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行為是正義的還是不正義?

手機用戶63930621338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正義不正義,我們就看義和團殺的都是什麼人?

在義和團運動中,有241名來華傳教士(其中天主教傳教士53人,新教傳教士及其子女188人,這中間包括了兒童53人),2萬3千多名中國基督徒(其中天主教18000人,新教5000人)根據教會方面的統計)。

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殺死的中國人是洋人的100倍。

你要扶清滅洋,應該去殺洋人啊,殺死這些中國教民有什麼用?

中國教民和義和團一樣,其實都是普通中國老百姓,大部分還是社會底層(中高層誰會去信仰洋教?),義和團殺他們幹嘛?

有任何意義嗎?

第二,殺洋人,有本事去殺洋兵啊。

殺死的都是西洋傳教士,手無寸鐵的。

殺死了241人中,除了53個兒童,還有大量婦女。

試問,將這些傳教士殺死了有什麼用處?

這些傳教士又有什麼惡行?

他們不是自行傳教,而是滿清政府允許下傳教。

如果中國老百姓不願意讓他讓他們傳教,第一可以直接抵制,第二可以讓政府趕他們走。

這樣胡亂殺一通,對國家有什麼幫助,只會引起列強的公憤。


第三,真正殺洋兵的時候,義和團做鳥獸散。

事實證明,八國聯軍殺過來以後,義和團只是初期和洋兵碰了碰,隨後基本就鳥獸散了。

從開始到最後,堅持作戰的基本都是滿清的新軍,聶士成等人還因此戰死。

當時八國聯軍的兵力也不多,開始時僅3萬多人。

而平津一代以及周邊幾省的義和團,少說也有幾十萬,僅僅從天津到北京一路上就有義和團10萬。

如果真正願意抵抗,就算分散開打游擊,也夠洋人喝一壺的。

實際上,洋人回憶根本沒有遭遇義和團的激烈抵抗。洋人攻破天津,義和團基本就沒有蹤影了。

滿清的主和派大臣早就說了:義和拳就是亂民,以搶掠為目的,吹噓邪術,實際不能作戰。


第四,義和團有很多暴行

連首都北京城,也被義和團禍害的夠嗆,又是燒又是強,動輒說你是教民,殺你全家。


據當時記載:"城中日焚劫,火光連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其殺人則刀矛並下,肌體分裂,嬰兒生未匝月者,亦殺之殘酷無復人理","京師盛時,居人殆四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滷掠一空,無得免者。坊市蕭條,狐狸晝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行墟墓間矣。""義和團之殺教民毛子也,備諸酷虐,銼舂,燒磨,活埋,炮烹,支解,腰殺,殆難盡述。京西天主堂墳地,悉遭發掘,若利瑪竇,龐迪我,湯若望,南懷仁諸名公遺骨,無一免者。勝代及本朝御碑,皆為椎碎。保定屬有張登者,多教民,團匪得其婦女,則挖坑倒置,填土露其下體,以為笑樂。"

第五,義和團運動不可取

野蠻和暴力,最終只能讓國家民族滅亡。

真正的發奮圖強,是要學習敵人先進的一面,並且在自己手中發揚光大,而不是以野蠻對抗文明。

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人家學習西方文明結合日本文化,很快成為列強之一,誰也不敢欺負它。


義和團的所作所為,對國家和民族其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找來了八國聯軍,最終簽訂了最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自然,義和團不過是慈禧手中的棋子而已,說通俗也只是一個尿壺。


  神助拳 義和團 只因鬼子鬧中原

  勸奉教 自信天 不信神 忘祖仙

  男無倫 女行奸 鬼孩俱是子母產

  如不信 仔細觀 鬼子眼珠俱發藍

  天無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發怒 仙發怒 一同下山把道傳

  非是邪 非白蓮 唸咒語 法真言

  升黃表 敬香菸 請下各洞諸神仙

  仙出洞 神下山 附著人體把拳傳

  兵法藝 都學全 要平鬼子不費難

  拆鐵道 拔線杆 緊急毀壞大輪船

  大法國 心膽寒 英美德俄盡消然

  洋鬼子 盡除完 大清一統靖江山


薩沙


我是歷史照妖鏡,我來回答:

