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皇帝后对他的哥哥怎么样?

ai莉84131446


历史上有着那么多的皇帝,而在那么多的皇帝当中,几乎大多数的皇帝都是有着不错的文学功底的。毕竟治理国家是需要文化和学识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随随便便的成为那个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有时即使那个坐上皇位的人没有过多的文学,但是也得是一个识字的皇帝,而作为那个被百姓们朝拜的皇帝,如果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那还真的是少见呢。

就拿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来讲吧,他就是一个学识不是很好的人,但是他多少也是读过书的,所以即使后来成为了皇帝,他的学历对治国也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虽然说他没有多大的学历,但是他却能成为皇帝,这样的本事可真让人羡慕啊。在古代的时候,如果一个家庭当中,有一个人发达了,那么这整个家族里的人都会随着这个人的发达而发达。其实也不能说是发达了,至少这整个家族里的人都会跟着沾光。

不止是在古代有着这样的现象,就是放在咱们现代,这样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在朱元璋成为了皇帝之后,他的家人应该也就可以沾他的光了吧。

当朱元璋成为了皇帝之后,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哥哥的呢?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对自己的两个姐姐为何大庭相径呢?这次就让我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和朋友们讲一讲吧。关于朱元璋在当上了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哥哥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几乎是不用多想的了。

因为咱们大家应该都清楚,在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家里曾经发生过天灾,而正是在那次的事故当中,使得朱元璋的家人死了很多,其中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他就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个的离开了自己。

在那次天灾当中,不止他的父母亲去世了,就连他的哥哥们也有几个离开了他。之后的他为了混口饭吃,便出去当和尚了。而在此之后,他又加入了战队中,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在经历了种种的坎坷之后,他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了那个被人朝拜的人。

在成为皇帝之后,他的那些哥哥已经不在人世了,关于他的亲戚,那时只剩下了朱重五的儿子朱文正,以及他大哥的女儿和堂兄朱重四的女儿。关于朱文正这个侄子,朱元璋一开始也是重用他,而他也没有让其失望,最初的时候也是做出了一番功绩的,只是后来因为犯错而被朱元璋惩罚了。

后来虽然自己的父亲和哥哥都不在了,但是朱元璋对他们却进行了追封,而且还给自己的哥哥们起了正式的名字。说了他对自己哥哥的事情之后,接下来就要说说他对两个姐姐的态度了。为何他对自己大姐以及二姐的态度不一样呢?这也是有着原因的。

原来他之所以会对自己的二姐那么好,是因为在早年的时候,二姐以及二姐夫们经常帮助朱元璋,所以他对自己二姐那么好也是应该的。而他的大姐却在早年朱元璋想要投靠她的时候,害怕朱元璋会祸及自己一家,所以拒绝了朱元璋,那么朱元璋对她不好也是正常的了。

最后还有一个疑问来和大家说一下,那个曾经被朱元璋成为神人,而且预言不比刘伯温逊色的人是谁?在除了刘伯温的预言能力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被朱元璋觉得神奇,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周颠,一个比较奇葩的男子。

很多时候他都是自己跟自己说话,所以在一些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奇葩,不过在朱元璋的眼中,他却是个能人。


无笔史官


想必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家里面最小的一个孩子,他的前面还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朱元璋这个人,一生都具有传奇性,据说他出生的时候便天降异象,所以他最后能当上帝王,也是老天爷的指示。朱元璋当初造反成功,当上了这天下之主,自然他身边的亲戚们也沾了他的光,当上了皇室成员。



说起来朱元璋的几个哥哥命都不太好,他当皇帝的时候,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经死光了,就只有两个姐姐还活在世。朱元璋这个人是比较念及亲情的,虽然哥哥们去世,他依然对这三个哥哥追封为王。他将大哥封为南昌王,将二哥封为盱眙王,将三哥封为临淮王。

他大哥原来的名字叫做朱重四,但他登基后就为其改名为了朱兴隆。老大是和他爹妈一起在死于旱灾,之后他们的丧事都是由老二和他一起操办的。在朱元璋起义的过程中,他的名气大增,于是他大嫂便带着自家儿子朱文正去投靠他。对于这个从小就失去爹的侄子,朱元璋也比较心疼他,对他挺好的。可最后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朱文正居然想要推翻他自己当皇帝,还真挺让人心寒的。但生气归生气,朱元璋还是念及亲情,只是将朱文正囚禁起来。
他二哥一家就要惨一些,在他当上皇帝之前,他二哥一家都全部死绝了,因此没有机会沾弟弟的光,只能死后接受追封。而他三哥,历史上对这个人的描述极少,据推断应该是很早就去世了,并且没有留下孩子,所以最后他也只是将他三哥追封为王。


