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抱怨996的人,未来机器普及,到时候007,这些人没有工作,是不是还会抱怨?

拉黑复读机和后缀


题主自己是个企业主或者中高层领导吧,至少是能从公司盈利中拿到提成的人。要不然绝对不会这么说了。

题主如果是公司的基础员工,薪资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就不会在这瞎提这种脑残没屁眼的问题。

如果每家公司能保证,员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外能拿到劳动法规定的工资,得到劳动法规定的所有保障,这个问题都不存在了。实际上最近提出996的企业主,不过是想要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如果允许996,甚至9117,但是劳动保障局对每个企业进行严格排查,员工法定工作时间内工资不得低于行业标准,加班工资按两倍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不得低于三倍,做不到的公司全部按缺发工资总额十倍进行罚款。你看他们还提不提996,每天员工主动加班都要好说好商量劝你按时下班。

不管是996还是9117,趁年轻拼一下不是错,错在拼的是自己的命,拿钱的是老板,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不会多得到一分钱。

黑心的资本家,想要进一步压榨底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还要为自己造势,拉动舆论走向,糟老头子坏的很。


爱相机的猴子哥


我觉得这题目就是在扯犊子!007怎么了?007不好吗?

到那个时候机器人普及了正是我期待的生活!试想下去到乡下带上种地机器人让它种地,每天吃无污染植物加跑地鸡鸭鹅土猪肉,家里还有家政机器人扫地拖地收拾房间,我只需要每天早上七点多起来跑下步,然后洗澡躺床上睡个回笼觉,等家政机器人煮好饭,中午美美的吃上一顿,然后上网舒服一下,下午吃个下午茶,晚上吃完晚饭,散步完洗澡睡觉!多完美的一天!

两个机器人就可以了,到时候就是天堂,007你告诉我有什么不好?啊只有死板的人才会觉得是世界末日!


sqhq超kelsq


以下为个人观点:

首先我想一句话

居然还有再为996争吵,真是可笑,你们可以去社会普查一下,上班时间比996更长的都有。

为了生存,为了过的更好,你以为在中国几亿的流动人口是旅游?

去农村看看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什么?

为了在物质上能更多的给予亲人,打工仔(包括我)难道不知道享受天伦之乐?

在服装厂上班的工人,一个月休两天,每一天16个小时,多的去!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你老了的时候,也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

但当你想做,别人不要你的时候,你就知道,社会的残酷比你我想象的更残酷!

曾经有人提问过什么是最公平的东西!

我的回答是“时间”!

当下我们要思考的人生,真的很多,我们要面临的选择也很多很多!

我有时间陪父母孩子,我就没有多大的能力让他们在物质上可以更好一点!

我能在物质上尽量的满足他们,我就没有时间陪他们!

悲哀吗?痛苦吗?

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不是吗?

就算一年几十万,不一样要面临生活中太多的无奈?

我现在的工作是7-10-6,不过我没感觉有什么不妥!

如果,在我有能力去做的时候,在我处于最精力充沛的时候,在我最佳状态的时候,我没有珍惜,不去做!那么等我主动想做的时候,我年龄已经大了,体力,精力,智力都走下坡路了,更不会做了!

人生是一本很厚的书,想读完它,光会认字是不够的!还要有心去感受它,用行动去实现它。

就算给你955,男的打游戏,女的逛街泡吧!

所以思想不同,心态不同,挣得钱不同。

恰恰,社会中区别每一个人处于什么阶层,又是用资本去衡量的!

所以,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就算是934也没有用!


文乐同志


真可笑又一无脑二逼出来秀了,所谓的007老百姓手上都没钱了你们这些资本家大地主把东西生产出来卖给谁?就像九十年代哪些企业老在说(今天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一样只不过是想用更少的钱更多地去压榨劳动者,别把马云他们这些大富豪神化了本质还是资本家一样极尽可能巧舌如簧地去压榨底层劳动者,如果真这么伟大可以把股份拿出来按劳分配,哪里有跑得快又不吃草的马儿你告诉我,作为劳动者你只出钱买了我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我为什么要帮你白干几个小时,别跟我说做企业难,难道打工就不难吗?打工者996时企业赚了大钱有几个老板会拿一部分出来分给员工的?还不是拿去吃喝玩乐包二奶裝上流人土扮贵族。