<strong>

小學時候一直拿義和團當英雄人物,總是從各種連環畫中看到義和團的勇敢和反抗八國聯軍的精神,但是有了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才發現義和團的劣跡如此之多,只要揭露出應有的事實,就足以讓人汗顏。

  義和團絕不是像某些人想的那樣僅僅是殺殺洋人和欺壓同胞的中國基督徒,義和團不僅排斥西方的入侵,還排斥西方傳來的一切。上到宗教信仰,下到洋貨鉛筆,以至於很多戴著眼鏡,拿著鉛筆的青年學生都慘遭殺戮。義和團的行為,充斥著極為嚴重的反智色彩,其表面上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實際上不過是流氓藉著愛國的名義欺壓同胞,為禍鄉里。義和團和前幾年的反日遊行卻毀壞同胞合法財產並無本質不同。

  我們先看看義和團的所謂宗旨,這在義和團中流傳的一組詩中就表現的很明顯,其中寫道:“焚黃表,生香菸,請來各洞眾神仙。不用兵,只用拳,要廢鬼子不為難,挑鐵路,拔電杆,海中去翻火輪船。”這活脫脫就是封建迷信,不用科學反倒用那些裝神弄鬼的東西。

  鐵路電線杆,固然可以幫助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但他同樣可以幫助中國成為現代國家,贏得獨立自主,不借助現代科學的力量,反而藉助最為愚昧的封建迷信,這樣搞,中國一萬年也無法贏得自由。相比於義和團式的憤青,明顯洋務派和維新派都要靠譜的多,至少人家懂得中國的不足,懂得要效法西洋才能自強,洋務派雖然沒意識到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但至少明白器不如人,義和團連器不如人都不承認,妄想用什麼神法擊敗洋人,是妥妥的誤國。

  如果義和團僅僅是反智主義,倒也罷了,如果能好好抵抗洋人,倒也可歌可泣,但是事實卻是,義和團的戰鬥力低下的不成樣子,連該有的勇氣都沒有,殺起洋人來不得力,殺自己人倒是一門靈。

  當時,義和團按照與洋人的關係親疏將國人分為二毛子、三毛子,直到十毛子,如果說二毛子還是真正的漢奸,那麼後面的純粹是無故構陷,後幾位的毛子往往只是用了洋貨,比如戴了眼鏡用了鉛筆,就被砍殺,還有一些,僅僅是會英語,也被當做奸佞殺了。

  當時人記載:有用洋物者“必殺無赦,若紙菸,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士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對當時中國最開明最愛國的維新派,義和團更是明言殺戮,要“拆毀同文館、大學堂等,所有師徒,均不饒放”。

  

  (義和團殺無辜的中國人比外國人多得多)

  按照義和團的標準,不僅洋務派維新派該殺,今日的我們也都該殺,因為如今中國的義務教育規定要學英語,我們都會些英語,所以都是漢奸,都要殺。

  對同胞如此兇狠,那麼對洋人怎樣呢?就拿西什庫教堂之戰來說,十幾萬義和團圍著只有2000教徒,50洋兵的教堂,竟然攻了幾個月都沒攻下來,最後,甚至請了和尚做法來破洋人所謂的邪法,簡直是笑話百出,可笑至極。要知道,當時的祖魯人依靠和義和團差不多的武器,更少的人數。還殲滅了1000英國殖民軍,義和團要是真有勇氣殺敵,怎麼會如此沒有戰果?實際上,他們不過是裝神弄鬼的懦夫罷了,他們根本沒有絲毫為國之心,只是一群將憤怒發洩給同胞的流氓罷了。

  

  (聶士成和清軍才是抵抗的主力)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真正發揮作用,英勇抗敵的是聶士成的武毅軍,作為清軍中的佼佼者,聶士成英勇抗敵,連八國聯軍都對其印象深刻。當時清朝戰勝聯軍的廊坊大捷主要功臣就是聶士成,八國聯軍記載,聶士成的重機槍讓聯軍難以前進,不得不後撤。但是當時的清朝官員卻將主要功勞歸功於義和團,聶士成部分毫未賞。

  與義和團相比,聶士成才是真正的英雄,但是他的妻兒卻被義和團殺死,足見義和團之假愛國、真流氓,行為之卑劣無以復加。

  義和團這樣無故屠戮同胞、倡導迷信反智,還殺害愛國將領聶士成妻兒的一群人,實在稱不上什麼愛國英雄,他們不過是一群假託愛國之名,實際行流氓惡行的群氓罷了。



歷史照妖鏡one


義和團是邪教組織,乾的事喪盡天良,而且是典型的漢奸團伙,怎麼可能是正義的?