合肥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亲名叫朱五四,朱元璋发迹后,将他父亲的名字改为朱世珍,母亲陈氏。朱世珍夫妻俩一生共生育了子女6人,其中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大儿子朱重五,后更名为朱兴隆,娶妻王氏,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圣保,次子朱文正。

二儿子朱重六,后改名为朱兴盛,妻子姓名不详,有一个儿子朱旺,但很早就去世了。

三儿子朱重七,后更名为朱兴祖,过世较早,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大女儿嫁给了佃户王七一,但没有生育就去世了。

二女儿嫁给了李贞,儿子李文忠。在李文忠5岁时,其母去世。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25岁参加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红巾军,改名为朱元璋。

(朱元璋像)

从朱元璋一家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确出生贫苦百姓家庭,甚至都没法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所以只能以兄弟的排行,或者出生的年月为名。

但朱元璋似乎注定非凡,从他出生时就发生了一连串奇异的事件。

传说朱元璋出生于农历八月初八,佃户朱世珍夫妻俩正在东家刘德的田地里忙活。妻子陈氏只觉得肚子一阵绞痛,赶忙起身往家赶,但还没有回到家,就在途中的二郎庙里生产了。当晚,朱元璋家的茅草棚里突然冒出红光,众乡邻以为朱家失火,纷纷赶来相救,却虚惊一场。

朱元璋生下后不会吸奶,肚胀如球。朱世珍非常着急,但无钱延请医生,只好将他抱到附近的寺庙,求和尚施以援手。但和尚却笑呵呵地说,今晚子时前,此子自会吸奶,肚胀也会消失。

果不其然,到晚上时,朱元璋居然张嘴吃奶了,几天后,腹胀也痊愈了。

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将统治了中原近一个世纪的蒙元人赶回了草原,建立了明朝,在南京登基,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大肆屠杀功臣,造成了很多的悲剧。那么,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呢?

(朱元璋起义图)

实际上,朱元璋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没能活到他即位的那一天。

大哥朱兴隆死于1344年,因旱灾和大面积的蝗灾,导致瘟疫流行。朱兴隆和父母都没能挺过来,先后离世。朱元璋和二哥向邻居刘继祖要了一块地安葬了父母后,就各自逃命去了,嫂子王氏也带着年幼的侄儿朱文正亡命天涯。

朱元璋在称帝后,于洪武元年追封朱兴隆为南昌王。当年因灾失散的嫂子和侄儿后来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视朱文正为己出,将他留在身边,多有照顾和培养。

朱文正后来成为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任职大都督,节制所有军事,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朱元璋。尤其是在和陈友谅的洪都大战中,以区区4万兵力坚守洪都85天,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为朱元璋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间。

但在此次战役之后,朱文正认为朱元璋赏罚不公,投靠了张士诚,被朱元璋提前获知,遭软禁,在牢里郁郁而终,年仅29岁。朱文正死后,其子朱守谦被朱元璋封为靖江王。

(朱文正剧照)

二哥朱兴盛被朱元璋追封为盱眙王,其子朱旺被追封为昭信王。同时,诏令专人将朱兴盛一家的遗骨,葬入了位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中。

三哥朱兴祖被朱元璋追封为临淮王。

朱元璋的大姐后来虽然被封为太原公主,但传说当年朱元璋被元军追杀时,大姐见死不救,朱元璋心生怨恨,本不打算追封。直到洪武三年,李文忠回乡祭母,发现其姨母夫妇的坟墓早年被人糟蹋,已惨不忍睹。朱元璋迫于压力,才对大姐夫妇予以追封,封姐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

二姐虽早逝,但留下了儿子李文忠,父亲李贞带着他历经颠沛流离,才在滁州找到了已是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后来,朱元璋一直将李文忠带在身边,着力培养。李文忠最终成为了明朝有名的开国功臣,官至大都督府都督、荣禄大夫,兼主管国子监,被封为曹国公。

1384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封其为岐阳王,配享太庙,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

