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蜀國的國土面積究竟有多大?

門釘兒會說話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後,劉備以荊州牧劉琦的名義收了荊南四郡,也就是武陵郡、桂陽郡、長沙郡、零陵郡,又以安置荊州百姓的理由,從周瑜手中要走了南郡的南岸地,也就是油江口,改名為公安。

建安十五年,周瑜在西進益州的路上病逝,魯肅就建議孫權把江陵城,也就是南郡的北岸借給劉備,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魯肅認為,如果江陵城還在吳軍手裡,那麼東吳就是在江陵城和江夏郡兩邊都為劉備抵擋曹軍。

而劉備可以安心的發展,這樣顯然對東吳十分的不划算,而如果江陵城給了劉備,那麼劉備得和孫權一起抵抗曹軍,這樣可以減少東吳方面的壓力,孫權也覺得很有道理,就答應了,可見劉備並沒有借整個荊州,而是借了半個南郡。

建安十六年,劉璋聽了張松的建議,邀請劉備入川以抵抗張魯,建安十七年,劉備與劉璋反目,劉備率軍攻向成都,並讓諸葛亮帶著張飛、趙雲從荊州入益州,最終在建安十九年,一起圍打成都,劉璋投降。

建安二十年,孫權認為劉備擁有益州,就向劉備要荊州,劉備不給,孫權就派呂蒙襲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率五萬兵從益州到荊州,準備與孫權打一仗。這個時候曹操拿下了漢中。

劉備不得已跟孫權達了湘水之盟,劉備只擁有了湘水以西的三個郡,分別是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建安二十四年,黃忠定軍斬夏侯,曹操徵漢中,無功而返,劉備最終擁有了漢中之地,另外還派劉封、孟達攻佔了上庸三郡。

此時蜀漢的勢力是最大的,於是,劉備當年進封為漢中王。

關羽發起了襄樊之戰,最後的結果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三個郡全部被東吳所佔,而劉封與孟達反目,孟達投魏,帶著魏軍攻打上庸三郡,之後劉封丟失了上庸三郡,此時蜀漢就只剩下益州一個州。


歷史簡單說


先說說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大致國土面積,其中魏國最大,擁有87郡12州,人口約500萬人,疆域291萬平方公里;

吳國其次,擁有32郡3州,後期增加了廣州,人口約250萬人,疆域145萬平方公里;

蜀國最小,擁有22郡1州,就是益州,人口約110萬人,疆域107萬平方公里;


(219年三足鼎立圖)

有人就說蜀國這麼小的國家竟然還能三足鼎立,確實不容易,那麼蜀國的疆域領土究竟包括了哪些地區?蜀國國土面積大致是

(蜀漢)

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

大致在雲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

這些地區在蜀國的統治下,大多都得到開發,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而蜀國整個疆域包括荊州、益州、南中地區。

一:荊州

荊州是在赤壁之戰後,孫權借了南郡給劉備,讓他抵禦魏國,後來劉備攻下江南四郡, 所以劉備當時在荊州地區實際有南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五個郡。

(荊州劃分圖)


(荊州)

後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被孫權奪回,雙方又以湘水為界,荊州中的南郡、武陵、零陵歸劉備,也就是說在荊州劉備只有三郡。直到呂蒙偷襲關羽,關羽大意失荊州。

二:益州

益州主要有漢中、巴、蜀三個地區

(益州)

蜀主要分為6郡(蜀郡、廣漢郡、犍為郡、江陽郡、汶山郡、漢嘉郡)

巴主要分為5郡(巴郡、巴東郡、巴西郡、涪陵郡、宕渠郡)

漢中主要分為7郡(漢中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武都郡、陰平郡、梓潼郡)

三:南中

南中主要分為7郡(牂柯郡、益州郡、永昌郡、越嶲郡、後增設朱提郡、雲南郡、興古郡)

(南中)

以上就是蜀國包含的區域。


羽評郡主


這個問題其實是有歧義的。

如果單純討論蜀國的話,面積是很小的。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季漢"。這就是蜀國。

蜀國建立的時候,關羽已經敗亡。荊州大片土地和上庸三郡都已經丟掉了。只剩下益州和漢中地區。

具體地講:蜀漢王朝疆域,北至武都、漢中,東到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到蜀漢滅亡的前一年(公元262年),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蜀國主要分為四部分:蜀、巴、漢中、南中