第一,義和團是白蓮社邪教後裔,這個我曾經論述過,不更多解釋了

第二,義和團運動,殺死的洋人沒幾個,殺死的中國人好幾萬,專殺同胞的邪教組織

第三,抗擊八國聯軍主力_是聶士誠的新軍武衛軍,義和團殺聶士誠全家還暗殺了聶士誠,導致八國聯軍獲勝擊敗清軍奪取天津,順便說一句_八國聯軍中,第一個打進天津的是中國山東人組成的華勇營,八國聯軍中最勇猛的部隊



東北虎男323


對於義和團的行為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各種聲音都有,有說是正義的,也有說義和團就是一群土匪,就是一群亂民。

到底該如何正確評價義和團的行為呢?我們先從源頭開始聊聊,也許這樣我們會看得更為清楚。

義和團的產生背景

十九世紀,中國開始和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親密接觸”,這個接觸就是“捱揍”。也許曾經的中國雄壯無比,但十九世紀初的大清已經是日落西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外國人的到來,最先是通商,最主要的商品就是鴉片。鴉片的危害不用多提,它可能會毀了一個民族,可能會毀了一個國家。

於是有識之士們開始救國,最先一撥站起來的是林則徐等人,一個虎門硝煙,讓無數國人精神一震,比抽了大煙還精神。但結果是,引來了英國的堅船利炮,然後對大清官兵一頓“狂揍”,大清明顯打不過,那就談和,談和的結局是賠錢、割地。於是,我們的香港島被永久割讓,鴉片可以繼續交易,通商不許阻攔,傳教必須支持。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人很窩心,而英國等列強很開心,因為大清看似很大,其實很弱。於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隔了十多年後又來了,這次英國帶著法國一塊來了,大清還是打不過,那就繼續認慫,賠錢、割地。同時,北邊的那頭北極熊也看到了中國的好欺負,於是也向前蠶食土地,殺我國民。

再後來,中法戰爭來了,甲午戰爭來了,膠東半島的中德戰爭也來了,大清成了隨意被人欺負的“傻大個”.....

帝國主義進入中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欺壓政府,欺凌百姓。各國在我國建立了不少租界,儼然國中之國。十九世紀的那幾十年,外國的教堂也是快速地發展,外國的傳教士也來了一批又一批。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中國信佛教的百姓和信基督的百姓有衝突,誰會更佔優勢?肯定地說,是信仰基督教的百姓,因為官府會盡量偏向教會支持的人。

如果傳教的教士在傳教時受到了欺負,那麼官府會如何處理呢?一般情況下,官府人來了後,不分青紅皂白,大多是先以傳教士的利益為先。在這種氛圍下,本國本土的百姓感覺到“低人一等”,不甘心地受著帝國主義帶來的侵略和“欺負”。

起初,百姓和外國人的衝突來自於“宗教”衝突,1897年,發生了在山東的“鉅野教案”,這是山東老百姓面對德國的侵略行徑,面對德國人的強勢,做出的反抗。

其後,山東冠縣飛地梨園屯(今邢臺市威縣),發生了村民和教堂因歷史土地問題而產生的糾紛。威縣當地有名的梅花拳師趙三多應村民閻書勤等的邀請,前往援助。後來,趙三多將梅花拳改名為“義和拳”。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種樸素的愛國主義精神開始蔓延。在1898年,山東巡撫張汝梅稱這種鄉勇民團為“義和團”。同年十月,威縣的趙三多等人豎起了“扶清滅洋”的旗幟,大家準備一心“為國為民”。但是,官府不承認這樣的團體,開始進行鎮壓。

有些時候,堵不如疏,越鎮壓,越壯大,義和團在清政府的鎮壓中開始壯大了。

義和團從快速發展到失敗

不得不說,義和團早期的行為還是可圈可點的,打著“扶清滅洋”的旗幟,頒佈了行之有效的紀律,看起來這是為國為民的組織,於是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

