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伴随着我国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已逐渐显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大种植户和大农场主也正在分享着农业现代化改革的红利。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现阶段,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科技水平不高,肥料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痛点也在制约着行业需求的释放。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谁能为农户解决从种到收的各个环节中的问题,提供优质的服务,谁就能赢得市场。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机遇

中农智能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近日,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集成暨液体肥项目2019年北方区工作会在河北秦皇岛举行。会上,各位嘉宾就如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为农服务模式如何落地等方面做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农民之痛便是国家之痛,长期以来,在零散种植模式下,诸多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民。中国农资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农业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赵颖在分享二十多年为农服务经验时表示,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大多还采用传统的高强度种植方式,对于土地缺乏综合的种植解决方案,加之市场上肥料品牌五花八门、农民贷款难,利息高、菜价粮价低迷等因素,农民的幸福指数一直很低。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国农资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农业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赵颖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处长李宝东在谈及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时也表示,长久以来,传统的种植模式不仅给农民带来了诸多负担,对于环境的破环也十分严重。在长期的不合理施肥方式的影响下,氨等农业污染源不断积聚,有研究表明,氨在细颗粒物(PM2.5)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其贡献率可达20%以上,长期化肥的不当使用,不仅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体污染,也成为了我国大气污染的“幕后黑手”。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处长李宝东

但有困难就会有机遇。近年来,农业农村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农业供给侧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三农”问题已经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初具成效;全国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化种植面积空前;新型农业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数量明显增多;农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农产品品牌化、品质化趋势明显。众多传统经销商已开始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作为中国农资行业的“国家队”,中农控股也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不断探索和前进着。

据赵颖介绍,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农控股的“中国农资智能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中农控股这套服务体系正是针对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而建立,希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服务模式来帮助农户解决燃眉之急,帮助基层经销商快速成长。可以看到,从中国农资智能配肥站到液体加肥站,从金融服务、飞防服务到有机肥微工厂,中农控股的“中国农资智能服务体系”还在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中。

创新

智能配肥体系惠农护地

中国农资智能配肥体系是“中国农资智能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智能配肥站和液体加肥站组成,其中,智能配肥站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指导,在基层设立的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基层服务站;液体加肥站主要服务于经济作物区,用于缩短液体肥运输距离,同时减少了包装成本。于此同时,中农控股农服团队还会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根据当地土壤情况、作物种植情况设计合适的配方,并提供科学施肥指导,在收获期还会对农户进行测产回访。

而与智能配肥体系相配合的是,是中农控股独具特色的液体水溶肥产品序列。从大量、中量及微量元素水溶肥到氨基酸、腐殖酸、壳聚糖水溶肥,再到液体有机碳肥,成熟的产品线为农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同时,利用智能配肥体系及水肥一体化设备,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种植者增收节支,也充分保护了环境。

从2014年第一家在山东落成开始,智能加肥站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经建成97家智能配肥站,会员达25000余人,智能配肥站为用户提供了65457吨配方配,覆盖了75%的北方主要种植区和20%的南方种植区,同时还建有37个土壤分析实验室,5个土壤检测站。而在2016年启动的液体加肥站项目也成绩不俗,目前全国共有8家液体配肥中心,39家液体加肥站,可提供1839吨液体配方肥的销售。

共赢

与合作伙伴一道服务三农

农资行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共赢才是时代的主题。在“中国农资智能服务体系”中,众多优秀的合作伙伴也正与中农控股一道为改变农业现状而努力着。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秘书长许小华

中农控股联手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共同为农户提供无人机植保解决方案及农产品上行等精准农业服务。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秘书长许小华表示,在现阶段的市场竞争中,相比于产品,服务更难被替代,作为全国供销系统农事综合服务的联盟组织,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以无人机为农服业务切入点,依托“合伙人+众筹”模式进行业务落地,帮助合作伙伴打造县域服务体系。融合服务中的大数据信息,搭建农业服务共享云平台,实现人与人、人与机等资源的共享,构建农服生态。

土壤安全同样是中农控股关注的重点,其联合北京田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种植户们带来了利用臭氧和水高度混合后浇地来治理深层土壤顽固病虫害的方法。臭氧在水质处理、化学氧化、食品药品加工保鲜和医疗消毒等领域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作物的杀菌消毒领域的应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利用臭氧水防治土传病虫害,不仅可解决因利用化学杀虫剂带来解决土传病虫依赖性,而且不存在任何残留问题,同时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及品质。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农控股与潍坊汉唐盛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集成基地合作协议”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中国农资绿盾联盟服务队成立仪式

为了更好的提升为农服务质量,会议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农资绿盾联盟农资服务队成立仪式,同时,中农控股还与潍坊汉唐盛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集成基地合作协议”,以促进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的落地。在未来,“中国农资智能服务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及中农控股的合作伙伴将会为种植大户及农场主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提升种植及服务水平,同时,也将提供更多,更全,更精的农业服务,打造中农控股独树一帜的农服品牌。

至诚于中,服务于农,合作共赢一直中农控股坚持的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为农服务这条道路上,中农控股还会团结更多的力量,将更多优质的产品,可靠的技术,高效的服务带给中国的种植者。

聚焦 | 产品+服务+大数据,“国家队”智能农服体系直面“三农”痛点

监制 | 魏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