纵观朱元璋一生,杀伐不断,以冷血残酷著称。但他对待手足还算不错,充满了仁慈之心。


张生全精彩历史


古人相较现代人,拥有更强烈的宗族观念。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通常情况下,宗族内的人相较其他人而言,相互之间,更容易获得信任和依赖。特别是对朱元璋而言,更是如此。

朱元璋对族人的爱和依赖可以说到了疯狂的程度,这也许跟他家族的遭遇有关。

《明史》记载:“太祖起兵时,诸王皆前卒,独文正在”。“诸王”是谁,就是朱元璋的亲兄弟、堂兄弟、父亲、伯父、祖父等等人。朱元璋起兵时,除了自己和一个尚在世的亲侄子朱文正之外,朱氏的其他族人都没了。

不管是任何一个人,如果处在朱元璋的境遇之中,每每想起在灾荒和战乱中去世的亲人,恐怕都是心中不可抹去的痛。所以,朱元璋在称帝后,除了按照礼制追封了五代内先祖为帝之外,还追封他所有已经亡故的族人为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家族排行最小,一看就知道族中共有兄弟八人。

其中,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是其伯父朱五一的儿子,分别被封为霍丘王、下蔡王、安丰王和蒙城王,而他的伯父朱五一也被封为了寿春王。

他的三位亲哥哥,重四改名朱兴隆,获封南昌王;重六改名朱兴盛,被封盱眙王;重七改名朱兴祖,被封临淮王。

另外,朱元璋还有两位亲姐姐,长姐获封太原公主,二姐获封曹国公主。

在传说中,说是朱元璋的大姐出嫁较早,和家人较少联系。还有一说是大姐夫妇在朱元璋起事被元兵追击时,因为怕被牵连,拒绝帮助朱元璋,所以,被朱元璋记恨。因此,朱元璋很少提及大姐,也不加封。

其实不然,朱元璋的大姐同样是在洪武三年,大封诸皇子和开国功臣时,一起获封太原公主的。朱元璋较少提及大姐,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大姐早逝无后。

而朱元璋的二姐,却生有一子,即李文忠。

朱元璋的二姐早逝,李文忠十六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李贞一起投奔了朱元璋,并被朱元璋收为了养子。每天都有这么一个外甥在眼前,朱元璋自然会时不时的想起自己的二姐。而李文忠也不负所望,聪颖、敏悟,而且善战,在大明朝的开国战争中功勋卓著。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之时,李文忠名列开国六国公之列,受封曹国公。他的母亲、朱元璋的二姐自然而然的被封为了曹国公主。

李文忠在洪武十七年病逝,乃是善终,其子李景隆袭封曹国公。只是虎父没生出个虎儿子,李景隆把建文帝给坑了,糟蹋了建文帝拨给他的数十万明军,最后还打开了南京的城门,投降了朱棣,帮朱棣赢了“靖难之役”。

再来看朱元璋起事时,“独文正在”的朱元璋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的儿子。朱元璋起事后,朱文正的母亲带着朱文正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和马皇后把朱文正当做亲儿子一样抚养。朱文正能征善战,跟随朱元璋,屡立战功。

当时,朱元璋问朱文正:“若欲何官?”朱元璋让朱文正自己挑,选什么封什么。朱文正当时很明智,也很有远见,而且还很谦虚:“叔父成大业,何患不富贵。爵赏先私亲,何以服众!”这话说的很有水平呀,即夸赞了朱元璋必成大业,还展示了自己的谦恭,明理。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更加疼爱朱文正。

正是因为朱元璋对朱文正的喜爱和信任,在朱元璋平定江西时,才让朱文正驻守洪都,防御西南的陈友谅。朱文正也绝对是一位具有帅才的猛将,仅用数万兵就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围攻,数败陈友谅先锋,坚守了八十五天。后来又配合朱元璋大军,断了陈友谅的粮道,大败陈友谅军。正所谓是,“江西之平,文正功居多。”朱文正除了性情之外,打仗要比徐达猛。

不过,也正是朱文正的性情害了他。平定江西之后,朱元璋论功封赏,但考虑到朱文正之前所说的话,就暂时没有封赏朱文正。结果,朱文正“性素卡急,至是暴怒,遂失常度”,行为失常了。

