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安佳推戰略單品,與光明“貼身肉搏”,阿里“爸爸”也看好

文|李珂

多數人認為,消費升級同低線城市、農村市場擴容讓如今的中國乳業仍然充滿機會。但隨著奶粉市場的格局日趨穩定,資本流向再次發生變化——乘著消費升級的東風,流入低溫巴氏奶領域。這一次,主角換成了恆天然。

1 、鮮奶“有理”

通常,低溫巴氏奶向來都是城市型區域乳企的優勢。區域乳企在當地較高的知名度及群眾基礎,深耕多年的渠道,運輸半徑等限制,減少了競爭對手。不過,愈加先進的冷鏈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巴氏奶市場的競爭壁壘,伊利、蒙牛以及一批國際企業也相繼進入該領域,恆天然就是其中之一。

昨日,新西蘭恆天然公司在華推出首款安佳品牌鮮牛奶(巴氏奶)產品。食品君獲悉,首批推向市場的安佳鮮牛奶採用了利樂磚的包裝形式,有200ml、900ml兩個規格,售價分別為6.9元和23.9元,保質期7天。此外,針對運動人群和兒童等目標消費者的鮮奶產品,將在兩年內逐步推向市場。


驚心!安佳推戰略單品,與光明“貼身肉搏”,阿里“爸爸”也看好

事實上,恆天然早在2017年就開始佈局鮮奶市場,先後與盒馬鮮生、家樂福零售企業合作推出過鮮奶產品。其中,恆天然與盒馬鮮生合作推出的“日日鮮”,上市後反應較好,目前是華東地區盒馬鮮生銷量第一的鮮奶單品。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安佳品牌首次推出的國產奶源產品。參考《2018中國奶業質量報告》並統計,2017年其生牛乳產量約佔全國生牛乳總產量的1%,恆天然也將自己牧場產奶稱為“限定1%”的奶源。

恆天然方面表示,公司目前已在中國河北、山西、山東建成三大牧場群,共有15座牧場,67萬頭奶牛,每年產出超過3.5億升奶,是國內最早獲得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的SQF(安全質量食品)三級認證的牧場群。

“基於對消費者的洞察,我們看到中國消費者在乳製品方面的消費升級非常明顯。具體來說,消費者對營養、口味和新鮮度的要求逐步提高,這是我們上市這一款安佳鮮牛奶的原因。我們預計,未來3-4年裡,這個品類仍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恆天然消費品事業部副總裁曹輝在接受食品君專訪時表示。

驚心!安佳推戰略單品,與光明“貼身肉搏”,阿里“爸爸”也看好

恆天然消費品事業部副總裁曹輝

食品君獲取的一組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的三年內,低溫鮮奶品類在中國市場預計將以18.5%的年複合增長率發展,到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增至70多億元。

恆天然發力巴氏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的巴氏奶市場有非常大的潛力。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市場,巴氏奶銷量只佔液態牛奶的10%,在中國大陸核心城市,這個比例也僅為30%,比例並不算高。但是,反觀美國、英國、日本這些乳品非常發達的市場,巴氏奶佔比可以超過90%。

恆天然中國研發總監許德生表示:“從液態奶全球產品趨勢看,中國液態奶零售市場處於亞太乃至全球領先地位,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成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中國是目前全球少數增長迅猛的市場之一,具體看,低溫鮮奶市場增長尤為迅速,已經出現消費拐點。”

不過,作為中國巴氏奶市場“新入局者”,恆天然並沒有直接將新品鋪向全國,而是穩紮穩打,以佔據全國近30%巴氏奶銷量的上海為根據點,主攻華東區域市場。

曹輝表示,考慮到冷鏈運輸以及剛剛進入市場等多方因素,恆天然首先會在華東市場進行安佳鮮牛奶的銷售。在現有上海本地的商超、便利店渠道基礎上,還將鋪設到華東地區各大超市、賣場中。消費者還可通過安佳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以及每日優鮮等新零售渠道購買此款產品。

對於目標消費群體,恆天然鎖定在年輕白領階層,但也透露將會面向運動人群及兒童推出相關巴氏奶產品。而在如何與這部分群體“打成一片”,恆天然也想好了招數。

食品君獲悉,恆天然已經和共享辦公空間供應商Wework,連鎖健身機構Supermonkey開展合作,向超過600個辦公樓的5萬名白領供應免費的早餐巴氏奶,打造白領工作早餐消費場景。其中,僅在Wework南京西路旗艦店,恆天然每週一上午就提供了100份包括安佳牛奶在內的早餐。