蜀有六郡,分別是蜀郡、廣漢郡、犍為郡、江陽郡、汶山郡、漢嘉郡。

巴有五郡,分別是巴郡、巴東郡、巴西郡、涪陵郡、宕渠郡。

漢中有七郡,分別是漢中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武都郡、陰平郡、梓潼郡。

*南中

南中七郡,分別是牂柯郡、益州郡、永昌郡、越嶲郡、朱提郡、雲南郡、興古郡。

如果是討論劉備集團佔領的最大區域,那應該是在公元219年。這一年,劉備打敗曹操,佔領漢中。加上益州全部和荊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劉備集團達到鼎盛。

但是這也是曇花一現,僅僅幾個月的時間,荊州就丟了。


上將噯福斯


蜀漢是劉備於公元221年建立的政權,此時劉備在荊州的地盤已經失去,包括關羽鎮守的南郡和荊州在江南的各郡,以及劉封、孟達鎮守的上庸三郡。


蜀漢政權正式建立時,行政範圍基本集中在原益州刺史部一州,相當於一個“省”就是一個國。但蜀漢政權的行政區劃並不是那麼簡單,其“省級”行政機構至少有11個之多:

  1. 益州刺史部,治成都;

  2. 永安都督區,治永安;

  3. 江州都督區,治江州;

  4. 漢中都督區,治南鄭;

  5. 庲降都督區,治南昌;

  6. 兗州刺史部:遙領;

  7. 冀州刺史部:遙領;

  8. 幷州刺史部:遙領;

  9. 涼州刺史部:遙領;

  10. 交州刺史部:遙領;

  11. 司隸校尉部:遙領。

以上所謂“都督區”,是東漢之前沒有的,其下轄有郡國,“級別”相當於刺史部,與益州刺史部的行政地位相當。

兗州、冀州、幷州、涼州以及司隸校尉部的一部分是吳蜀“分天下”時,雙方達成協議中未來歸蜀漢的地盤,當然其並不在蜀漢控制之下,所以只能“遙領”。

雖然如此,蜀漢仍很重視這些地方,任命了一批刺史和州牧,如馬超遙領過涼州牧、魏延遙領過涼州刺史、張飛遙領過司隸校尉。

總的來說,蜀漢政權下面主要有5個“省級”行政區,這是蜀漢的地盤範圍,其共轄郡國27個,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

益州刺史部下轄蜀郡、廣漢、梓潼、陰平、南廣、汶山、東廣漢、江陽、漢嘉、宕渠、巴西、犍為等12個郡國;

  • 永安都督區下轄巴東、建平、固陵等3郡;

  • 江州都督區下轄巴郡、黔安、涪陵等3郡;

  • 漢中都督區下轄漢中、武都等2郡;

  • 庲降都督區下轄朱提、越嶲、建寧、興古、永昌、雲南、牂牁等7郡。

相對於東漢時益州刺史部的12個郡國,蜀漢治下的益州郡國數大量增加,但其下轄的縣數量增加不多,東漢時益州共118個縣,蜀漢27個郡國下轄的縣只不過169個。

轄有縣最多的是建寧郡,領縣17個,包括味縣、滇池、俞元、谷昌、牧靡、昆澤、同瀨、連然、秦臧、同勞、雙柏、建伶、存馬、新定、修雲、同並、毋單等,但這樣的大郡只是少數。

有不少郡下面只有三四個縣,如陰平郡、江陽郡只有3個縣,巴郡、朱提郡只有4個縣。這樣看來,蜀漢的行政區劃多少有點兒湊數的嫌疑,只是為了讓郡國數多一些更好看。

劉備稱帝時,蜀漢在籍戶口分別為二十萬戶與九十萬人,至蜀滅亡時(263年),共有戶數二十八萬、民數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

但這並非蜀漢的全部人口數,據《中國人口通史》的分析,加上兵籍、吏籍、漏籍、蔭戶、佃客及少數民族等不納入統計的人群,蜀漢總人口數約在400萬左右。


南門太守


劉備佔據的是益州,也就是現在的四川一帶,所以被成為蜀國。

劉備的蜀國,面積一直在變化,比如一開始擁有荊州,後來又失去了荊州。雲南本來控制不住的,後來諸葛亮七擒孟獲,控制住了雲南。

所以,只能說蜀國後期的面積有多大。



劉備的蜀國,北方與曹操對峙在秦嶺一帶,大家熟悉的陽平關,陰平關都在那一塊,基本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現在,也只有一條盤山公路,古代的馬匹根本過不去。