按察使李饮冰发现后,就告发了朱文正,说朱文正骄奢有怨言;后又告发朱文正“有异志”。

朱元璋一听朱文正要造反,亲自坐船跑到了洪都,把朱文正叫了出来,一连问了数遍:“汝何为者?”你想干什么?你到底想干什么?从朱元璋的行为看,他对于朱文正的作为很是痛心。原本朱元璋想彻查,在马皇后的劝解下,将朱文正免官安置在了桐城。这让暴脾气的朱文正更受不了了,很快就病逝了。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呀。

有句话叫做“清官难断家务事”,别人家人之间的事情最好少参与。因为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外人,都可能会招致怨恨。那个告发朱文正的李饮冰,很快也被朱元璋给处理掉了。

而朱文正被贬黜后,朱元璋对朱文正的儿子还是非常好的。朱元璋曾抚摸着朱文正的长子朱守谦的头说:“儿无恐,尔父倍训教,贻我忧,我终不以尔父故废尔。”并将朱守谦放在宫中抚育。

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大封诸王和功臣时,将朱守谦封为了靖江王。

朱元璋虽然多有残暴,但对家人还是非常爱护、照顾的。正是因为朱元璋对家人的过度信任和依赖,才让他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一步。朱元璋大封诸子为藩王,让他们镇守边疆,替将来的建文帝朱允炆把守国门,这才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带来了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战乱。

对家人的爱,究竟是要理性,还是要感性,这可能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


奕天读历史


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全部都死了,没有一个在世的。首先他父母和大哥死于1344年淮北天灾,那年朱元璋投到皇觉寺当了和尚捡回一条命,朱元璋早年闹革命时已出嫁的大姐怕惹祸,与其划清界限,所以关系不好,后来大姐也早死未留后,1351年朱元璋闹革命当有起色时,二姐朱佛女也死了,留下了儿子李文忠,二哥和三哥也都早死,没有留下存活的子嗣,所以朱元璋革命成功后,就剩他独一支了。

安徽凤阳的明皇陵,只剩下残垣断壁和部分石雕,图为皇陵内一段较完好的旧址。

历朝历代打下江山后,活着的皇帝都会追封自己的父辈和祖辈,像金朝的元颜阿骨打一下子追封了十代是个例外,朱元璋也一样追封了自己祖父和父亲为皇帝,大姐虽然关系不好,也追封为太原长公主,二姐朱佛女关系最好封为曹国长公主,他的儿子李文忠格外照顾,收为养子,封曹国公大明位列第三,三个哥哥都给了名份,不但起了名字还封了王。

朱元璋的兄弟姐妹,只有大哥朱兴隆和二姐朱佛女留有后人延续,图为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夫妇画像。

三个哥哥分别叫朱重五改名叫朱兴隆,封南昌王,朱重六改名叫朱兴盛,封盱眙王,朱重七改名朱兴祖,封临淮王,都葬在凤阳的祖陵。朱兴隆的儿子也封为了山阳王,次子朱文正跟随朱元璋闹革命,做过大都督,后觉得封赏不公反水了,被朱元璋软禁而死,留下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看来朱元璋对唯一的子侄还是很照顾的。朱兴盛留有一子,也死的早,被朱元璋封为昭信王,朱兴祖没有子嗣,前面说到二姐儿子李文忠位极人臣,但他儿子李景隆是建文帝铁杆支持者,最后被朱棣圈禁。

清初画家石涛的父亲朱亨嘉是第十三代晋江王,而第一代晋江王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图为石涛的自画像。

这里说一下朱元璋家族的名字问题,那时候底层百姓没读书,没有文化,很多贫民基本都没名字,都是用数字代替,朱元璋家里都是用数字起名字,比如百六、四九、初一、重一到重八等,后来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是朱元璋称帝后给起的,其它人也一样,比如陈友谅叫陈九四,张士诚叫张九四,徐寿辉叫徐真一,朱元璋大姐的丈夫叫王七一,也是个贫苦百姓。


图文绘历史


朱元璋39岁当皇帝,可惜自己的爹娘早死了,朱元璋有3个哥哥2个姐姐也都死了,他想与自己的至亲分享成功的喜悦,却无人在世。


朱元璋的大哥原名朱重五,死后老朱赐名朱兴隆,他在1344年的饥荒中死了。朱元璋追封朱兴隆为南昌王。

朱重五的儿子朱文正,在朱元璋起义时就一直跟随在朱元璋的身边,朱文正带着4万兵力保卫洪都,面对陈友谅的60万大军,他在洪都足足坚守85天拼死抵抗,他后来听信谗言,投靠张士诚意图造反,被朱元璋擒获,朱元璋念及亲情对他开恩免死,改为囚禁,他最后病死。洪武三年,朱元璋把朱文正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镇江王,就蕃桂阳。


