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一生8次易幟,人稱倒戈將軍,為何西安人卻對其感恩戴德?

中國有句古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不過作為一方軍閥首領前後8次改旗易幟,也是傳奇了。而馮玉祥的一生就是有這樣的經歷。

馮玉祥一生8次易幟,人稱倒戈將軍,為何西安人卻對其感恩戴德?

馮玉祥1882年出生於安徽省巢縣,號稱“倒戈將軍”。看大清要亡了,他就反清;看袁世凱要垮臺了,他就加入聲討袁世凱的大軍;段祺瑞根基不穩時,他就夥同吳佩孚反段祺瑞;吳佩孚失勢時,他和張作霖一起反吳佩孚;北洋政府不得民心了,他就投靠了國軍;老蔣水深火熱時,他加入了我們解放軍的懷抱。

而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備受西安人民的愛戴?這就要從1926年發生的一件事說起。

馮玉祥一生8次易幟,人稱倒戈將軍,為何西安人卻對其感恩戴德?

1926年,吳佩孚部下劉鎮華率領號稱10萬人馬的“鎮嵩軍”,將西安圍成一座孤城。當時,國軍第2軍第10師師長李虎臣和愛國將領楊虎城聯合,在兵力懸殊、不足萬人的情況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劉鎮華為了逼迫西安軍民投降,在西安城周邊各挖了一條寬、高各6米的壕溝。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裡,對城內的攻擊一直不曾間斷。此時,西安內外交通斷絕,而且城內的糧食補給在這時候已經消耗殆盡,城內戰死、病死、餓死軍民數量有5萬人以上。

馮玉祥一生8次易幟,人稱倒戈將軍,為何西安人卻對其感恩戴德?

在緊要關頭,馮玉祥從蘇聯回國,宣佈組建國民聯軍,親任聯軍總司令,脫離北洋軍閥,揮師西北。激戰過後,西安之圍終於被解開,被圍8個月的西安城獲救了,全體軍民歡欣鼓舞。馮玉祥的大名在一夜之間傳遍三秦。

1928年,西安軍民把當年西安解圍國民聯軍入城處,也就是古城牆西北角殘缺處修葺補全,並築一門,取名“玉祥門”,為了緬懷馮玉祥對西安軍民做出的卓越貢獻。

馮玉祥一生8次易幟,人稱倒戈將軍,為何西安人卻對其感恩戴德?

其實,站在今天道德制高點說話,很輕鬆很容易。可哪個時代風起雲湧變幻莫測,昨天的弄潮兒,今天就成了保守派、遺老。昨天的英雄,今天革命的對象。

而馮玉祥比起閻錫山來,兩人還是可以一較高下的。馮玉祥親蘇,但沒有出賣國家利益。而舊軍閥的內戰,其實無所謂大義。他撈到了足夠的好處。抗日救亡對日本人毫不妥協。最後,加入解放軍也是明智之舉。

各位心中的馮玉祥是什麼樣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