東面和孫權對峙,大約就是現在的長江三峽和江陵那一片。

南面的範圍基本到達雲南,貴州,廣西一片,但是當時的雲南貴州廣西人煙稀少,基本屬於荒地。

按現在的說法,蜀國控制了好幾個省,但是除了成都,江陵,巴郡,其他地方人煙稀少,根本收不來什麼賦稅。所以,蜀國的國力是很弱的。

大家經常玩三國有戲,那裡面的地圖,基本情況是洛陽,許昌,陳留,南陽,襄陽,人口和人才比較多,雲南,番禺,根本就沒有人。三國時代的經濟,和現在分佈的差別是太大了。


王俊傑猛


蜀國面積由於天下形勢的變化,也歷經數次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鼎盛上升期。

公元209年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荊南四郡,211年劉備入川,214年劉備拿下益州,219年劉備擊敗曹操奪取漢中,步入蜀國最鼎盛時期,劉備拿下漢中稱王后,關羽北伐襄樊前,鼎盛時期地跨荊、益兩州,總國土面積約120萬平方公里,這是公元219年。



二、衰弱下降期。

219年12月關羽兵敗被殺,222年劉備夷陵大敗,蜀漢失去荊州五郡,劉備死後,益州南部蠻夷叛亂,此時是蜀國曆史上最失落的時期,總國土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這是公元223年。



三、穩定發展期。

諸葛亮於225年領兵平叛南蠻,討伐雍闓、孟獲,當年秋天平定所有亂事,穩定南部邊界,同時結盟孫權,穩定東部邊界,積極發展生產,準備北伐,至此蜀漢國界一直穩定到滅亡,總國土面積約106萬平方公里。



蜀漢國界北至漢中,隔秦嶺與曹魏對峙,東至巫峽(現長江三峽的巫峽)、巴郡(現重慶地區)與東吳交界,最西邊靠南與今天的印度、緬甸交界,並佔有緬甸東部部分地區,最南邊到達今天的老撾和越南北部,佔有很小一部分老撾與越南北部地區,共25郡,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大家都知道我國現在的疆域絕對算得上遼闊,其實從古到現在,我國的國土面積也經過了很多次的變化。我們今天來說一下,三國時期蜀國當年的面積的變化,因為當年三國中,蜀國的面積變化還是比較顯著的。為了方便我們講述,我們按照劉備生前和生後兩個時期來將其劃分。

我們先來說一下劉備生前時候的幾個時間段,蜀國面積的變化。首先是赤壁之戰結束之後,當時劉備佔了荊州南邊的四個郡,之後又從孫權手裡將南郡搶了過來,所以這個時候,他實際上是掌握了五個郡。荊州滿打滿算只有七個郡,可以說大部分的地區都已經掌握在了劉備的手中。

第二個蜀國國土面積變化明顯的時期,就是在劉備將益州拿下了之後。當時公元21年,劉備受邀進入蜀川。次年,劉備大軍攻入蜀川,兩年後又攻下了益州。這個時候,劉備擁有的國土面積算是比較大的了。已經在他的統治下的,而且還包括荊州的五個郡,不過這個局面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僅僅一年,呂蒙就奪取了荊州的三個郡。這讓劉備非常憤怒,還發兵要攻打吳國,不過那個時候,曹操也開始採取行動了。劉備出於大局考慮,和孫權商量商量,該劃界的劃界,該割地的割地,雙方商量的挺好。

第三次是在劉備奪下了漢中之後,當時他和曹操成對峙的狀態,最後打敗了曹操。到了此時,蜀國的面積的廣闊程度達到了頂峰,不過這種狀態也沒有持續多久。不過轉瞬,東吳就偷襲了荊州,劉備也在此時丟失了荊州全部的土地。除去荊州不算,那個時候,蜀國的土地面積還包括漢中和益州。

接著我們就來說一下劉備死後的蜀漢國土面積。首先是南中叛亂。劉備一死,南中地區就開始亂了。那個時候雖然有諸葛亮掌握大權,但是蜀國內元氣大傷,所以根本沒有能力再繼續開疆擴土,在很長一段時間,蜀國的國土面積都沒有變過,主要就是包括漢中和益州地區。

後來諸葛亮就開始平亂。在平定了南中的叛亂之後,蜀國的版圖重新確定了下來,這時候諸葛亮因為多次出入岐山,重新奪回了武都陰平,此後蜀漢的國土面積就沒有發生過很大的變化了,大概就持續在100萬多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大概也維持在一百多萬左右。


