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这里有多少人因为66万漏油事件的影响而放弃买奔驰了?

用户2113764592803


我个人先总结下西安奔驰事件:

现在许多网友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奔驰制造商。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我看的是我们国家对于消费者权益法律的纰漏。因为回顾整个事件,无论4S店还是车主都说了按照3包法只给换发动机。一辆车开了1公里只给换发动机而且还是我国法律规定难道这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吗?

直到女主车和奔驰展开对话,我听了录音车主已经不拿这个点说事了。就算事件闹到这个地步,最多换辆新车或者退款。如果后续检测出车辆被4S动了手脚也只是4S店倒霉,赔偿女车主3倍奔驰车的钱而已。而现在让整个事件扩大化的是一个叫金融服务费的词,这个是整个汽车销售行业的潜规则。不管奔驰公司有没有参与毕竟不是奔驰一家收取这个费用。

总结:对于奔驰车我个人之前是比较喜欢的。无论哪个行业做大了都有一些诟病。也看了奔驰的官方公告,确实在推卸责任。只希望奔驰能够面对并且承担这件事的责任,也希望国家重视消费者的权益可以把相关政策及法律做的更细致一些。


不想再写日记


受这件事影响而放弃奔驰的客户多了去了,以后绝不会考虑奔驰这个品牌了,这件事影响深远,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销售方,由此也能看得出销售方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就是:交钱之前是上帝,提车之后是孙子。

没有买奔驰的看到这样的新闻只会呵呵一笑,当自己真的打算买的时候肯定会深思熟虑,毕竟几十万买来是要用着安全用着方便的,不是出钱买烦恼的,结合销售方种种借口和荒谬的所谓“道理”,消费者心里都有分寸的,所以潜在客户很大一部分不会再考虑奔驰了。

综合以上各点,何必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何必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呢?



摩托晓哥


刚刚过了二个选车的过程, 之前给老婆的大众GTI已经开9年了,各种老化问题开始显现,决定换车。

二年前,自己换车,放弃了13年的4700大切诺基,本想从路虎和奔驰中选,因为每年会有一次自驾川藏穿越,欧洲车的可靠性差,维修也不方便,所以只能从陆巡和途乐中选择,最后定格日产途乐。

这次给老婆换车,预算40万,老婆希望买奔驰,朋友们也推荐奔驰,我则了解了一下奔驰和雷克萨斯,觉得从这二个品牌未来技术储备不是一个层次,雷克萨斯完胜,另外,奔驰的维权事件太多且太奇葩,雷克萨斯维权事件很少,网上雷克萨斯的口碑也远好于奔驰,于是,自己连车里都没坐过就签了雷克萨斯的油电混合车的购车合同。

于是,我从完全抵制日货蜕变到了信日货,因为,那句广告语“成就不套路”是建立在8年20万公里免费保养的承诺上的。


潘杰32343681


说实话,我最近准备换车。在奔驰这个品牌上犹豫了很久。因为我原本就在开一辆奔驰。近期看了E320L四驱,S350 S400等。E系列是北京产,近期的断轴,爆胎报道不断。S系列是进口高端车,依然是轮毂变形,两边车门异样而且还都是迈巴赫级别的车,我的朋友购进一台S350,被车里的异味熏的放弃开它。我原来那台也是进口的,使用的这几年中换过四五个传感器,总价超过2万元,换过天窗电机,一万多元,现在还有一个门把手在外面打不开门,维修店说一个卡子坏了,没货可换,可从里面可以开门,难道有两个卡子?其实,车辆出故障不奇怪。奇怪的是奔驰从来不承认自己的车子品控上有缺失,一旦出问题就是用户用车不正常,完全是用户责任,好像全世界就奔驰自己会开车!联想起那巡航定速恢复不了的新闻,现在觉得也并非空穴来风。而这次,车子还没出店你机油就漏了,奔驰还说车子没有质量问题或者出场时没问题,好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牛逼样子。没问题它漏油?它是有屁眼儿自己能啦出来呀!出了问题,奔驰公司也好,销售店也好,不是积极主动的为客户解决问题而是一推六二五,甚至威胁恐吓,坑蒙拐骗,大有黑店之嫌疑。而这种店,奔驰居然还视为宝贝,面对这种车企这种销售,唯一的办法就是惹不起躲得起。车我订购了。雷克萨斯LS500H。图什么?没听说断轴,爆胎,轮毂变形,车门异样,漏油,巡航定速解除不了等。而且六年15万公里免费保修保养。10年25万公里电池保证。就图个踏实,省心吧。


杂谈人生百味


应该有,大多数买第一台奔驰的车主放弃的会比较多,因为好不容易买一台豪华车怕质量不好所以放弃的应该会很多,已经拥有过奔驰或其它豪华车的车主还是会选择,应该不会被这件事情影响太久,我前段看到一个车友公司开的不错,车有保时捷,奔驰,宝马,丰田,别克,丰田凯美瑞在公司给员工用的比较多20几万公里了一点问题没有,可他买的保时捷宝马奔驰要时不时去4S店解决小问题,开的还不多,4S店都已经是长客了,可是他换车还是不会选择日本车,还是会选择奔驰宝马虽然车有这里那里有小问题,所以还是看人,有钱人还是会买。因为选择有限,我是肯定不会买的😂😂


