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服務+大數據,“國家隊”智能農服體系直面“三農”痛點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伴隨著我國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規模化種植的優勢已逐漸顯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的大種植戶和大農場主也正在分享著農業現代化改革的紅利。但我們也清楚的看到,現階段,我國農業面源汙染嚴重,生產方式效率低下,科技水平不高,肥料行業總體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這些痛點也在制約著行業需求的釋放。在這樣的大形勢下,誰能為農戶解決從種到收的各個環節中的問題,提供優質的服務,誰就能贏得市場。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機遇

中農智能服務體系應運而生

近日,中國農資土壤修復技術集成暨液體肥項目2019年北方區工作會在河北秦皇島舉行。會上,各位嘉賓就如何解決我國農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及為農服務模式如何落地等方面做了充分的交流討論。

農民之痛便是國家之痛,長期以來,在零散種植模式下,諸多問題困擾著我國農民。中國農資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農業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趙穎在分享二十多年為農服務經驗時表示,我國農民知識水平普遍偏低,大多還採用傳統的高強度種植方式,對於土地缺乏綜合的種植解決方案,加之市場上肥料品牌五花八門、農民貸款難,利息高、菜價糧價低迷等因素,農民的幸福指數一直很低。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國農資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農業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趙穎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科技推廣中心處長李寶東在談及我國農業面臨的問題時也表示,長久以來,傳統的種植模式不僅給農民帶來了諸多負擔,對於環境的破環也十分嚴重。在長期的不合理施肥方式的影響下,氨等農業汙染源不斷積聚,有研究表明,氨在細顆粒物(PM2.5)形成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其貢獻率可達20%以上,長期化肥的不當使用,不僅使土壤板結,肥力下降,水體汙染,也成為了我國大氣汙染的“幕後黑手”。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科技推廣中心處長李寶東

但有困難就會有機遇。近年來,農業農村問題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從農業供給側改革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三農”問題已經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我們也欣喜的看到,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初具成效;全國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規模化種植面積空前;新型農業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數量明顯增多;農業提質增效成果顯著,農產品品牌化、品質化趨勢明顯。眾多傳統經銷商已開始向農業綜合服務商轉型,作為中國農資行業的“國家隊”,中農控股也在為農服務的道路不斷探索和前進著。

據趙穎介紹,通過幾年的努力,中農控股的“中國農資智能服務體系”已初具規模,中農控股這套服務體系正是針對目前我國農業面臨的諸多問題而建立,希望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現代服務模式來幫助農戶解決燃眉之急,幫助基層經銷商快速成長。可以看到,從中國農資智能配肥站到液體加肥站,從金融服務、飛防服務到有機肥微工廠,中農控股的“中國農資智能服務體系”還在不斷創新,不斷豐富,不斷完善中。

創新

智能配肥體系惠農護地

中國農資智能配肥體系是“中國農資智能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由智能配肥站和液體加肥站組成,其中,智能配肥站是以測土配方施肥為指導,在基層設立的集生產、研發、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基層服務站;液體加肥站主要服務於經濟作物區,用於縮短液體肥運輸距離,同時減少了包裝成本。於此同時,中農控股農服團隊還會進行全程跟蹤服務,根據當地土壤情況、作物種植情況設計合適的配方,並提供科學施肥指導,在收穫期還會對農戶進行測產回訪。

而與智能配肥體系相配合的是,是中農控股獨具特色的液體水溶肥產品序列。從大量、中量及微量元素水溶肥到氨基酸、腐殖酸、殼聚糖水溶肥,再到液體有機碳肥,成熟的產品線為農戶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同時,利用智能配肥體系及水肥一體化設備,既能節約水資源,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種植者增收節支,也充分保護了環境。

從2014年第一家在山東落成開始,智能加肥站發展迅速,目前全國已經建成97家智能配肥站,會員達25000餘人,智能配肥站為用戶提供了65457噸配方配,覆蓋了75%的北方主要種植區和20%的南方種植區,同時還建有37個土壤分析實驗室,5個土壤檢測站。而在2016年啟動的液體加肥站項目也成績不俗,目前全國共有8家液體配肥中心,39家液體加肥站,可提供1839噸液體配方肥的銷售。

共贏

與合作伙伴一道服務三農

農資行業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合作共贏才是時代的主題。在“中國農資智能服務體系”中,眾多優秀的合作伙伴也正與中農控股一道為改變農業現狀而努力著。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秘書長許小華

中農控股聯手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共同為農戶提供無人機植保解決方案及農產品上行等精準農業服務。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秘書長許小華表示,在現階段的市場競爭中,相比於產品,服務更難被替代,作為全國供銷系統農事綜合服務的聯盟組織,中國供銷無人機大聯盟以無人機為農服業務切入點,依託“合夥人+眾籌”模式進行業務落地,幫助合作伙伴打造縣域服務體系。融合服務中的大數據信息,搭建農業服務共享雲平臺,實現人與人、人與機等資源的共享,構建農服生態。

土壤安全同樣是中農控股關注的重點,其聯合北京田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種植戶們帶來了利用臭氧和水高度混合後澆地來治理深層土壤頑固病蟲害的方法。臭氧在水質處理、化學氧化、食品藥品加工保鮮和醫療消毒等領域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農作物的殺菌消毒領域的應用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利用臭氧水防治土傳病蟲害,不僅可解決因利用化學殺蟲劑帶來解決土傳病蟲依賴性,而且不存在任何殘留問題,同時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及品質。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農控股與濰坊漢唐盛世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中國農資土壤修復技術集成基地合作協議”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國農資綠盾聯盟服務隊成立儀式

為了更好的提升為農服務質量,會議現場還舉行了中國農資綠盾聯盟農資服務隊成立儀式,同時,中農控股還與濰坊漢唐盛世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中國農資土壤修復技術集成基地合作協議”,以促進中國農資土壤修復技術的落地。在未來,“中國農資智能服務體系”中的工作人員及中農控股的合作伙伴將會為種植大戶及農場主們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提升種植及服務水平,同時,也將提供更多,更全,更精的農業服務,打造中農控股獨樹一幟的農服品牌。

至誠於中,服務於農,合作共贏一直中農控股堅持的理念,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為農服務這條道路上,中農控股還會團結更多的力量,將更多優質的產品,可靠的技術,高效的服務帶給中國的種植者。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監製 | 魏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