就会郁结在肠道中,寒主收引,寒凝则气滞,孩子肯定就会肠胀气了。这个时候如果进一步给孩子喂凉茶,所谓的去胎毒,寒上加寒,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


03 宝宝总是肠胀气,要不要看医生?

一般情况下,孩子只要精神状态好,能正常进食、排便,能放屁,都没太大问题,家长不必过于担忧。第一时间应该想办法帮孩子缓解肠胀气的不适症状,尽快找到引起胀气的原因,以后预防。

如果孩子不仅有肠胀气的症状,还精神状态差、食欲差,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或是肚子异常地胀、很硬,就可能是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或是器质性病变了,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04 缓解肠胀气,家长一定要杜绝的三件事

孩子肠胀气,是没有特效药的。而且多发于初生婴儿,更不建议用药。以下这些方法是临床上我见到的最多的“坑”娃的误区,家长一定要杜绝:

1、孩子肠胀气,白天没胃口、睡不好,给孩子吃保婴丹、猴枣散等。这些药不能治疗肠胀气,而且都偏苦寒,只会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2、给孩子喂凉茶。这是最多见的做法,给孩子喂金银花水、七星茶等等,孩子肚受寒,进一步喂寒凉的汤药,只会让情况更糟糕。很多孩子很快就会引发肠绞痛,哭得更厉害了。

3、孩子一哭就喂奶。孩子一哭家长就塞奶嘴,喂奶是有安抚作用的,孩子可以稍微停止哭闹,但是如果发现孩子每次吃得不多,吃完一会儿又哭,那就不是饿了。这时候不断喂奶,加重脾胃负担,就是背道而驰。很多孩子肠绞痛,就是因为肠胀气的阶段家长还不断地增加乳食导致的。这个时候不能再增加奶量,应该减少才是。


05 处理孩子肠胀气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两个步骤:

1、控制乳食。适量减少奶量,让肠胃休息,肠绞痛或者肠道功能受损严重的宝宝到医院,是要禁食的,就是这个道理。

2、小儿推拿。用简单的按摩就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要缓解孩子肠胀气的不适,最主要还是帮孩子排气和排便。今天我给家长们介绍几个很容易操作的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排气、排便,一旦气通了,孩子的肚子就不疼了。

✔ 摩腹:腹部穴位很多,有健脾胃的穴位如天枢、中脘等,温补元气如关元、气海等,疏肝理气如章门等穴位。摩腹手法能够涵盖刺激到这些穴位,加强胃肠道的蠕动,促进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对孩子的脾胃健康大有作用。

操作方法:搓热双手,用手掌全掌面放在宝宝脐周,做顺时针摩腹,一般按摩2~3分钟,动作要轻柔,力度要均匀。


✔ 清大肠:主要是清除大肠之热,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还能把肠道中的积气往下送一送。

操作方法:用拇指侧面沿宝宝食指外侧(从虎口位置到指尖成一直线),从指根往指尖方向推。


✔ 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推下七节骨是孩子便秘时促进排便常用的手法,如果孩子肠胀气伴有拉稀便的孩子就单用揉龟尾。若因乳食积滞引起脾胃气机壅滞,腹部膨隆且放屁臭,大便伴有不消化的奶瓣,可以加运板门、清胃经各50遍。

操作方法:七节骨位于腰骶部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推下七节骨就是从第四腰椎向下推至尾骨端。龟尾穴位于尾骨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即可。因为宝宝的骨骼还很柔软脆弱,所以按摩的时候力度一定要轻柔。

推下七节骨

揉龟尾


今天说的这几个基本手法,即使在孩子因不适而哭闹的时候也可以操作,不但能快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孩子脾胃功能正常活动,还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一些安全感,起到安慰的作用,让孩子身心舒适。

年龄稍大的孩子,如果因饮食积滞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不适,上面几个基本手法也同样有用。