朱元璋的二哥叫做朱重六。也是早早就死了,没有子嗣,朱元璋追封他为王爷,昭信王。

朱元璋的三哥叫做朱重七,小时候和朱元璋一块埋葬的父母,不久他也饿死了,无子嗣,朱元璋追封他为王爷,临淮王。

朱元璋的大姐伤透了朱元璋的心,当年元兵追捕朱元璋时,朱元璋逃到了大姐的家门口,结果她怕受连累,把朱元璋拒之门外,让老朱差点性命不保。朱元璋好多年不和她来往,直到她死后多年,朱元璋在二姐的儿子李文忠的请求下,才封她为长公主,封自己大姐夫为驸马。


朱元璋的二姐非常疼爱朱元璋,经常给朱元璋钱财。李文忠14岁时才见的朱元璋,朱元璋那时候没有孩子,就将李文忠看作自己的孩子,给他请了老师,教其读书习武,赐他“朱”姓。公元1357年,年仅19岁的李文忠率领朱元璋的亲军支援池州,首次作战就立了功,他还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的兵,又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4个县。李文忠在和陈友谅的作战中获军3万,粮食20万,被朱元璋当时就加封他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李文忠一直追随朱元璋战功显赫。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是开国六公爵之一,并且出任最高军事大长官大都督府左都督。


朱元璋当皇帝后,追封他二姐为孝亲公主,洪武三年改陇西长公主,洪武五年,因李文忠为曹国公,所以,加曹国长公主。封他二姐夫李贞为恩亲侯。在李贞死后,朱元璋又追封封号陇西王,并赏赐三世王爵。


小姐姐讲史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从名字来看很多人认为他是八月初八生的,毕竟当时元朝那些没有读过书的农民,他们取名不是以父母年龄相加就是以出生的日期进行命名。其实朱重八之名是因为他有七个哥哥,自然不全是亲哥哥,古代排行是依据家族来的。
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生有两个儿子朱五一和朱五四,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爸爸。他的伯伯朱五一生有重一、重二、重三、重四;朱元璋有重五、重六、重七三位哥哥。
元朝末年,元顺帝昏庸,朝政混乱,另外蒙古人对汉人实行不平等待遇,赋税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都是人祸,更还有天灾黄河改道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瘟疫横行;淮河沿岸也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
元至正四年(1344年)是朱重八一家甚至是无数家庭的灾难年,四月初六父亲朱五四饿死,初九大哥朱重五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朱圣保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陈氏饿死。短短十二天就失去四位亲人,而且当时朱重八兄弟还找不到一块地给父母安葬,好在有好心的地主刘继祖给了一小块地让其父母入土为安。
安葬完父母,朱重八为了有口饭吃不得不出家为僧,为僧没多久又不得不出门化缘,化缘游历的这段日子是磨练他让他成长的日子,二十五岁的时候投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能力强,郭子兴将义女马氏嫁给他,他改名朱兴宗,后来又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
经过多年的奋斗,朱元璋终于扫平其他各路起义军,最终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而此时他直属亲戚基本上完全凋零了,只剩下侄儿朱文正(朱重五的次子)、大哥的女儿和堂兄朱重四的女儿。
朱元璋称帝后,不但对父亲和兄弟进行了追封,还给他们取了正式的名字。父亲朱五四为明仁祖淳皇帝朱世珍,大哥朱重五为南昌王朱兴隆,二哥朱重六为盱眙王朱兴盛,三哥朱重七为临淮王朱兴祖。朱元璋取名是有一套的,父子的派行连起来是“世兴”,兄弟几人则是“隆盛祖宗”,寓意都是极其好的。
对于伯父和堂兄弟也进行了追封,朱五一为寿春王,朱重一为霍丘王、朱重二为下蔡王、朱重三为安丰王、朱重四为蒙城王。朱重一的儿子朱铁哥为宝应王,朱重三四子分别为六安王朱转、来安王朱记、都梁王朱臊、英山王朱润。

有人会觉得朱元璋追封自己的父祖兄弟为帝为王有什么意义呢?