老張頭愛三農


公元221年,漢中王劉備在成都稱帝,以漢作為國號。因其國偏居於蜀地,所以史書稱其為“蜀國”或“蜀漢”,這就是三國之一的蜀國。劉備勢力在全盛時期曾經擁有益州全境和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但在劉備稱帝之前,已經失去了荊州,所以蜀漢立國之本就是益州。

此外,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朝南中地區進軍,平定了越巂、永昌等地,稍微開發了比較落後的西南,並設置了“庲降都督”來管理遼闊的南中地區。

據《三國志》記載,魏國以洛陽為都,擁有司隸、冀州、幷州、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幽州、涼州,以及揚州北部、荊州北部,實力最強,人口最多。

吳國以建業為都,擁有交州、揚州大部分、荊州大部分,實力次之。

蜀國以成都為都,擁有益州(包括後來佔領的南中地區),實力最弱。對此,《三國郡縣表》也稱,蜀只有1州23郡189縣。

(劉備稱帝時的疆域)

因此,蜀國實際控制範圍只有益州和南中。雖然蜀國也曾封馬超為雍州牧、姜維為涼州刺史、李恢為交州刺史。但要知道,雍州、涼州都是魏國的領土,而交州則是吳國領土,所以這些職位都是虛職,沒有辦法統領實際的土地。
(諸葛亮佔領的南中)

總體來看,蜀國全盛時的疆域大致上包括今天雲南全省,四川和貴州的大部分,以及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廣西的西北部與緬甸東部分地區、越南部分地區,名義上擁有120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但蜀國的統治核心實際上只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盆地,對其他邊遠地區的控制力很弱。


歷史的荒野


三國蜀漢的國土面積可以說是變化比較多了。我們這裡把他分為兩個時期,即為劉備時期和諸葛亮時期。

劉備時期

赤壁之戰後

赤壁之戰後,劉備先是攻取了荊州南部四郡,然後又從孫權手中獲得了南郡(個人認為是劉備以江夏作為交換而得到了南郡),此時的劉備佔據了荊州地區的五個郡。而這時的荊州實際上只有七個郡,(南陽郡、江夏郡、南郡、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也就是說劉備佔據了整個荊州的七分之五的面積,如下圖所示。



攻取益州後

公元211年,劉備受到劉璋邀請率軍入川,但是在公元212年率軍攻打劉璋,並於214年攻下益州。

這時的劉備擁有整個益州和荊州五郡,但是這種情況僅僅維持了一年,孫權就派遣呂蒙攻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因此大怒,率軍準備攻打吳國。但是因為曹操攻取了漢中,於是和孫權議和,雙方協定以湘水為界,東面長沙、桂陽、江夏歸屬孫權,西面南郡、武陵、零陵歸屬劉備。如下圖所示;

奪取漢中後

公元218年,劉備率軍攻漢中,與曹操對峙一年有餘,最終戰勝曹操,此時劉備稱漢中王,其領土也達到了最大的時期。如下圖所示;


這種局勢轉瞬即逝,東吳趁關羽北伐之時,偷襲了荊州,劉備集團瞬間丟失荊州地區全部領土,即便是劉備稱帝之後東征,也是在夷陵大戰中敗北,損失慘重。這時蜀漢政權擁有整個益州和漢中地區。




諸葛亮時期

南中叛亂

劉備死後,南中開始叛亂。雖然諸葛亮掌握了蜀漢政權,但是蜀國元氣大傷,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蜀漢政權只有益州和漢中地區。如下圖所示;



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後



從這之後,蜀漢政權的版圖基本確定,除了後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奪得了武都陰平之外基本沒有變換了。這一時期,後世估計其領土面積大概在10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萬左右。


我是越關


三國時期,曹魏260萬平方公里,吳國150萬平方公里 蜀漢120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今四川龍門山斷裂帶之東,秦巴山脈以西,重慶市和湖北西三峽地區,北部佔領至陝西漢中和甘肅東南一部。一說南直今緬甸北部地區均為蜀漢政權染指範圍。

但實際歸蜀漢朝廷控制的,有較好經濟條件的,是成都平原,金沙江至重慶的流域部分。雲南全部和貴州一部分等地雖名義上歸蜀漢,實際實行的少數民族地區自治政策,為朝廷提供相當的兵源和資源。好在諸葛亮治國有方,這些地區雖有過少量騷亂但基本保持穩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226000d06d59a52f3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