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为何多数都“难产”?

社群这个词,大概应该是从2012年开始的。2012年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社群也开始频繁出现在网络上。从2014年开始,随着微信的迅速普及,社群再移动互联网里不断被炒热,大大小小的所谓社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两年多时间guoqul,可以说,在中国,人们对社群已经像对互联网一样耳熟能详了,这也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所共知的事实。然而遗憾的是,经过这两年的跟踪观察,我发现,在中国目前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讲清楚社群究竟为何物!更要命的是,社群至今都没有被赋予一个精确的定义,社群的本质也被人们理解得千差万别。尤其离谱的是,很多人以为微信群就是社群,以为一群人通过网络聚在一起互动交流就是社群。各种自以为是的误读,导致社群就像小孩子手中的玩具一般,被急迫地拿起,随意地摆弄,轻易地丢弃,以至于中国社群发展的现状是一团糨糊、乱想丛生。


更遗憾的是,几乎所有关于社群的书籍都没有把社群的定义和本质讲清楚,大多在谈术的问题,而鲜有触及道的层面,大家都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人们好像都能够本能地意识到,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群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我们必须认真严肃地思考:社群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社群会出现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这个看似简单但又含义模糊的词,酒精会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改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年、10年或者20年,社群究竟要把人类带向何方?

社群的出现会不会将我们固有的思维进行一次重构?人类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来源,而思维能力则是创造力的指导思想。没有好的思维架构,我们的创造力就会悬浮于空中,所以一定要以思维能力为指导,从而将创造力不断落地于现实并有效的执行。到目前为止,中国互联网经历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商业也经历了30年的深刻变革,今天我们要把目光放得远一点,看一看过去30年中国的商业变革都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过去20年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企业、中国商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变革?然后再去思考未来10年甚至20年中国商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前景?如果我们的脑海里没有未来20年的清晰画面,今天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选择有误,一切努力全是浪费。

幸运的是,我终于悟透了社群的本质和精髓,我惊奇的发现社群只不过是个有互动工程的互联网工具而已。而这个工具被应用于管理人的时候,会具有天然的互动和社交精神。而它之所以在运营上一直处于难产状态,是因为它本来就只是个“腹腔”,要生产必须要有“产品”。社群运营的核心产品,就如同社群这个孵化器孵化的娃娃,它的名字叫“IP”。每一个群主都是一个IP,只有群主是个真正的IP,社群运营就自然脱离了“无米之炊”的尴尬,运营落地也就只是内容输出和商品服务变现问题了。反过来,如果群主是一个压根自己就不擅长的行外人,那这个社群如何运营都是OVER。

综上,社群运营难产的根本原因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IP这个关键词。

目前,国内外都在谈IP现象,但是成系统的课程、落地指导等都微乎其微,大家可以去尽情的搜索下。所以我说,哪怕把社群和IP融合成专业的课程,放在各类知识付费平台上分发,都是一种红利。

在这个未来十年的蓝海赛道里,在这个内容红利的时代,简创的使命就是让越来越多有梦想的人了解IP,成为IP,并推动IP孵化出精神商业的金色未来。

(以上部分观点引自付岩老师的社群思维一书,书的深度穿透力很强,大家可以好好拜读)

社群运营为何多数都“难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