而這麼一個組織能夠順利經過初期的發展,和政府並不堅決的態度也有關係,甚至得到了當時山東新來的巡撫毓賢的支持。

毓賢對帝國列強的行為和舉動早看不下去了,終於有了這麼一個自發趕走列強的百姓組織,毓賢私下裡很支持。但對於這種支持,大清高層當然是不願意的,畢竟靠這種方式是趕不走列強的,只能激怒列強。

為了在山東這個義和團發家的地方控制住義和團,朝廷派了“大能人”袁世凱前來當山東巡撫。袁世凱出馬,山東的義和團招架不住了。但義和團的種子卻已經傳遍了華北大地,大批的義和團成員開始轉移到直隸等地。

由於打著“扶清滅洋”的旗幟,這讓很多受過帝國列強欺負的人,紛紛前來參加到隊伍當中。而且隊伍的發展速度極其驚人,參加隊伍的人員也是越來越雜,起初只是農村人和手工業者,後來就出現了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們。

隊伍變大了,但是管理卻更混亂了。本來的目的是趕走傳教士,趕走列強,但慢慢變了樣,開始有些濫殺。隨著清政府地不斷鎮壓,以及帝國聯軍的鎮壓,義和團的人員情緒更是大受影響,開始了大範圍不自律的行為,殺傳教士,殺教民,所過之處都是一片狼藉。

於是,義和團開始從快速發展向滅亡堅定地邁出了腳步。在八國聯軍進了北京後,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而義和團在和八國聯軍的對峙中,散了一大批,後來的餘眾在清政府的鎮壓下,很快就找不到了。從快速發展到解散,也就是兩三年時間,真是一場鬧劇。

義和團失敗的原因

“義和團運動”是百姓自發抵抗外來帝國侵略的行為,這種愛國精神值得讚揚,但最後遭到失敗,是因為幾方面出了問題。

一是“組織的口號”不對。打出的旗幟是“扶清滅洋”,實際上清朝不讓你扶,動不動就派人來鎮壓;而滅洋的口號也不合適,充滿著“暴力語言”,註定無法吸引高端人才的加入。這口號比起朱元璋“驅逐韃虜”差的檔次不少。

二是“濫殺無辜”。義和團對傳教士進行驅逐,同時殺了幾百位傳教士,這讓外國的聯軍無法忍受,但更過分的是,殺了兩萬多信基督教的中國百姓,他們稱之為“二毛子”。這些所謂的“二毛子”大多是中國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只是因為信了基督教,就被大量殺害,這哪裡是正義,純粹是濫殺。

三是“成員複雜”,組織效率差。義和團早期的成員只是農村人士,還有一些拳師,後來加入的就有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各行各業都有。人員複雜不要緊,管理跟得上也行,但高管層管理無力,根本不能有效組織。於是,下面的人打著“扶清滅洋”的救國口號,做著燒殺搶掠的勾當。從始到終,義和團沒有出現一個能領導群雄的人物,沒有出現一個強有力的班子。

四是“戰力差”。看起來,義和團鬧得歡,但八國聯軍來了後,所謂的義和團一觸即潰,作鳥獸散,出來幾個愣頭青,送上幾條命後,大部分人跑得比兔子都快。這和聶士成等人率領的正規部隊還是有些差距。

五是“依靠迷信”進行管理。義和團裡面把人分為童子、年壯者、師兄、老師等,這代表了具有不同的“法力”。每次戰爭下來,死得最多的是童子(年輕的新團員),其次是“年壯者”(經驗豐富的),死得最少的是師兄、老師(管理者)等。

他們的解釋是,法力越高,死亡越少,可以避開子彈。事實上,童子是第一批衝的,當然死得最多;其次是年壯者衝,死亡人數相對多;最後是師兄、老師們,一看情況好,就往前湧,一看情況不對,人就顛了。像這樣的迷信話語,不是一處,多了去了。

大家想一想,用迷信的方式組織起來一個隊伍,隊伍中充滿著各種迷信,如果這樣的隊伍能夠成功,那才算是怪事。


義和團是我國百姓面對清朝的腐朽不堪,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自發組織起來的愛國運動組織,義和團的反抗精神值得提倡。

