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再登行業之首 解析恆大發展的大視野、大格局、大智慧


“視野”、“格局”、“智慧”是恆大穩居地產龍頭的根本,也是未來恆大全方位出擊的核心武器。

地產企業的核心是什麼?土地還是負債控制?現金流還是盈利能力?2018年業績溝通會上,許家印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3月26日,恆大集團發佈2018年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恆大全年營業額4662億,同比增49.9%;總資產18800億,同比增6.7%;淨資產3086億,同比增27.4%;現金餘額2042億。上述核心指標實現行業第一。同時,恆大的銷售額5年來實現43.1%的複合增長率,銷售面積實現30.3%的複合增長率。更值得關注的是,恆大2018年的毛利潤高達1689.5億,同比增50.5%;淨利潤722.1億,同比增106.4%,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增93.3%,蟬聯利潤王的同時還創下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恆大再登行業之首 解析恆大發展的大視野、大格局、大智慧

多項數據行業第一,各項數據健康且高速地增長,這本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成績。然而,在業績溝通會上,許家印卻很少談及,而是將重心放到了新能源汽車、四大產業佈局、大灣區等等。恆大的核心是什麼,許家印的答案是“視野”、“格局”、“智慧”。

大視野:搶跑十年 多元化佈局已完成

“恆大的多元化佈局正式結束,五年內不再拓展新領域。”許家印這句話帶來的衝擊力遠比亮眼的業績來的猛烈。目前恆大已經形成了地產、健康、文旅、新能源汽車四大產業板塊,多元化戰略進入收割期。

很多人將2018年視為地產企業的拐點之年,在這一年裡,行業分化、馬太效應凸顯。大量地產企業開啟多元化戰略,然而,在這一年裡,行業領頭羊卻已率先宣佈完成了佈局。都說船小好調頭,企業規模小戰略容易貫徹,可恆大這艘巨輪卻走在了所有企業的前面。

這體現的便是許家印的大視野。許家印超前開啟了土地儲備戰略,2009年-2015年,恆大實現了3.03億的土地儲備。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火熱之時,恆大卻早已建立了絕對的優勢。據許家印介紹,恆大已經在大灣區有109個住宅項目,土地儲備4927萬平方米,貨值1.6萬億,其中深圳有45個項目,土地儲備是2903萬平方米。不僅如此,許家印還在積極佈局大灣區的高端製造業和旅遊產業,比如恆大的汽車整車生產基地在廣州南沙,恆大童世界也在南沙佈局。

與土地儲備戰略同步開啟的是文旅產業。早在9年前,恆大便已開始探索文旅產業。目前,恆大旅遊已打造兩大填補世界空白的拳頭產品“恆大童世界”和“恆大水世界”。其中,恆大童世界是專為2-15歲的少年兒童打造,全球唯一的“全室內、全天候、全季節”大型童話神話樂園。目前15個童世界項目已佈局完成,預計2021年起陸續實現開業。恆大水世界則是全球最大的“全室內、全天候、全季節”大型溫泉水樂園。未來2-3年將在全國佈局20-30個。

健康產業的佈局也已經在5年前展開,已打造出填補中國空白的養生養老拳頭產品“恆大養生谷”。目前,恆大養生谷已佈局12個,未來三年可實現50個以上。

提前十年佈局,每個項目都能以雷霆之勢開展,這便是恆大走在所有企業前面的原因。這背後,能夠提前十年看準發展方向,踩準步點,對行業有精準的預判,許家印的視野無疑是讓人歎服的。

大格局:四大產業均瞄向幾十萬億市場

除了前瞻性,恆大身上處處彰顯著許家印的格局,而這集中體現在恆大的產業佈局上。“恆大在產業選擇上,一定是非常大的產業”許家印表示。

具體來看,恆大早期佈局的糧油、乳業、礦泉水產業,雖然一年的銷售額能夠達到幾億、幾十億的體量,但許家印認為跟恆大年銷售六千億的規模是不匹配的,因此,這部分產業沒有進入恆大的戰略重心。而當下的四大產業,包括地產在內,文旅、健康、新能源汽車都是幾十萬億的市場前景。

據權威組織測算,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中國國內旅遊收入總和 2016年已達到 3.94萬億元,同比增長 15.22%; 2017年旅遊收入為 4.57萬億元,同比增長 15.99%。未來十年,我國文旅市場規模預計達 30萬億- 50萬億元,相當於 2015年GDP( 67.67萬億元)的 73%。健康服務業同樣如此,國家衛生計生委預測,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將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元。

