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首次在淮河放流螺貝

安徽淮南首次在淮河放流螺贝

春日,生機盎然,正是各種動物生長繁衍季。4月11日,淮南市漁政處在淮河干流祁集段組織增殖放流螺貝類生物,以補充底棲生物,淨化水體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修復淮王魚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據悉,這也是淮南首次放流螺貝。

放流現場,淮南市馭風水產專業合作社拉來的兩大車18噸螺貝被依次放流至淮河。淮南市漁政處人員介紹,螺貝為底棲生物,具有淨化水體的作用,對保持水體清潔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一些底棲魚類的餌料,是生物鏈的主要一環。當前,淮河干流祁集段附近正在建設皖江物流碼頭及中安聯合煤化工碼頭,此段水域屬於淮王魚保護區實驗區,在碼頭建設過程中,螺貝類等移動慢的底棲生物及環境遭到破壞。依據保護條例,此次放流正是淮王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專項放流,可以修復因皖江物流碼頭和中安聯合煤化工碼頭建設對保護區河岸線造成改變的部分生態環境。下一步,還將繼續在此地放流淮王魚等,增加保護區特別是淮王魚、江黃顙等保護品種的種群數量,改善種群結構,強化保護區的建設。

據瞭解,淮王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分核心區及實驗區。2012年,淮王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獲批,以維護淮河名貴魚類的生態安全,保護水域生態完整性,保護淮河魚類的多樣性。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淮王魚、江黃顙,其他保護物種包括細尾蹁、黃顙、淮河鯉、長春鯿等魚類。 (記者 張雪峰 編輯 湯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