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快人一步,才能勝人一籌

“移動能源時代已經全面到來。”這是漢能創始人李河君做出的最新判斷。

作為全球薄膜太陽能行業的領導者,漢能在過去的30年間,始終走在清潔能源發展的前沿。

多年前,李河君和他掌舵的漢能,便看到了薄膜太陽能領域的發展潛力。他們用了10餘年,將中國的薄膜太陽能產業帶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如今,移動能源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連續發佈了十幾個政策文件,鼓勵和支持薄膜太陽能技術和產業發展。

移動能源產業已經成為時下熱門,而漢能相對於其他後續進入的企業,已經擁有了5到10年的領先優勢。

漢能與李河君,時代大勢造就傳奇

去年接受採訪時,漢能創始人李河君曾對提起自己的成功原因:“勢在天地同力,勢不在英雄不自由。”

他認為,漢能成功是因為把握住了時代發展的大勢。很少有人知曉,這句話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努力。

把握時代大勢,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堅定的決心,而這樣的人通常又不被身邊人所理解,經常與孤獨為伴。

90年代初,當“下海”潮還沒有湧現,李河君便拒絕了分配的工作,拿著借來的5萬元下海經商,一路上,他賣過玩具、電子產品、礦泉水,為了賺錢“什麼都做”。

對先行者來說,唯有成功才能證明自己的正確。幾年過去,李河君積累了數千萬元財富。隨後,他又看到了清潔能源的潛力,並決定將其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

2002年,李河君和雲南省政府簽約,承建金安橋水電站。8年間,李河君帶著漢能人在金沙江畔奮鬥,在外界的不看好中,完成了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電站。

水電站建成後,每時每刻都在為漢能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理解李河君的人越來越多。

然而,李河君又看到了新的大勢。2006年,李河君當選為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接觸到了當時風頭正勁的光伏行業。

他看到,短短兩三年,光伏發電成本就從3–4元錢降到了5毛錢。這樣的技術潛力令他吃驚。

於是,2009年,漢能拿出全部家產,投資一百億美元進軍薄膜太陽能領域,業內譁然。但李河君堅信:薄膜化、柔性化、輕量化一定是是世界太陽能產業發展的趨勢。

如今,漢能已經成為世界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裝備和應用產品製造企業,而不少企業也開始進入薄膜太陽能產業。與他們相比,漢能已經領先5到10年。

攜夢前行30載,漢能引領移動能源時代

無數例子可以證明,真正優秀的企業家們,不會將目光侷限在當下的一城一地,而是會穿透迷霧,直達遠方。這也是他們區別於一般企業家的地方。

2003年,中國並沒有生產液晶顯示屏的能力,京東方斥巨資投資第五代TFT—LCD生產線。而今,世界上每4塊屏幕中便有一塊產於京東方。

2005年,老牌家電企業海爾開始擁抱互聯網、智能化、大數據,最終搭建了COSMOPlat互聯網平臺,牽頭制定了大規模定製模式的國際標準。

2008年,當喬布斯從一個牛皮袋裡抽出了第一款MacBook Air時,震驚了全世界。而在那之前,沒人想到一款筆記本能裝進牛皮紙袋。

過去30年來,李河君用一次又一次的經歷,證明了自己擁有不弱於上述這些企業家的眼光。

2015年,李河君提出移動能源概念,漢能向民用市場轉型。此後,漢能相繼推出漢路、漢牆、漢瓦、漢傘、漢紙、發電揹包等產品,覆蓋“住、用、行”等多個日常生活場景。

如今,移動能源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連續發佈了十幾個政策文件,鼓勵和支持薄膜太陽能技術和產業發展。漢能又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面。

2019年,是漢能創業30週年。30年來,李河君和他的漢能,在清潔能源領域始終快人一步,搶佔下一個時代的制高點。

而今,人們好奇的是,如果移動能源時代真的到來,李河君和漢能的下一個目標,將會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