一来是一种常例,自古开国皇帝都会追封自己的父祖为帝,也想让祖先得到这份荣耀;二来就是古代讲究“孝道”,《论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封这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让百姓能体会到“孝”的重要,更能笼络人心。
朱元璋其实对自己的侄子朱文正不算是特别的好,朱元璋为吴王时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可见对朱文正的器重和信任,后来又让朱文正镇守洪都(今南昌),屏翰西南。
朱文正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在洪都保卫战中以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这样的战绩算得上是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不过战后朱元璋居然对朱文正没多大封赏,朱文正怀恨在心,放肆部下肆意妄为,甚至还私通张士诚,后被朱元璋软禁,郁郁而终。
朱元璋也觉得对朱文正有亏欠,在洪武三年(1370)封朱文正八岁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桂林,世代罔替。
朱元璋对自己的两个侄女还是很不错的,依例皇侄女一般封郡主,但是朱元璋念及自己自己只有两个侄女是最亲的亲人了,在称帝后封大哥的女儿为福成公主,堂兄朱重四的女儿为庆阳公主,二人的丈夫均是驸马都尉。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题主显然对朱元璋悲惨的身世了解甚少。朱元璋称帝时,其父辈和祖辈已全部去世,同辈人中只剩二姐夫李贞一人,换句话说,就是朱元璋家族中的男丁,除了他侄子朱文正以外,其余全死在了他起兵举事之前。家里人都没能看到他登基称帝这一天,所以他哥哥也无富享受弟弟带来的荣华富贵。

(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朱元璋的出身确实对得起“贫寒”二字,五代以内都是清一色的贫农。从朱元璋的原名便可看出,朱重八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名字,“元璋”只是在他发达后取得而已。

首先介绍一下朱元璋家族及其家族人员

朱元璋的五世祖朱仲八,娶陈氏为妻,生有三子,老大朱六二、老二朱十二、老三朱百六;朱元璋的四世祖朱百六,娶胡氏为妻,生有两子,老大朱四五、老二朱四九;朱元璋的曾祖父朱四九,娶侯氏为妻,生有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朱元璋祖陵)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娶王氏为妻,生有两子,老大朱五一,老二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娶陈氏为妻,生有四子两女,长子朱重四、次子朱重六、三子朱重七和四子朱重八(朱元璋),大女朱氏和二女朱佛女。朱元璋伯父朱五一的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重一、次子朱重二、三子朱重三、四子朱重五。

其次介绍一下朱元璋称帝时朱家还有多少人?

元朝末年,安徽濠州灾害频发,民不聊生。1344年,濠州相继发生了旱灾、蝗灾以及瘟疫。家家户户每天都有死人抬出,朱元璋一家也未能幸免。先是朱元璋父亲在四月初六因瘟疫死亡,接着是大哥在四月初九死去,大哥的大儿子也跟着夭折了,等到四月二十二日,朱元璋母亲陈氏也因病身亡。一月内四位亲人去世。

(二姐夫李贞)

朱元璋与二哥匆匆料理完亲人后事,家乡是活不下去了,大嫂带小儿子(朱文正)和女儿回了娘家。朱元璋伯父朱五一一家十四口,除了儿媳妇田氏和女儿外,其余全部因感染瘟疫而死。此时的老朱家,只剩下朱元璋、朱重六(二哥)及侄子、侄女。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二哥分头各自逃生。朱元璋在做了三年云游僧后,在1352年加入了郭子兴和孙德崖的起义队伍,此时朱元璋24岁。在朱元璋加入起义军的几年内,大姐一家人全部死亡,二姐一家只剩二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站稳脚跟后,就派人打探亲人下落,结果二哥、三哥在前几年相继死去。最后只有大嫂带着侄子(朱文正)、侄女,二姐夫李贞带着外甥(李文忠)前来投靠。朱元璋当称帝后,同辈亲属中只有二姐夫李贞活着,晚辈中有侄子朱文正、侄女和外甥李文忠。

(朱文正)

最后介绍一下朱元璋对在世和去世亲属的分封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朱元璋将高祖父到父亲均追封为皇帝;朱元璋大哥朱重五(朱兴隆),被追封为南昌王,其子朱文正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因对分封不满串通谋反,后被朱元璋软禁,但他的儿子朱守谦被封为为靖江王。大哥的女儿被册封为福成公主,夫为驸马都尉。

