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1958年1月9日,我國正式頒佈了第一個戶籍管理法規——《戶口登記條例》,開始對人口自由流動進行限制和管制,並首次以法規形式限制農村人遷往城鎮。戶口從一開始,就有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之分。

自此,兩種戶口,兩種命運。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時隔60年,《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出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放寬城市落戶條件,中小城市、鎮放開落戶限制”成為工作重心。

近日,這份18年頒佈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又被修改,不但全面取消了Ⅱ型城市的落戶限制,還要全面放開放寬Ⅰ型大城市的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針對重點群體的落戶限制。

60年,說長不長,但足以讓中國人習慣風馳雲走的變化發展。60年,說短不短,農民的犧牲與忍受,真的太多,也太久了。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主力軍。

抗日戰爭,實質上是農民戰爭。一位開國元帥也感慨:“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在捍衛尊嚴與重建家國的戰爭中犧牲了生命,同時,這場革命也得到了農民在軍備、糧草、製造、衣宿等各方面,不計回報的無私支持。

戰爭結束之後,農民的好日子來了嗎?可惜來的是:經濟建設為革命鬥爭服務的思想。為保證百廢待興的國家在短期內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農民以工農產品剪刀差為代價,為大規模工業化提供了資金。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著名的三農問題專家陳錫文研究發現,從1953年到1985年,即從農產品統購統銷政策的實施到取消期間,農民對城鎮工業化的貢獻大約為6000—8000億元,換句話說是:國家無償從農民手裡拿走了6000—8000億元,支援城市建設。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則在學術報告中指出,1980年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255萬元。當年的8000億元,相當於現在的204萬億,作為對比,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是90萬億人民幣。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另外,改革開放至今,國家已經從農村徵用了1億多畝耕地。

改革開放之後,大量農民流入城市,成為城市建設的最廉價勞動力。他們盤活當地資源,帶動經濟發展,為我國令世界驚羨的城市大跨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這些城市建設者們卻得不到任何基本保障,成為了光怪陸離的城市裡,姿態最低的寄存者,這群為城市付出血汗的人,他們叫做“農民工”。

農民的犧牲太沉重,以至幾代人都難翻身。戶籍制度改革便勢在必行。

目前,農民的平均耕地面積不到10畝,這還是幾年前的數據,現在只會越來越少。人多地少的現實國情決定了農業生產將長期、普遍的存在作業規模小、生產效率低等問題。因此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減少農民數量,優化農業資源配置,最終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戶籍制度改革於國家而言,是一項歷史性任務,對農民來說,則有著強烈的現實訴求。

始於1958年的戶籍管理制度是一套建立在工業化趕超戰略需要上的行政體制,在這個計劃經濟時期社會生活領域的核心制度中,農村擔起了支撐城市、為工業化輸血的重負。工業化起步背後的社會成本極高。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人口的膨脹,但也窒塞了社會發展的活力。既造成了極大的不公,也損害了人民的長遠利益。

城鎮化進程的滯緩與戶籍制度對人口流動的束縛是一對雙生兒。農民被捆綁在日漸貧瘠的土地上,對城市人口享受的福利待遇和就業機會只能豔羨。農民工背井離鄉,在城市卻被疏離、邊緣化。一紙戶口,可望不可求。城鄉差距拉大,城市化長期滯後於工業化,國民待遇不平等。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面對種種弊端與詬病,戶籍制度改革的時機已然成熟。

早在2006年,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就已在《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和政策思考》中做了四種政策模擬下的養老應對策略。第四種情況社會養老負擔最低,即在實行完全的個人積累新體制的同時,把農村轉移勞動力逐步吸納到這個體系中。

很多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他們的薪水並不低,有能力月薪達到繳納個稅的水平,那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城裡落戶,繳納養老保險,享受福利待遇?城市要吸納“精英”,能為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帶來力量的,不都是精英嗎?

因此,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就要從根本上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打破“戶口崇拜”心理,使農民得到尊重,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那麼,戶籍改革是不是意味著農民要消失了?

其實戶籍改革不是要消滅農民,而是將“農民”從一個階層,轉向一種職業。 從職業身份來講,農民是指經營農田和從事農業生產的人。雖然未來的戶籍登記沒有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之分,但並不意味著沒有農民與非農民之分。農民作為一個群體始終有其歷史和現實意義。

無論到什麼時候,農民都是我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在預計城鎮化率達到66%的2030年,我國依然會有近5億人居住在農村。戶籍制度改革是為了城鄉居民共享現代化成果,平等享受國家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而非消滅農民,遺忘農民。

風雨滄桑60年,對農民來說,終於改革的戶籍制度意味著什麼?

面對農民的後顧之憂,國家明令規定,現階段不得以農民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要讓農民進退有路、選擇自由。強調的就是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

新型城鎮化建設任重道遠,關乎國計民生,絕不僅僅是一紙戶口的事。農民進城落戶,也不單單是戶籍問題。城市需要根據自己的承載能力容納人口增長、加大公共資源投入,農民也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希望在這場革除沉痾,衝破藩籬的征途中,農民不再受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