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的創新方法論:多年深耕開啟百萬億市場

互聯網時代,微軟、亞馬遜、谷歌通過不斷創新,最終成為翹楚;移動時代,蘋果、華為、三星同樣通過創新,影響了世界。

在製造業領域,中國一直處於世界第一,但總有“大而不強”的論調相隨。2018年,中國製造業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中國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將是升級的關鍵。

清潔能源領域的漢能,正在實踐自己的創新方法論。從挑選賽道,到持續地研發投入,再到人才的培養、生產線的規模化落地,漢能的創始人李河君都將創新視作根本原則。

李河君相信,通過不斷創新,漢能將引領一個萬物皆可發電的時代。

看準創新賽道,投身百萬億市場

紅杉資本的沈南鵬曾經說過,企業家精神的根本就是洞察以及創新。只有具備了這兩個特性,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家,才能夠帶領企業前進。

1996年,蘋果公司陷入泥潭,市場份額也由鼎盛的16%跌到4%。

屆時喬布斯迴歸,大刀闊斧改革,停止了多項冗餘的業務線,聚焦一體機的創新研發。蘋果的命運因此改變。

類似的劇情,也在通訊領域上演。2009年,華為開始了5G的研發。很多人看不懂任正非的佈局,畢竟2008年5月,3G標準才確立。

而今,華為已擁有了5G的話語權。

同樣是2009年,致力於水利發電站的漢能決定進軍太陽能光伏領域。當時,很多人認為佔據90%市場份額的晶硅太陽能,技術更加成熟,而薄膜各方面還看不清楚,技術成熟度不高,勸李河君不要做。

但李河君卻看到,相較於晶硅太陽能,薄膜太陽能輕、薄、柔,未來應用場景必將超過晶硅。

就此,漢能進入薄膜太陽能領域,將“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視作使命。

事實證明,這條賽道極具潛力。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2年,全球薄膜發電組件的市場增速將會超過16%。2020年,全球薄膜太陽能的可開發市場規模將達到114萬億,中國市場將佔據20萬億。

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同期全球物聯網12.71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2015年至今,國務院、發改委等部門先後將薄膜太陽能技術列入國家重點鼓勵和支持的技術和產業目錄。去年4月,工信部等六部委明確指出,要加快提升太陽能產業智能製造水平,促進我國太陽能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早早為此進行創新積累的漢能已掌握先機。

為創新投入800億,賦能中國智造

轉戰光伏領域的漢能,走上了漫長的研發之路。

找準賽道後,漢能就此致力於全球範圍內的技術整合。為此,李河君帶領團隊,在全球範圍內篩選了700多家頂級的銅銦鎵硒企業,然後優中選優去考察。

2012年到2014年之間,漢能先後併購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Alta Devices四家薄膜太陽能企業,技術方向涵蓋銅銦鎵硒、砷化鎵兩條主線。

隨後,漢能在北京、四川、江蘇、美國硅谷、德國、瑞典等地建立了8個研發中心,形成全球聯動的技術研發體系,建立起全球協同創新機制。

目前,漢能在砷化鎵電池領域,保持雙結電池(31.6%)、單結電池(29.1%)、量產組件(25.1%)轉換率等多項全球領先水平。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上發佈的中國最高電池轉換效率紀錄中,漢能獨佔4項,進一步奠定了其在高效太陽能薄膜電池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漢能就此掌握了全球最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與技術成果相對的是科研經費的累計。

一個公司想要在科研上得到成果,需要付出的努力和金錢數以萬計。2009年,華為投入了6億美元研發5G技術,至2017年的研發費用累積已經高達900億。漢能在技術併購、整合,自主研發和產線、項目建設上的投入,也累計達到了800億元。

科研投入對企業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因特爾把20%的營業額作為科研費用。這一年,蘋果的研發費用高達142億美元,三星為143億美元,大眾汽車則是158億美元。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進行的調查顯示,2019年,大多數企業(83%)計劃在今年增加技術投資。

可以說,漢能多年對薄膜太陽能產業的技術投入,為中國能源產業的升級與實現中國智造提供了動力。

一年專利超萬件,開啟萬物發電時代

2月16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高瓴資本的張磊表示,當下的企業想要做出高質量的改變,企業家一定要願意擁抱創新,堅決擁抱創新。

福特公司發明了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方式,實現了每分鐘生產一輛汽車的目標,公司價值和股東回報提升明顯;耐克不斷的自主創新,推出新產品,最終趕超了阿迪達斯和彪馬。

1995年格力空調產銷量就已經位居中國第一,原因並不複雜:掌握核心技術。

目前,格力的技術研發員工接近員工總數的50%,而這一比例仍在不斷提升。

漢能的科研成果不分伯仲,在北京的漢能總部,有一面近50米長的專利牆,牆面掛滿木質匾牌的認證書。

李河君透露,漢能專利將在2022年突破30萬件,相當於蘋果、谷歌或華為專利數的五倍。

據悉,2018年漢能在全球範圍申請專利認證超萬件,新增申請專利每天超過30件,每月約1000件。

在北京,漢能一個月申請的專利數一度佔到整個北京總量的40%。

漢能的漢車、漢瓦、漢牆、漢包、漢紙、漢傘等薄膜太陽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几乎涵蓋了清潔能源的所有市場終端應用,顛覆了人們對於太陽能行業的固有認知。

2018年9月17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雲暢談未來:“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

如今,世界製造業整體放緩,很多傳統制造業公司已經開始轉型升級。雖然製造業經濟環境壓力變大,但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並不會受到影響。

去年上半年漢能實現了204.15億港元的營收,利潤同比增長了30倍。

掌握核心技術是這些公司的底氣。

今年2月24日,華為發佈了5G摺疊屏手機,引發業內矚目。2018年第四季度,在三星、蘋果手機銷量均出現下滑的情況下,華為銷量突破 6000 萬臺,實現大幅增長。

9年前,任正非斷言,5G時代即將來臨,深耕多年後,華為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如今,李河君看到了能源未來的趨勢:移動能源將成為主角。他們的創新,或將開啟一個萬物皆可發電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