朱元璋二哥朱重六(朱兴盛),在濠州与朱元璋分开后,同样也没能等到朱元璋称帝这一天,他与儿子朱旺也相继去世。后来朱元璋追封二哥为盱眙王,追封侄子为昭信王,追封三哥朱重七(朱兴祖)为临淮王。

(李文忠)

对于大姐朱氏一家,朱元璋一直耿耿于怀,原因是朱元璋曾到大姐家避难,结果被大姐夫妇拒绝。但毕竟是亲大姐,最后还是追封为太原长公主。二姐对朱元璋最好,朱元璋追封她为曹国长公主,二姐的儿子李文忠同样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位列明朝开国第三功臣,去世后被追封为岐阳王,并配享太庙。李景隆就是李文忠之子。

朱元璋的母亲陈氏一族,其父陈公已死,留有两女而无子嗣,没有封赏。二姐夫李贞被封为恩亲侯、驸马都尉,后又晋封为曹国公。朱元璋堂兄之女被册封为庆阳公主,夫为驸马都尉。

综上所述,朱元璋在称帝时,在世的亲人有二姐夫李贞、侄子朱文正、两个侄女、外甥李文忠、侄孙朱守谦,均得到了分封,而死去的亲人也全部得到了追封。


野史也是史


由于元朝不准没有官职的汉人孩子有名字。所以朱元璋(朱重八)的大哥朱兴隆本名朱重五。出生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一一卒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

1344年,黄河泛滥决堤,山东河南两省灾民无数,黄泛区尸横遍野,百姓叫苦连天。而元朝统治者不顾汉人死活,赈灾粮款层层盘剥,至灾民手中已所剩无已。明教借机帮扶赈灾,暗中广收教众蓄力预备谋反。

同年,淮河流域爆发大规模蝗灾和瘟疫。濠州钟离(今凤阳)深受其害,民间死伤无数,许多乡村十户九空。明教继续在江淮流域发展会众,积蓄力量。

年前四月已入教的朱重五,看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弟弟朱重八(朱元璋)心中难受万分。上月母亲临终遗言,让他好好照顾弟弟。可现在眼看弟弟难活,忍不住失声痛哭。

“屋里有人吗?”门外传来敲门声。朱重五抹去眼泪,应了声,就走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对衣着华丽中年夫妇,还有个约摸七八岁的孩子。

“不知几位……”朱重五战战兢兢的问道。

“这位大哥无需惊慌。”中年汉子拱手施礼道:“我是武当派门人张翠山。这是我妻儿。只因错过了宿头,想跟大哥行个方便。”

朱重五为难道:“我家破旧不堪,几位衣着华贵,怎好怠慢?”

“哦,大哥你且放心,我们都是江湖上行走惯了。只求个遮风挡雨的所在,并不挑剔。”殷素素一边说一边从口袋掏了块碎银子递了过去。

朱重五心里起疑,这几位不似等闲之辈,怎么有银两也不去前方城镇投客栈住宿?他哪里知道张翠山执意不让殷素素进城镇,偏寻的这乡间小道。一来自己和殷素素的事关系到武当和天鹰教的声誉;二来怕自己人还没到武当,就被闻风而来的武林人士追问义谢逊下落。

朱重五仍然为难的道:“实不相瞒,我们这里正在发瘟疫。村里十户倒有七户死绝。上个月父母先后离世,现在弟弟又病倒在床上。我只怕你们因此染上,故而不能留宿。”

张翠山笑道:“大哥你放心。我们一路走来全是疫区。我家内子略通医术,还救活过几个。不如领我们进去,替你弟弟看看。”

一听来人会医术,朱重五也不做多想,忙引张翠山一家进门。

殷素素看了朱元璋病情,和前些天走过州县的病人一样,就从怀中掏出配制好的药包,交给朱重五煎于弟弟服用。

朱重五千恩万谢,忙吩咐妻子杀掉下蛋补贴家用的母鸡给恩公做饭。殷素素阻拦道:“随意弄些斋饭就好,我和相公都不吃荤。”“那怎么行。大人吃不得,孩子可以吃。”朱重五坚持道。“我是吃斋礼佛的,真心吃不得。”殷素素继续道。“莫非恩人是明教中人?”朱重五见她既然吃素礼佛又嫁人生子就疑问道。殷素素点头默认。(天鹰教中人仍然自认明教身份。)