小飞鱼59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有一天代替了人类,那么可以说那时候的生产力极大提高了。没道理生产力极大提升了,反而人们获得的财富会变少了,这不符合逻辑。正确的逻辑应该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大量应用,人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生产更多的财富,同时把自己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事情或者干脆去陪伴家人、旅游去看看世界。

人工智能会让大多数人下岗是一个伪命题,它不过是资本家的危言耸听罢了,目的是什么相信不言自明。我相信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会是下岗,而是从此再没人提996,而是大家开始考虑要不要像那位中东土豪一样,努力的加班到下午两点了!



鄂州张飞


这个问题的情绪倾向性太强了,题主的意思差不多翻译过来就是:让你们这群不知足的二货们抱怨,将来机器人普及了,你们没工作了,我看你们抱怨个P,等着喝西北风吧!


对抗情绪的办法是理性分析,而且看题主的名字“拉黑复读机和后缀”,想来题主也是讲道理的人,只是平时想得比较多,而且也不喜欢人云亦云,所以我们就具体分析分析这事儿:


这个问题分为三个子问题:

1、今天抱怨996的人,是不是因为工作强度而抱怨?(因为强度过高,才能接得上后面的007没工作的“极限情况”——工作强度为0)

2、未来机器普及了,是否意味着007?意味着失业?

3、今天抱怨996的人,是否意味着未来就会没有工作?


关于第一个问题“今天抱怨996的人,是不是因为工作强度而抱怨?”,我在一个回答里说过了我的态度,我过去不止996过,甚至9126,9026(九点上班,次日凌晨2点下班)等都经历过,但我不支持996,甚至反对996,原因不是因为对996有情绪,而是对鼓吹996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这个过程推演如下:


1、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企业文化来实行996,是因为两个前提:A、劳动法规定了一个基本锚点——8小时工作制;B、在这个锚点之下,大多数公司实行8小时工作制,所以实行996的公司可以有竞争力(社会中的相对竞争力)

2、一旦所有公司都实行996,那相当于原本那些“暗地”里实行996的公司,就丧失了相对竞争力,大家的成本都是一样的,换言之,之前那些“高效率”公司,会变得没有竞争力。

3、这就是很多传统企业也可能实行996,但是人家不在大庭广众之下鼓吹的根本原因:闷声发大财。我有办法让我的员工996,但你没有办法,所以我的成本比你低,我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4、但是这一波一闹,如果不是《人民日报》发声,网民们发声,这波事情很可能将996变成行业标准,这意味着,原本这些实行996的阿里京东们,所谓的竞争力,所谓的“福报”将不复存在。

5、在这个时候,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力,原本那些“鼓吹”996的公司,很可能会继续鼓吹更高的工作强度,以继续保持自己的相对竞争力,比如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可以9116—+8(好像刘强东就有说过这个?)

6、这样的话,将来整个行业就会变成996是行业基础,9116+8才是“合格”的员工。

问题是,人的劳动能力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一些动荡,而这种动荡,与我们劳动的目标是截然相反的。

我们的劳动,奋斗,是为了过好日子,谁知这样下去,却会如此?

所以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今天鼓吹“996”的行为,这根本不是996的问题,而是这一个宏观的社会问题,会引发整体的失控,这种失控,比今天暂时的996可怕多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这两天,多次称赞《人民日报》的原因。


所以针对第一个问题我回答完了,鼓吹996,从长期来看,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是一个“全输”的结局(包括马云这个层面),只不过今天大家的思潮没法理智看待这个问题而已。


然后针对第二点:未来机器普及了,是否意味着007?意味着失业?