但義和團後來的做事行為,實在毫無正義可言,除了暴力濫殺,就是迷信指引,實在是有負“為國為民”這個初衷。


藍風破曉


瞭解歷史,才能辦好事做好人。

義和團運動肯定是正確的,是正義的,這是不容置疑的。此事是1900年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北方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中日甲午戰爭後,中華民族被瓜分的危機日益嚴重,各種拳會和秘密宗教匯合的組織一一義和拳,掀起了反帝愛國鬥爭。1898年10月,山東冠縣趙三多領導的義和拳起義成為運動的起點。1899年,山東義和拳取得合法地位,改名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的囗號。從此,義和團運動在華北,東北地區迅猛發展,以直隸最為活躍。1900年5,6月義和團控制天津後,進入北京,進行聲討反洋教,反侵略鬥爭。帝國主義極為鬥驚恐,同年5月底英,美,法,德,意,曰,俄,奧八國聯合出兵,進入武裝干涉。清政府採取陰謀欺騙的手法,6月21曰發表上諭,公開承認義和團並向各國宣戰,6月29日便命令各駐外公使向帝國主義各國解釋其"苦衷",並表示對義和團"設法相機,自行懲辦"。在八國聯軍的武裝侵略面前,義和團廣大群眾手持大刀長矛英勇戰鬥,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由於清政府推行妥協投降政策,致使天津,北京相繼失陷。慈禧太后攜光緒逃往西安,命李鴻章等與各國議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義和團運動在八國聯軍的鎮壓和清政府的叛賣下失敗了,但它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於外來侵略的英勇鬥爭精神,打擊了帝國主義列強妄圖瓜分中國的野心,是五十年後中國人民革命偉大勝利的奠基石之一。







善者福也xlp


我們先看歷史事實,看義和團都對當時的中國人民做過什麼。大清朝閉關鎖國,皇家以天子自居統治天朝上國,驕奢淫逸。義和團興起之前有白蓮教、太平天國、小刀會等組織反抗大清統治,遭到大清王朝的鎮壓。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打碎了大清王朝的傲視天下的驕傲,大清皇家倍感屈辱。清朝門戶開發與西方通商的同時,也給中國老百姓帶來近代文明:醫院和學堂。義和團初期反對的是文明,不是什麼帝國主義侵略,殺死數十萬中國平民百姓,在山東、河北等地成為匪患,嚴重擾亂社會治安。慈禧相信了義和團的刀槍不入,對呼籲慈禧還政給光緒皇帝的11國宣戰,指使利用義和團攻打西方國家駐華使館,招來八國聯軍。百姓深受義和團騷擾和清廷壓制之苦,紛紛為八國聯軍帶路鎮壓義和團,打擊清軍。從南方各省的自保可見清朝已經完全失去民心和統治力。大清寧與外人不予家奴,視廣大漢族人民為魚肉。八國聯軍退兵後再次鎮壓清算義和團。

義和團給當時的中國人民帶來的只有災難和屠殺,沒有正義可言。


求實求真者


要說義和團是正義還是愚昧的,得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看。

一百多年前,伊藤博文在與清朝談判時,曾極力勸告中國全面改革,李鴻章回答道:知道你們是對的,只是中國國情太複雜。

李鴻章所說的複雜主要有兩點:一是上面特權貴族只能接受學習洋人的科技與經濟,絕不允許改革觸及深層體制問題;二是長期專制體制造就了大批奴才官僚和底層愚民,李鴻章深知全面變革面臨從上到下的巨大阻力,只能先從相對容易的科技與經濟改革入手,無法觸碰深層體制問題,言語中透露著無奈,而當時中國問題的核心恰恰在體制落後。

後來洋務運動失敗,年輕的光緒想通過變法圖強,向西方學習,損害了權貴的既得利益,戊戌變法遭到保守派反撲,六君子血灑刑場,保守派不允許手中的特權與利益受損,不僅對李鴻章的洋務運動進行了鬮割,而且鎮壓了以光緒為首的改革派勢力,慈禧還想廢除光緒,遭到各國反對,心中十分不滿。

當時洋人除了傳教之外也興醫辦學、提倡破除陋習,如裹足納妾等,並帶來了新思想,如憲政、民主,曾有洋人對太監自殘身體入宮,和國人動不動就下跪,自稱奴才很是不解,認為人是平等的,更要命的是帶來的憲政,民主等新思想,對落後的封建體制是一種衝擊,而且洋人支持維新運動,所以不可避免也引起守舊勢力的擔心與仇恨。

