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神池道情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传播于晋、陕、蒙、冀等省。


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神池道情演职人员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演出后合影留念

道情剧产生于唐代,金代传入神池,兴盛于明清时期。在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神池境内有大小道情演出班社200多家。就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许多地方的剧团因战乱停演,而神池境内的道情剧团一直坚持演出,当时的忻州北路梆子著名演员小电灯、九岁红等曾投奔神池道情的“三旦人班社”,为革命老区人民演出。解放后,神池道情剧团于1954年成立,这是全山西省成立最早的县营剧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神池道情剧团在省城参加调演并灌唱片,一住一月,轰动省城。《山西日报》曾多次登载神池道情的演出剧照和节目海报。1957年,山西省举办了非常隆重的戏曲大汇演,神池道情派出了以王占邦、陈廷杰、吴喜娃、段兴旺、李成、赫俊等优秀演员组成的强大阵容,几场演出,征服了观众,轰动了省城,《山西日报》、汇演活动的会刊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次报道了神池道情,神池道情小戏《草场》在汇演中获奖。1962年,神池道情再度到省城灌唱片,在晋祠一住半月。1972年,神池道情剧团代表忻县地区赴省城演出自编自导的现代戏《山村卫生员》,轰动整个汇演,得到省城专家高度好评,为忻县地区增了光。此次汇演虽没有设立评奖事宜,但神池道情的这出戏认为是最好的,获得省领导和观众的好评,省文化厅领导亲自到驻地看望演员,后来省文化厅和忻县地区的领导多次到神池道情剧团调研。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县级剧团纷纷下马,右玉道情剧团也被撤销,右玉道情的一批优秀演员,如金月莲、梁泰、王金娥等,纷纷到神池道情剧团落脚生存。1990年,在全国地方剧团纷纷倒闭的形势下,神池道情剧团愈办愈好,在全国介绍了经验,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嘉奖。

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前去神池培训道情表演技艺的武学文(中)、王晓萍(右二)、赵玉林(左二)和神池卜方剧团负责人合



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武学文给演员们说戏

神池道情音乐的向外传播,还有一则传奇的故事:据中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和歌曲家刘炽先生生前讲述,当年他去陕北的时候,路过神池的义井镇住了一晚,可好有一个打铁的匠人边打铁边哼神池道情调,刘炽顿时被这美妙的音乐吸引住了,于是让那个匠人反复唱了几遍,他将调子记下,后来来到陕北,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翻身道情》。


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武学文教授和大型文献《神池道情》主编杨峻峰、神池道情艺术研究所所长徐俊萍合影

神池道情剧在2010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神池道情的发展传承势头良好,现在神池境内有大小道情班社五个,一个贫困小县能有五个民营剧团,这也是目前忻州市境内最多的。2017年,神池道情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义,前赴北京恭王府,为北京观众和游人演出,得好京城观众很高的评价。

目前活跃在神池境内的道情剧团中,以神池卜方道情剧团最为有名。2018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神池卜方道情剧团派出15名中青年演员到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然后,省文化和旅游厅派出五名老师到神池县辅导道情剧的排演艺术,整整培训了半月。这些老师中有省戏剧职业学院副教授武学文,有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高级讲师赵玉林,有山西省晋剧院著名演员和导演王晓萍。整个培训项目的主持人、戏剧职业学院的李红梅教授、李润宽教授也到神池的培训现场指导工作。在神池县文化局和神池县道情艺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排练了神池道情传统戏《英台抗婚》中的一折《楼台会》,由神池道情剧团老乐工、神池道情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张鹏和鼓师秦建清作曲,神池道情剧团的老艺人们如吴翠花、蔺凤鸣、梁存义、王军、李俊英等经常前去观摩、指导。


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武学文、杨峻峰和神池道情老艺人梁存义、神池卜方道情剧团负责人郭建业合影


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楼台会》剧照

2018年12月23—2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的结业汇报演出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华夏剧场隆重举行,神池道情、右玉道情、孝义碗碗腔联袂登台亮相。神池卜方剧团派出最强大的阵容,演出了这场精心打造的《楼台会》。由张桂莲扮演祝英台,王爱莲扮演梁山伯,蔚巧云扮演四九,肖卫珍扮演银心。神池道情的一流乐队演奏师,如鼓师秦建清、二胡张鹏、笛子张明、板胡吴叶,等等高手一齐伴奏。25日晚上正式演出,原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国家文化局艺术局局长曲润海,原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郭士星莅场观看。台上的舞台美术设计精湛,灯光音响效果一流,声光电配合得当,对演员们的舞台效果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演员们一登台亮相,台上台下浑然一体,曲乐悠扬,唱腔婉转,天成揉合,相得益彰。

《楼台会》是选自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相传在我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后来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不想此时祝英台已被父亲所逼,许配给富家子弟马文才。梁山伯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祝英台的要求是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行至山伯墓前,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楼台会》一场就是梁山伯去祝家求婚,见到还原女妆的同窗好友祝英台,英台告诉山伯自己被父亲许与他人,二人在楼台倾诉,含泪话别。神池道情的《英台抗婚》本来就是一本优秀剧目,这次演出,在省城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道情艺术的唱腔和表演,加之深沉的乐队配合,将一则悲壮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高潮叠起。随着撕声裂肺的哭诉,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随着迭宕起伏的剧情,在场的观众无不受到剧情的感染,流下同情的苦泪。


神池道情剧惊艳省城 一曲《楼台会》催人泪下

武学文、王晓萍、赵玉林三位老师和神池道情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翠花等合影。

演出当晚,省城的不少戏迷赶到剧场,一睹神池道情风采。特别是一些神池籍的老戏迷闻讯赶来,认真观看,不时地拿起手机录相拍照。来自“道情之乡”神池大磨沟村的任女士,在省城工作快四十年了,一直向往着家乡的道情剧,这天闻讯赶去,不仅在台下看完戏,最后还走上台去和演员们合影留念。

神池道情演出的时候,台下的掌声不断,好评如潮,台上的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从事了一辈子戏曲事业的曲润海老厅长说,"我年轻时候看过神池道情,当时感到挺不错的。隔了几十年,竟然在省城看到了神池道情汇报演出的《楼台会》,演出的效果真还不错,两个主演的嗓子很好,我很感动,这充分说明神池道情剧还是有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