目前,“恆大童世界”、“恆大水世界”、“恆大養生谷”等拳頭產品已經具備了成熟的運作模式,並且憑藉均填補了相關產業的空白,在這兩個雙十萬億市場上,恆大已經迸發出新的能量。

新能源汽車則更是無限的想象空間。許家印預測,汽車產業可能5-10年是幾萬億的規模,在全世界是幾十萬億的大產業。的確如此,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已經成大勢所趨,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日前表示,到2020年北京公交車都改用電動車。而在歐美許多國家,售燃油車都有了明確時間表。當前階段,汽車工業正在經歷一個全新的洗牌,汽車製造、汽車後市場都是十萬億級別的市場前景,如今的搶先佈局勢必將為恆大帶來全新的增長軌道。

恆大再登行業之首 解析恆大發展的大視野、大格局、大智慧

許家印說,“恆大做事的風格,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在許家印的大格局之下,恆大著眼的都是幾十萬億的市場。未來,文旅、健康、新能源汽車都將成長為媲美地產的業務板塊。恆大將不只是一家地產公司,而是四大板塊齊頭並進的超級巨頭。

大智慧:3-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集團

當然,面對幾十萬億的市場,恆大能分多少羹也是個未知數,四大板塊成功的可能性需要印證。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許家印在新能源汽車上的佈局來討論。

在結束與FF的仲裁後,1月1日,恆大健康公告以9.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即NEVS)51%的股權,並獲得多數董事席位。1月24日,恆大健康公告宣佈以10.59億元收購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8.07%,為第一大股東。1月25日,恆大成立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0億元。1月29日,恆大再以1.5億歐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

2019年開年的一個月內,許家印就花掉了103個億。今年3月,恆大再次行動,以5億元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如此短時間內的頻繁出手,這樣的決心和氣魄,恐怕也只有許老闆有。

不過,做生意當然不能只靠決心和氣魄,實際上,許家印以雷霆之勢佈局新能源汽車,並不是人傻錢多地亂花錢,在一系列操作後,恆大已經解決了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五大瓶頸。

首先,恆大具備了整車研發製造能力。恆大併購的NEVS擁有世界頂尖水平的電動智能汽車研發中心,其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涵蓋“三電”動力系統、車聯網、生產和製造等領域,如電池冷卻系統、車輛安全系統及車載空氣淨化系統等均為世界領先技術。通過與世界頂級超跑品牌科尼賽克合作,恆大進一步提升了汽車製造能力。

其次,恆大突破了電池瓶頸。卡耐公司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直屬機構)與日本電池巨頭ENAX共同創立,技術來源於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小澤和典及其研發團隊。通過收購卡耐公司,恆大擁有了目前世界領先的日本動力電池技術。

第三,通過收購泰特機電,恆大實現了電機技術的突破。泰特機電擁有6大組合超200項專利技術,覆蓋電驅動動力系統的所有關鍵要素。目前國際上生產輪轂電機的企業共有5家,但具備商品化條件只有泰特機電。毫無疑問,收購泰特機電讓恆大的電機技術迅速走到了世界前列。

第四,通過參股廣彙集團,恆大打通了供銷體系。廣彙集團擁有世界最大汽車銷售渠道。憑藉這項合作,恆大打通了新能源的銷售端。

第五,恆大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難題。據許家印介紹,經過一年半研發,恆大已經研發出新能源汽車的智慧充電平臺,解決社區充電難的問題。業主把車輛停在小區停車場,掃碼充錢充電,就會在夜間供電波谷的時候充電,解決了白天電價高的問題,也解決了社區供電容量不夠的問題。

通過“閃電戰”,恆大已完成了全產業鏈的佈局。不但解決了電池、電機、充電的關鍵技術問題,還具備了行業領先的整車製造技術,而且還打通了銷售體系。恆大在財報中表示,集團將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之一。這個目標顯然是有足夠底氣的。

許家印表示,我們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非常的看好,我們的佈局和步子邁的非常紮實,我們的決心也非常大,我們相信一定可以成功。重新審視許家印的一系列行動,顯然這是有著巨大決心和魄力,有著深謀遠慮的,是極具智慧的體現。新能源汽車如此,地產、文旅、健康同樣會是如此。

回顧恆大的業績,這是許家印10年前的超前佈局帶來的成果,所以對於亮眼的成績,許家印無需過多討論。面對當下,許家印已經完成了未來十年的佈局,多元化產業體系已經打造完成。面對未來,許家印已經為恆大選好了幾十萬億市場前景的賽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