而義和團最早是一種民間組織,因與教會的矛盾攻擊洋人甚至官兵,受到朝廷的鎮壓,保守派毓賢,剛毅等敏銳的捕捉到可以利用拳民對付洋人,還可抵制國內變革思潮,在他們以及權臣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等支持下,慈禧從鎮壓義和團轉變成支持義和團滅洋,義和團的口號也從"反清滅洋"變成了"扶清滅洋"有了朝庭支持而且披著愛國的外衣,加上大肆宣傳,一時國內民族主義高漲,盲目排外之風盛行,大批義和團,白蓮教,紅燈照式的"愛國"愚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殺洋人,燒教堂,圍攻外國大使館,而燒殺搶掠蒙上了愛國的遮羞布,一切都變得合理。

後來不僅隨意濫殺洋人,還公開找藉口搶劫,強姦,將屠刀砍向了國人,義和團攻擊一切帶洋的東西,連日常生活中使用洋火,學生使用洋鉛筆都會被殺,商店賣洋布,西藥會被搶,被燒,破壞洋人建的鐵路,電線等,燒燬了數千商店,殺死數百洋人,其中多是小孩和手無寸鐵的洋人家屬,而無數國人只不過是賣洋貨或給洋人幫工討生活,被扣上賣國的帽子,慘遭殺害,有說被無辜殺死的中國人達數萬,一時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

洋人要求保護喬民,懲罰暴徒,不斷向慈禧施壓,慈禧在一幫保守派老臣和義和團的支持下,向十一國宣戰,真正的精英都心知肚明,只不過多數釆取了明哲保身,李鴻章,張之洞等推動東南互保,袁世凱也認為亂民不可以成亊,別看平時口號喊得響,真上了戰場,數萬人的義和團攻不下幾十人守衛的大使館,正面戰場義和團讓男女團民脫光衣服,赤身向前,號稱刀槍不入,十多萬人被一萬多人的聯軍打得大敗,基本上是一觸即潰,清軍精銳武衛軍聶士成部在與聯軍激戰時,後方遭到義和團乘亂放火搶劫,聶分兵安定後方,殺死不少團民,義和團就綁殺了聶士成全家,並汙陷聶部造反,從後方向武衛軍開槍,聶士成全家被殺,又受到端王,榮䘵等的斥責,絕望赳死,力戰聯軍而亡,大清很快戰敗,慈禧也逃離北京,後下令鎮壓義和團,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宣告結束。

我不相信剛毅、端王、慈禧等那麼愚蠢,會相信義和團刀槍不入,槍炮不傷,只不過相互利用而已,陳寅恪說:“中國之人,上詐下愚”,義和團正是上面奸詐權貴和下面愚民結合的產物,被利用而成為保守派阻礙我國變革融入世界先進文明的幫兇,促進了國家快速衰落,大清也無法通過變革從內部打破落後的封建體制,革命黨開始興起,十多年後,被辛亥革命推翻。

而我們的東鄰小國日本,起點和我們差不多,但人家願意改革,不排斥西方先進的東西,無論科技還是制度,虛心學習,迅速崛起為東方強國。








雲排號


正義與不正義,關鍵在於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好還是壞。

義和團運動的初衷是要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真正所做的事情卻不怎麼樣,有很多事甚至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義和團的興起

關於義和團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人說是由白蓮教演變而來的,也有人說是斧頭幫進化而來的......其中比較可信的是由拳會發展而來的。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人的生活越來越艱難,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

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在面對民生、經濟等問題時無法想出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導致整個國家越來越危險,列強們看著清王朝如此虛弱,想要瓜分中國的慾望也越來越強烈。

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得日本在中國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其他列強看到日本在中國得到了這麼多好處,紛紛眼紅起來。

這直接導致了列強對中國這塊大肥肉的興趣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義和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1897年11月的某一天,兩名德國的傳教士正在教堂裡安靜的休息,這個時候突然有村民闖進了教堂。

兩位傳教士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衝進來的村民給打死了,這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德國沒有等清政府任何的說明就立即作出反應,他們迅速出兵佔領了山東的膠州灣和膠澳。