京韦joiningwe


奔驰事件绝不是偶然的,从德国在华商会拒绝在公司成立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就能看出问题所在,如果对4S的注册加强管理,明文规定公司必须要有中共正式党员三人以上,公司章程明确规定支部书记参与管理层并发挥监督作用并定期向上级党委反馈监督结果,作为注册的门坎,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收费、交税、定价、服务、售后、技术攻关等都在党支部的监督下进行,否则法人的权力失去监督制约,不出问题才不正常。全面加强企业特别是外企党组织的建设势在必行,对于拒绝成立党支部的外企怎么办?我认为,无论中国消费者怎样喜欢你的产品,必须得忍痛割爱,滚出中国去。


王者归来30761492


两年前换车的时候就在爱卡里混了很久,因为是改善型换车,预算五十万左右,比较中意的是奔驰的E和雷克萨斯ES,纠结了好久,后来还是奔驰的严版告诫,如果你想精通修车就买奔驰,如果想省心就买雷克萨斯。。。。。。

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奔驰

V213出来的时候屌丝奔驰粉基本上很少有能抵御诱惑,估计那批的车主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修车的技能在身了

记得当时严版反复强调“德系车像情人,日系车像老婆”

后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开法拉利就像找明星,有激情有面子,但花钱又操心。开奔驰宝马保时捷就像找个白领丽人,不失面子,但要对她适当上心,各种节日要有所表示,得哄着,有点操心。开丰田就像找个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黄脸婆,没激情,但你不用操心甚至有时还会有点感动和愧疚”

另,最新的059版本奔驰防爆胎换成普通胎了,最关键的是没有备胎,没有应急补胎液和随车工具!!!!!!!


蓝岭


这件事影响有多大,现在暂时看不到,不过,我嘛,每个月2000元,省吃俭用并且贷款,还准备买个奔驰着呢,现在肯定是放弃奔驰这个品牌,并且心中窃喜:这下子买不起奔驰可有理由了!

现在网上流传这么个段子:买奔驰吗,漏油的那种!

还有个:你得上学,要不然漏了油,都说不出话来维权!

以后,我感觉,只要想买车,也得衡量衡量了,毕竟60多万,对于不是土豪的,也得寻思寻思了,漏了油,可麻烦!又不安全又不让维权,谁撑得没事干啊?

有时候,长久挤压的问题,就像冰山一样,漂浮在水面的仅仅是极少部分,可碰巧的就是,让人家勇敢地掀起了一部分遮羞布,而人们,顾客的想象力会越来越丰富,买车之前,一定会好好考虑考虑:

您买得起,漏的起油吗?

您漏了油,维得了权吗?

您维得了权,控制得了网民吗?

本来你是正义在手,何必自己花钱找罪受呢?!


Longsuixinyuan


一直不知道大家在谈些什么,今天才看了一些视频听了语音。

真的很想问问,提车要三天,说是做检查,都检查了什么?如果真的检查了应该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吧。

先不说奔驰一天都没开上,如果所有人买车,不论是什么车都是一样的,要交什么“金融服务费”?不交的话,前面的钱都是白交的?不交不买了也不成吗?买车真的都是这么霸王的吗?

就奔驰的品牌,能买得起的人应该还是会买的,毕竟买奔驰的人可能都不只是看上外观,性能,一大部分是来自它的品牌度。和现在许多人买皮包,买鞋子,买衣服都要和明星同款之类的。

如果是注重实用性,省心的话,大部分的人就不会选择奔驰了。

而且奔驰车的问题,应该不会是大多数存在性的问题。就像买电器,最好的品牌电器,多少个中也会有那么一个可能出现问题。所以更大的问题应该存在于车的检测,以及售后服务上。

不知道这件事情对于这个品牌的伤害度有多少,一定程度的伤害肯定是会有的,但是否能动摇一个百年品牌的存在就无法肯定了。

有条件买奔驰的人,奔驰的粉丝,有品牌情节的人应该并不会那么容易放弃这个品牌。

这件事情还没有解决,最后作为这个品牌是如何对应的应该也是一个重点。


夏目蛍


只会是更多人买!有部分人就是专搞这种趁火打劫的行当!(从内心来讲劫得越多越解恨)在这当口买这家的车无疑是对消费者对商家都是利好!1`商家为了缓和市场情绪,以期尽快逃出阴影,势必适当放下身姿,改进服务方式或服务内容甚至增加部分服务项目,说不定为了不把蛋糕摔地上而减收或不收部分可有可无丶甚至之前无从生有的款项。这对那些潜在和准客户可是个真金实银的大饼子。这是买放的利好!2丶卖家通过如此这般毕竟能减少一点损失,重塑型象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上百万的东西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商家没必要把十几亿人都当成假想敌。买卖的生意就是这么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