“怪不得恩人这般美貌,还能有如此菩萨心肠。原来是明王派来的活菩萨下凡。”朱重五拉着妻儿俯身就行跪拜。

张翠山夫妇忙将朱重五一家扶起。张翠山道:“如今朝廷腐朽,不顾百姓疾苦。我们夫妻能力有限,也就只能略尽微薄之力,实在惭愧!”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张翠山一家就离开了朱家。临行前,殷素素还留下一些散碎银子,来感谢朱家的盛情款待。

没过两天,朱元璋就恢复了健康。朱重五找木匠做了张翠山一家的长生牌位,日日为其焚香祈福。

这一天,突然一群武林人士冲进朱家,搜出了张翠山夫妇的长生牌位,质问朱重五知不知道谢逊的下落?(武林各派逼死张翠山夫妇也没得到谢逊的下落。有些聪明人,就沿着张翠山夫妇回山的路线一路搜寻。)

老实巴交的朱重五哪里见过谢逊。只是见对方提到恩公夫妇名姓,自然死活也不肯说。

这帮自称名门正派的家伙把朱家大小五口人折磨的遍体鳞伤也问不出下落,只好悻悻离去。之后这样的事又发生了数次。

如此这样三番五次折腾,朱重五只好让朱元璋去皇觉寺出家避祸。自己则在一次折磨中爆发,拿着菜刀和一名凶徒同归于尽。当时朱重五的那柄菜刀本来是在剁饺子馅准备过年的。农历除夕的晚上,过年的饺子朱重五终究没吃上……

朱元璋称帝后,每年除夕吃团圆饭,都会空出主位,放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来祭奠大哥朱兴隆(朱重五)。





难得浮生闲半日



朱元璋是个比较复古的人,他做事基本是严格按照封建礼法进行,他对家族的分封不偏不倚。朱元璋称帝后,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给自己的其他儿子们陆续全部封为亲王,给自己的哥哥姐姐们全部封为郡王和长公主,来看看朱元璋哥哥姐姐们的分封情况:

朱元璋在家里是老幺,最小的一个,共有3个哥哥和两个姐姐,3个哥哥从大到小分别叫朱重五,后改名叫朱兴隆,封南昌王;二哥朱重六,后改名叫朱兴盛,封盱眙王;三哥朱重七,后改名朱兴祖,封临淮王,这三个哥哥都在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前就去世了。大姐也是早死,没有后代,追封太原长公主;二姐朱佛女,封为曹国长公主。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家里只有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这两个旁系血亲了,所以哥哥姐姐的封号都是朱元璋追封的。

朱文正是大哥朱兴隆留下的唯一儿子,早年跟随朱元璋闹革命,曾经官至大都督,在南昌困守孤城85天,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因为在南昌为非作歹,涉嫌投敌,被朱元璋软禁了起来,明朝建国前的3年抑郁而死,时年29岁,留下独子---3岁的朱铁柱。

朱元璋将朱铁柱改名朱守谦,长大后将其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后来重蹈父亲的覆辙,被朱元璋关押致死,朱元璋又不厌其烦地将朱守谦年幼的儿子朱赞仪抚养成人,袭封为靖江王。从此,靖江王家族才走上正道,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现在子孙后代至少数万人,篮球名将朱芳雨就是靖江王的后裔。

李文忠是二姐朱佛女留下的独子,早年投靠朱元璋,被朱元璋改名朱文忠,收为养子,成为一员猛将,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大功,建国前,朱元璋让他改回李文忠,认祖归宗,被封为开国六公之一的曹国公,但是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就去世了,享年46岁,被朱元璋追封为王。李文忠有3个儿子,草包将军李景隆就是李文忠的儿子。后来,建文帝为了平叛朱棣叛乱,任命表哥李景隆为大将军去打叔叔朱棣,结果屡战屡败,后来干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当皇帝,但是最后被朱棣关押致死。

但是,因为李文忠是重要的皇亲国戚,李文忠的后人并未受到大的牵连,朱家皇帝对他们家还是不错的,子孙后代繁衍不少。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万历皇帝对李文忠的子孙取名字钦赐了20个字辈:宗邦弘祖德、延世承天泽、大国永亨嘉、公辅懋伟绩。如今,李文忠的子孙也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