這樣的侵略行為,山東人民當然不會高興。就這樣,山東的民教矛盾繼續往上升。威縣梅花拳師趙三多根據當時的情況,將梅花拳改名為義和拳,並逐漸把義和拳發展壯大。

義和團的口號先後有三個:反清復明、掃清滅洋、扶清滅洋。在第三個口號“扶清滅洋”之前,清政府一直想把他們給剿滅掉。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打壓,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後來,清政府就換了一種思路,對義和團的態度由之前的打壓變成了扶持:既然我消滅不了你,那我就利用你幫我做事,還能維護我的統治。

在這樣的理念下,清政府默許了義和團的種種行為,義和團的口號也變成了“扶清滅洋”。

義和團的發展初衷,是想要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做的事情,就不完全都是好的了。

義和團有一件事情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八國聯軍侵華過程中的英勇作戰。1900年6月14日至18日,八國聯軍被義和團包圍在廊坊、落岱、楊村一帶,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面對武器先進的敵人,裝備落後的義和團沒有害怕,一群人爭先恐後的往前衝,打死打傷了敵軍300多人。

雖然義和團沒有好的武器,靠的僅僅是自認為刀槍不入的身軀在與敵人搏鬥。但我們無法否認他們的愛國熱情,他們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

愚昧無知的義和團

義和團的愛國情值得肯定,但他們做了不少的錯事、壞事,讓人們對其評價不高,甚至很低。

憑著血肉之軀和敵人搏鬥,看似英勇,其實也反映出了他們的無知和愚昧。刀槍不入這種事情他們為什麼就那麼相信呢?

既然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那應該是要去殺洋兵的,但他們為什麼要殺大量的中國人呢?這對我們中國來說是一種幫助嗎?

將外國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學進來,再逐漸發展自己,這對於當時的中國是很重要的。但義和團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只要是外國的東西都是不好的,都要破壞掉。

義和團成員看見洋人的店鋪就要把店鋪給燒了,看見說外語的就要把他們抓起來打,看到使用洋火、洋布、洋表的人也要去罵一罵。

面對鐵路、電線杆,義和團不是保護它們,而是將它們給毀掉。很多我們今天覺得很正常的事情,在義和團看來都是不可取的。

他們沒有掌握科學技術,沒有目的、不分青紅皂白的對外國的東西進行抵制和打壓,他們的這些舉動,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所以說,義和團運動有其正義的方面,也有其不正義的方面,總的來說是不正義的成分偏多一些。可嘆的是,義和團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八國聯軍侵華後,慈禧就下令剿滅義和團。在清軍和八國聯軍的圍攻之下,義和團陣亡了。


小小嬴政


呵呵,依我看,和現在盛行的噴子夢想家愛國賊一樣,義和團表述起來和表面看起來是正義的,在它們看來就它們愛國憂民,別人都是賣國或者麻木不仁。但實際上呢?……姑且不論其運動過程中事實上更為禍國殃民的種種惡行,就是它提出的“愛國”口號和舉措,也是極其愚蠢、不切實際、事實上阻礙國家民族發展進步、損害國家民族利益的。

那麼我認為的結論就是:那是一群愚昧的原始人,在愚昧無能的清廷高層放縱下、被別有用心者攛弄煽動,打著愛國的旗號,披著正義的外套,發生的一起禍國殃民、對國人狠毒勇猛對洋人窩囊慫包、事實上不敢也無能對外而只是禍害國民的暴亂,嚴重損害國家民族利益。

天佑中華,不要再有這樣的災難。


RC江鶴


從人類的歷史發展上看,正義與不正義已經有了基本定義:凡是對百姓有利的一切思想、主義、文化及社會制度都是正義的;凡是擁護和歌頌對人百姓有利的思想、主義、文化及社會制度的行為都是正義的;創立或者執行、實踐對百姓有利的思想、主義、文化、社會制度等是正義的。與之相反,是非正義的。人類發展到今天,所有一切(精神的、物質的)都是絕大多數人一一百姓創造的,或者說在這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人民群眾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創造發明,每時每刻都在推動著社會向前,離開了人民百姓,什麼事情都做不成。百姓,養活了整個社會。百姓強,民族、國家、社會強,反之則弱;百姓亡,民族、國家、社會隨之消失。所以,對"正義"下這樣的定義是對的,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