我的看法是,不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任何一种新技术,新变革出现的前后,一定会有老的对应的工种失业,和新的工种就业——但是,新的工种是什么,是具体这个变革出现之后才有的,而不是提前预估出来的。


因为这种预先估计很难,错误率也很高。


所以基于这个原因,几乎每一种变个性的新技术出来后的前段时间,都是旧的既得利益与新的技术利益之间的争斗。


最简单的例子:汽车发明之后,由于占据了就有的马车夫的市场利益,所以在英国,马车夫阶层令议会推出了一项限制汽车的政策:汽车的速度必须低于马车的速度,并且每一辆汽车必须坐一个类似马车夫的角色。这个政策出了之后,倒是一时间皆大欢喜,可是美国由于没有马车夫(类似的政策),大力发展汽车,以至于整个国力突飞猛进,并且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以上的例子是说明,面对技术变革的时候,不要恐慌,也不要担心会失业,重点是,能不能快速跟上潮流。


我想,即便是机器时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时代),即便我们暂时不知道那时候的工作会变成什么样子,但也不会出现所谓的007。


但是我们要注意,任何一个技术变革时代,真正脱颖而出的,是哪些学习能力很强的,执行能力很强的,目光很远的人(而不是不抱怨996的人,这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至于你说这些人是不是工作的很努力,奋斗的很厉害,我承认,但我更承认的是《人民日报》所说的,奋斗不等于蛮干,不等于长时间,奋斗也可以巧干,努力干。


说到这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

今天抱怨996的人,是否意味着未来就会没有工作?


很明显不是。


因为要分清楚,这里面抱怨996的人,是为什么抱怨。


我说一个我曾经回答我的领导问题的例子。


我的领导有一次和我聊天,谈心,她问我:我最近发现你走的比较早,是不是心思都不在工作啊?


这是8年前,我刚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做初级产品经理的事情。


我当时笑了笑,对她说了实话,我说:


我发现一件事情,产品经理的工作,不是在办公室里天天想用户会怎么样用产品,那样的模拟有点闭门造车,我想,真正的用户用我们的产品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各种场合,包括家里,包括商场里,包括一个小饭馆,那既然我们要做的是用户体验,为什么不试着和用户的生活一样去体验,而非要在这个公司里冥思苦想呢?


那是2011年,移动互联网元年,我当时的思路是,用户体验,是体验出来的,不是办公室里“奋斗”出来的。


顺便说一句,9点上班,12点多下班的日子,也是这段日子。


当时我能从我的领导眼中看出欣赏,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问过我这个话题。


我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有。我想说的是,我抱怨(确切的说是反对)的是,996的形式,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工作是思考型的,越是固化的996,效果可能越大打折扣。


当然,随后因为后续的工作经历,我在当时的思路上做了完善,今天我描述起来,不会想当时那样漏洞百出,但是思考方向不变。


以上举例,不是想说我反对996有多么合情合理(其实应该合情合理,毕竟法律在那里摆着),而是我想说,反对996的人,恐怕每个人的理由会不同:

有些人仅仅是希望安逸一些,混吃等死——但你不能认为所有人都是希望混吃等死

有些人是希望给自己空间,有未来更好的方向选择(无可厚非)

有些人是工种特点,需要灵感

有些人是……


所以在这些人中,大家想一想,除了第一种,后面这些类别,都是可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时代,再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并且能够再次发光的吧?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


这里的关键是——“见自己”。


知道自己为什么是当前的现状

知道自己是否合适当前的现状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知道自己为什么加班

知道自己为什么反对996

知道自己反对996之后,要肯定什么——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决定要什么。


所以,基于以上的三点分析,我想可以回答题主的这个情绪化的问题,今天抱怨996的这群人,有很多原因,但是除了那种仅仅想“不劳而获,混吃等死,安逸现状”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在未来,即便是整个社会发生大的变化,也有很多今天“抱怨996”的人,能找到自己清晰的路,这些人可能会痛苦,会迷茫,会一段时间丧失目标,甚至会否定自己,会哭天喊地,但这不重要,只要他们内心中最终做到“见自己”,总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我为什么把《众神聊斋》的主题定为“见自己”的主要原因。仅仅是有感而发,完全没有做广告的意思,因为我知道你们也不会看)


沐雨纵横众神聊斋


第一855严格执行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正常企业机器是24小时工作,严格执行855可以增加3个岗位。很多历史盲根本就不知道8小时工作是怎么来的,是美国芝加哥工人罢工,是用血换来的,之前的罢工换来的是企业主,以计件工资的变相压榨,计件工资无法满足工人的薪酬。目前看,中国各企业,无法满足855用工的,面临的问题就是淘汰,2/3的企业淘汰出局,才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时代将一去不回。倒闭的不会只是江南皮革厂!所有血汗工厂将全部倒闭。


