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治國堪比諸葛亮,又深得人心,卻為何死於一介武夫之手?

擎子yeerum


劉虞到底也只是個幽州牧,何來治國一說?諸葛亮可不同了,身為一國之丞相,事無大小,皆取決於亮,這才叫治國。

幽州牧劉虞與荊州牧劉表非常像,都是皇族後裔,同為州牧,又都是為政寬容,愛護百姓的仁官,可惜生錯了時代,劉虞所處的時代是標準的亂世,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劉虞可是標準的賢臣。



劉虞身為幽州牧是如何治理又幽州的呢?

幽州地處邊陲,處於當時整個東漢帝國的最北邊,位置包括今天的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這裡是華夏族與胡族的交界處,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隔線,各種不同的胡族蠻夷生活在附近,有烏丸、鮮卑、匈奴、夫餘、高句麗等民族生活在這裡。

若是在東漢帝國鼎盛時期,這些所謂的胡族大多都臣服於漢朝,也不太敢惹事,老老實實在這裡從事放牧及邊貿,可是劉虞主政幽州的時期 ,天下正是大亂,先是黃巾起義,後是董卓之亂,在幽州地區也有張純、張舉等人勾結烏丸發生叛亂,地處邊界的幽州是一片動亂。



劉虞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什麼是懷柔政策?就是採用非戰爭的手段,以封官,賜爵,和親及經濟扶助等手段拉攏胡族,這個政策在和平時期,是沒有什麼毛病的,但在動亂時期,胡族看著中原動亂,都想著分一杯羹,進入中原掠奪一把,根本就不會在乎什麼懷柔政策。

劉虞的懷柔政策與其手下的大將公孫瓚產生了根本的分岐,公孫瓚主張採用武力鎮壓胡族,與劉虞的懷柔政策正好相反,兩人互不相讓,由此產生了矛盾。



劉虞為人仁厚,對待百姓比較寬仁,而公孫瓚則為人殘暴,經常放縱士兵搶掠百姓,不顧百姓死活,這也讓兩人產生衝突,公孫瓚雖受劉虞節制,可是他仗著手中兵力強大,不把劉虞放在眼裡。

《三國志》記載:虞在幽州,清靜儉約,以禮義化民。意思是:劉虞在幽州,清靜儉約,以道德禮儀來感化民眾。劉虞主政幽州時,還積極開拓收入,開放上谷(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的市場與外族交易,另外又開放了開採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的鹽鐵礦增加收入,並收留了百萬之眾的青州、徐州流民,安頓在幽州。



不僅如此,劉虞還特別愛惜百姓,就是打仗也不許士兵破壞百姓的房屋,不得放火燒燬城池,劉虞在幽州的政績有目共睹,是非常典型的文人治理,用的是儒家的那一套禮儀來治理。

而諸葛亮治理蜀漢用的是法家理論來治理的,簡單的說就是依法治國,人人平等,現在看起來好像很正常,但在當時的亂世中,是很不容易的,諸葛亮的依法治國,人人平等讓蜀漢的百姓很信服,沒有話說,無論是士族豪強還是普通百姓。



一般來說,亂世要用重典,也就是用更嚴格的法律來治量,劉虞的仁義很多時候在亂世中變成了軟弱,迂腐,就連劉虞與公孫瓚最終演變為戰爭時, 劉虞還在顧及百姓,下令士兵不得放火,不得破壞百姓房屋,結果公孫瓚卻什麼也不顧,劉虞的顧及太多,反而被公孫瓚打敗,最終劉虞被公孫瓚逼迫人殺死。

劉虞有政績,愛護百姓,有仁義之心,可就是不會打仗,劉虞之死也死在不會打仗,不敵公孫瓚才導致被殺, 劉虞放到和平年代,那就是標準的賢臣,治世之賢臣,但卻偏偏生在亂世之中,只得做了別人帖板上的魚肉,被公孫瓚這個武夫所殺。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虞的想法不錯,開闢貿易市場,通過購買力讓遊牧民族得到他們需要的東西。有了正常貿易可以得到,就可以避免戰爭。

開始確實通過貿易,緩和了氣氛。但是,隨後就發現問題了。

第一,漢人的東西是遊牧民族必須的,而遊牧民族的東西並不是漢人必須的。造成了產品不對等,從而造成了價格落差。

第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搶劫遠比貿易成本低。

於是,很快就沒有貿易的興趣了,恢復到搶劫。問題在於劉虞單純的以為任何事都可以談,而極端鄙視武力,完全是理想主義了。

於是,劉虞總是責怪漢人不好,這樣自然得罪了所有人。所有權貴判了劉虞的死刑,否則也不會死。


那一曲花瓣雨


劉虞十萬都不能打進幾百人的城了。就是他太仁德。不想傷一磚一瓦一百姓。他就是太仁德了。劉備攻成都的時候都有放將士們去掠奪。對了。劉備貌似仁德是被演義吹出來的。呵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