“未來只要可以觸達目標消費者人群,並在不同場景下推廣產品的合作,我們都願意去嘗試。”曹輝表示。

2 、突圍“不易”

與常溫奶不同,低溫奶指的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採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但因為巴氏殺菌法只能殺死原奶中一般的致病微生物,不能消滅芽孢,因此這種牛奶必須在4℃左右的環境中冷藏,產品保質期一般在7天左右,這也限制了產品的運輸半徑。因此在工廠就近、終端冷櫃配置以及物流成本效益等方面均有所受限。目前來看,市佔率靠前的企業以區域性品牌為主。

一業內人士表示,如何進入當地消費者的“認知”,是新進巴氏奶企業必須克服的難題。具體來說,大部分消費者對於“巴氏奶”的認知還停留在“本地等於新鮮”上。該認知養成主要有三大因素:本土企業長期的市場培育;天然存在於消費者心中的認知,“離我越近的越新鮮”;以前巴氏奶只有本土企業才有,消費者別無選擇。

在光明巴氏奶市佔率一度接近50%的的華東市場,如何讓華東消費者相信一個外資品牌、異地奶源的巴氏奶產品是“新鮮”的,需要恆天然在市場營銷層面苦下功夫。

渠道方面,作為老牌華東乳企,光明乳業依然有較大的優勢,不僅擁有供應穩定、質量優良的原料奶基地,在產品貯存、運輸、交接等過程中也擁有先進的全程冷鏈保鮮系統。


驚心!安佳推戰略單品,與光明“貼身肉搏”,阿里“爸爸”也看好


此外,恆天然還面臨著“明治”這類外資乳企的威脅;蒙牛、伊利這樣的龍頭企業也在逐步將巴氏鮮奶佈局至全國範圍。

資料顯示,蒙牛在2017年成立了鮮奶事業部。今年1月,蒙牛鮮奶事業部啟動新品啟動會,推出三個子品牌:針對入戶渠道的鮮奶品牌“蒙牛·新鮮嚴選”、主打高品質的鮮奶品牌“每日鮮語“、主打極致新鮮的鮮奶品牌“新鮮工廠”,“每日鮮語”、“新鮮工廠”已經投產。除此之外,伊利巴氏鮮奶品牌“百格特”也已經開始在哈爾濱運營。

事實上,無論是價格戰,還是渠道競爭,都是“財大氣粗”的伊利和蒙牛所擅長的,對於剛剛起步的安佳而言,還尚需時日。

值得注意的是,巴氏奶的核心渠道之一就是送奶入戶,入戶渠道大概佔到巴氏奶 50% 左右的份額,常言道,“入戶業務是區域乳企的核心競爭力”。安佳巴氏奶要想在該領域有所建樹,“入戶”絕對是重頭戲。

送奶入戶和流通渠道相比,前者對生產加工、人員服務、物流和冷鏈等要求非常高,全國入戶渠道做的比較好的乳企有上海光明、南京衛崗、福建長富等,每天有幾十萬份訂奶,很多區域乳企都羨慕不已,但這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外來戶”想在該渠道有所突破並非易事。

驚心!安佳推戰略單品,與光明“貼身肉搏”,阿里“爸爸”也看好

此外,由於巴氏奶保質期短,退損的可能性更大,飲用人群相對有限,新消費者培育也非一日之功,這都導致了巴氏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處於不掙錢的狀態,而企業也很可能費力不討好,賠本賺吆喝。

當然,這些對於恆天然的耐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恆天然過快將巴氏奶作為核心考核單品,銷售團隊將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不過,雖然面對諸多可能存在的困難,恆天然還是對安佳鮮牛奶的未來充滿信心。

“其實,安佳的產品在中國上市後,比如,常溫奶、脫脂奶、黃油、成人奶粉等,都是從非常小的體量做起,慢慢地通過和消費者的良好互動,從而獲得消費者認可,最終成為相應品類的領跑者。”曹輝告訴食品君,由於在黃油、奶酪、奶油等佐餐乳製品深耕多年,恆天然已經具備豐富的冷鏈經驗。

此外,通過一年多時間來與盒馬鮮生合作“日日鮮”的成功經驗,也讓恆天然對消費者認可度“底氣十足”。

至於鮮奶產品能否幫助恆天然很好地解決奶源問題,甚至成為其在大陸地區新的利潤增長點,相信通過幾個月後的財務數據就能略窺一二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