东北神哥李打油


如果真正到了人工智能时代,那么这个世界就大同了。届时不会有国家,权利,两极分化,阶级等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每个家庭只需要添置一台人工智能机为其生产生活所需即可,没必要996,多余的商品可以放置跳蚤市场,让人工智能交换等价的其他物品。打个比方,北方某区域产小麦,这里的人就利用人工智能机只生产小麦制品就行,需要什么别的东西就用小麦制品放于跳蚤市场去交换等价物品。人类由此可以维持生存,别的时间就可以修身养性,读书养花,散步旅游等等,至于大资本家在那个时代,全无用武之地,因为你的生产的东西再多也没人消费。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连国家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每个地方只有服务人员以及世界警察,服务人员靠服务赚取等价物质。届时的世界,不存在阶级不存在贫富,人类的贪婪得以遏制,每个人追求的都是精神的快乐。人类回归到近似太初的状态,奔驰宝马也没人开了,因为人类已无虚荣,也不需追名逐利。由此,地球的污染,以及战争,核武器等等危害地球的东西自动消亡,地球得以持续发展,人类进入大同世界。


潇湘笔客


这个说法有点偏激。

未来机器人普及了,人类就真的007了吗?很多岗位是机器人取代不了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会让很多人失业。工业革命时代,流水线的出现,让很多工人失业了,为此,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的大罢工,到最后怎么样?人类历史还是滚滚向前,同样催生出很多新兴的职业。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出现,让很多实体店的员工失业,后来呢?不还是会催生出新兴的职业取代他。

我们都知道,汽车出现的时候,我们不再用马作为交通工具了,驯马师面临失业,可到现在,驯马师不一样生活的很好?

996工作制本就是个奇葩的出现,是很多打着正义的旗帜的资本家,变本加厉的盘剥劳动者的一个借口。


我是一只犀鸟


这个问题答案很明显啊。发达国家工业就是中国的未来,事实是就算全机械自动化生产,工人依然存在,只不过技术工人比例上升,流水线工人下降而已,这是趋势,已经这样变化了。人口的福利待遇会更高,不可能出现因下岗失业而逼上绝境的,参考当时的国企改革,全国工人下岗潮,当时很多纺织女工为了养家去卖身。别说未来改革,就算现在下岗也不会比那时侯惨。

假设中国工业赶上德国,自动化程度很高,会发生些什么呢?

第一,技术工人地位提升,现在国家太不拿技术工人当回事了。也是因为自动化程度不高很多都是普工将就导致的,到时没技术的人没法解决问题时,技术工人就不可缺少了

第二,解放大量生产力,给很多冷门职位冷门产业带来巨大活力。这很能理解,人不可能闲着没事干,都受过普通教育了,都有一定眼界,当劳动市场饱和了,为了生存就都考虑冷门市场了,现在有很多职位到处求人来都没人去呢!

第三,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文职部门竞争更激烈,很多人觉得工人就业和文职部门无关,现在的文职部门竞争已经很惨烈了,各种高文凭满天飞,就是人太多的原因,当工业吸收不了那么多人时,就都考虑业务员,文员,科员,推销员等等这些谁都没尝试,门槛低的职业。自动化再高,一个工厂最少也需要一百多工人,而文职最多十几个,压力大的是那部分可想而知。

第四,全机械化的工业生产是趋势,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是好的方向。这不是谁搪塞待遇不够的借口。到时确实会有变化,但工人根本不怕!根本不惧!压力大的是那些拿着高工资什么都不会的干部!是那些包着高文凭高学历拿着好待遇又没能力的人!这些都不是工人。工人也期盼着机械化生产,去参考韩国日本,压力大的想死的是工人还是那些办公室职员。自己再给自己挖掘坟墓还问别人怕不怕?上一代没有文化的工人改革下岗,都已经挺过来了,发生什么了么?下一次,指不定死的是谁呢。但我知道,哪有什么铁饭碗,自己的本事才是铁饭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