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喜: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齊魯網4月15日訊

他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基層幹部,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楷模。“愛國情·奮鬥者 齊魯英傑譜”來認識踐行新時代沂蒙精神的突出代表——王傳喜。

坐落在山東臨沂蘭陵縣城西南的代村,空氣清新、環境優雅,灰白相間的樓房掩映在綠樹之間,文化廣場、老年健身場所人群熙熙攘攘,一派鄉村生活的美好圖景。

“村小無小事,群眾的事都是大事,說實話辦實事,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讓他們受益,他們才能打心眼裡支持、信任(我們)。山東省蘭陵縣縣委常委 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說。”

王传喜: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王傳喜自從1999年3月擔任代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群眾,把一個村集體負債380多萬元的貧窮落後村,發展成為全村各業總產值26億元、集體經營性收入1.1億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5萬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在這200多本工作日誌裡,王傳喜記錄了他擔任代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正所謂“一筆一畫關民情,一撇一捺解民憂。”王傳喜時刻把群眾當親人,將心比心、以情感人。截至2017年底,全村青壯年勞動力實現了100%就業,村民居住全部實現了樓房化,養老、醫療、教育等民生項目實現了全覆蓋。

王传喜: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代村“兩委”班子成員19年如一日堅持晨會,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從中尋找“三農”發展機遇。在這個過程中,村“兩委”班子歷經六次換屆選舉,沒有一人因非正常原因落選,沒有一人因經濟問題栽跟頭。

為了傳承好弘揚好新時代沂蒙精神,真正實現“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傳喜帶領村“兩委”班子緊緊盯住農村改革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在推進土地調整、治安整治、環境整治、村風整治的同時,立足代村優勢,謀劃確定了長、中、短“三線結合”、相互配合的產業發展路徑。通過大規模土地流轉,高標準規劃建設了現代農業示範園、代村商城、國家農業公園等,為集體經濟探索了一條互補互促、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王传喜: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王傳喜對記者說:“我們感覺到更信心十足了,路子走對了,我們就搶到了先機。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當好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排頭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