06 初生宝宝如何预防肠胀气

肠胀气非常高发,稍不注意孩子就会中招。要减少孩子肠胀气发生的几率,还得从源头抓起,一定要预防孩子消化不良和腹部受凉。具体要这样做——


✔ 按需喂养。脾胃功能是肠胀气的源头。母乳喂养过量宝宝也是会积食的,特别是4个月里的宝宝会吃的特别多,其实不见得都是好事,如果不及时跟进孩子消化情况,出现严重的积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 注意腹部保暖。前面说了,一年四季都应该做好孩子腹部的保暖,避免孩子的胃肠道受寒冷的刺激,寒凝气滞而胀气。而且这样做,还能减少孩子呼吸道的感染呢。晚上睡觉时,给孩子穿上护肚围带,或是穿个高腰裤,保护好肚脐部位。日常可以搓热双手,给孩子摩腹。

✔ 按摩督脉强健体质。督脉位于背部脊柱上,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之阳气。家长平时要多帮孩子捏脊,从尾椎骨位置开始,沿脊椎下往上到大椎穴,轻轻地揉捏,可以消积食、补阳气,增强孩子体质,对促进孩子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也大有帮助。

✔ 减少空气的吞入。这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肠胀气的发生。母乳喂养时,要尽量让孩子的嘴包裹住整个乳头。用奶瓶吃奶的孩子,家长要给孩子选用合适大小、流量适中的奶嘴,避免流速过快吃得太急,吸入过多空气。每次喂养完都应将宝宝竖抱,头靠在大人肩上,空掌轻轻从下至上拍背,直到宝宝打嗝。

附:三分钟排气操

<strong>

分胸八道,24遍

下推中脘,24遍

顺时针摩腹,1-2分钟

下推关元,24遍

<strong>

分享家长能学会的专业小儿推拿知识,让宝宝少吃药更健康。


邵瑛小儿推拿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任何症状的出现都是有有一定的原因,小儿胀气也是如此,它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病因导致。我们只有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


让小儿胀气的因素大致为以下,我们通过原因来做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一、小儿本来胃肠器官就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对于进食后小儿消化不良也就是常事,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导致的胀气我们可以调整食物的状态,改为半流质或较软易消化的食物。

二、说到进食我们家长些也要反省是否在给孩子进食时注意了食物的量和种类,某些食物混吃有可能在胃部反应产生气体,同时大量食物在胃里面搅拌也可能发酵产生气体,这就提醒我们家长喂养时注意食物的类别,切勿喂食过多。

三、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酸多余与胰液进行反应产生气体,也就胀气。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胃部存在某些器质性疾病。

四、说到器质性病变我们就不得不提: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梗阻等都可能导致胀气的产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前往当地的医院行进一步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

五、还有就是小孩进食时张嘴咀嚼、边吃边说话、狼吞虎咽,同时吸入大量空气,再者某些孩子吃饭时心情压抑,也是导致消化不良胀气的因素。

小科普:假如小孩胀气长期存在,我们家长些应该引起重视,在排除了非病理性改变后,我们应及时前往医院急诊查明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诊治,以免耽误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企鹅郭医生


腹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在儿童当中,腹胀非常常见。而且也是导致孩子突然出现哭闹,疼痛不适的主要症状之一。

那么宝宝肚子胀气是怎么回事呢?

一、小儿从出生以后,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肠道菌群也没有完全分部,进食母乳或奶粉以后不能够更好的起到消化的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肠功能不良,肠蠕动减慢,产气过多,使肠管充气胀起来。

二、小儿有经常性的哭闹、进食母乳或奶粉时。大口吞入空气,在吞咽过程当中,空气随之进入肠道,过多的气体蓄积可以形成恶性循环,使肠道更加蠕动的慢,促进肠蠕动减慢。

三、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我的出现,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时,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紊乱,气体无法正常由肠道排出。

四、患儿有先天肠道畸形。例如先天性巨结肠,乙状结肠冗长症,美克尔憩室或肛门狭窄等疾病。加重肠道内的粪便蓄积,干结产生的气体被堵塞在肠道内。

那么宝宝肚子胀气应该怎么处理呢。首先应该是宝宝在吃奶后及时拍嗝。热敷腹部,按摩腹部。促进肠道快速蠕动,促进气体排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理疗仪进行腹部理疗。若合并先天畸形,可使用开塞露或者是肥皂条,刺激肛门排气排便,反复严重腹胀畸形,无法自行愈合,应选择手术治疗原发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