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从小就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是长大自然就知道了呢?

小小的平庸人生


这是一个并不难回答的问题,孩子必须要从小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下面我结合家庭教育实践工作来分析一下。

2-6岁是幼儿秩序感构建的敏感期,很多幼儿家长并不知道。

可能很多家长从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只是知道大人要忙于工作顾不上照顾孩子,也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家长都不太清楚,原来幼儿园生活可以让孩子在秩序敏感期里,学会遵守纪律,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秩序感对大人来说,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要依据规则或纪律要求去做事,但是对幼儿来讲,很难理解,因为理解能力还相对较弱。

错过秩序敏感期的构建,很容易让孩子进入小学后不知道遵守课堂纪律。

我平时做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一二年级孩子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常被老师批评。多次批评不见效果后,老师就向家长投诉,要求家长在家里好好教育孩子。但是对于家长来讲,大都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根本不知道从哪着手,最终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孩子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在家里呢?有家庭规则吗?很多家庭里根本就没有,也就是说孩子压根就没有得到过真正规则意识的培养。

缺乏遵守规则与纪律意识的孩子,很容易与老师或家长产生矛盾,使管教变得困难。

有不少孩子有厌学情绪,在家里不愿意写课外作业,甚至不愿意接受老师或父母的批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在缺乏遵守规则与纪律意识的情况下,不服从管理,不接受管理,甚至在管理中产生反抗心理。如果家长不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孩子自我意识就会不断增强,慢慢养成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很多孩子在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难以管教,到了青春期后几乎就呈现管教失控局面,需要家长有危机感。

一个孩子坏习惯养成只需分分钟,而好习惯养成却需长年累月,对老师和家长都是耐心与毅力的考验。

从一些不愿意受约束,不愿意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人行为上来看,大都有自由散漫的特点,完全无视他人是否会受到影响。如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不听讲,反而故意和同学说话,甚至制造出点动静来,常使老师不得不停下课来维持课堂秩序。在家里也一样,当孩子该去写作业时,家长反复催促孩子都在那磨蹭,家长很恼火有时甚至动用责罚手段,孩子才可能会不情愿地去写作业。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必须要及早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培养,才能让孩子建立起生活节奏感,否则,错过了秩序敏感期再培养,就非常难。

结束语: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都有自我教育在发挥作用,或许有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懂事了,能够有意识去养成好习惯。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习惯于无拘无束。那些学业成绩很糟糕,品行很差的孩子,大都是无法通过自我教育来自我矫正不良习惯者。所以说,家长必须要从小培养孩子秩序感,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和纪律,避免孩子走弯路。


寒石冷月


我觉得是从小培养

有那句话:“三岁看到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小孩子,从认知这个世界开始,他所看到的听到的,都耳濡目染,会对他价值观的初步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

记得去年年后,我们三口去沈阳大帅府参观,在那里,我看到小志愿者解说员的风姿,不禁让我佩服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小男孩,大约三四年级的样子,身姿端正的站在那里,流利的解说关于大帅府的一些概况背景故事等,结束后会恭敬的鞠上一躬,对于游客是有问必答,举手投足之间都能看出真的太有教养了!我想这并不是仅仅靠背诵知识点就能做到,天生自带的那种气质应该是一点点从小培养到大的,这点让我现在记忆尤深!

所以说,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木子姐品生活百味


需要从小培养。

比如规则意识,去年在丹东的一个儿童游玩场所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

孩子们去玩儿高层滑梯,后面的孩子等得着急,就猛推前面的孩子。结果,前面的孩子没有准备好,摔下滑梯成重伤。这个悲剧的发生,原因为后面这个孩子规则意识欠缺。

还有,我们日常发现,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玩的玩具非常好,经过家长商量以后,拿到手里玩以后就不还给你人家了。这也是规则意识的问题。

像习惯和意识,都是日常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不能等到大了自然知道以后形成。


2019东子


如果孩子长大后天自然而然就懂得规则意识,那么现在的马路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随意闯红灯的人;如果孩子长大后天自然而然就懂得规则意识,那么也就不会有犯罪发生;如果孩子长大后天自然而然就懂得规则意识,那么人类社会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冲突和战争。显而易见,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从小潜移默化形成的,放任不管一个孩子就是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

这就和我们小时候听的那个故事相同:一个人一头驴拴在一个木桩子上,给这头驴周围画上了一个圈,每当这头驴越过这条线的时候,就拿鞭子鞭打这头驴,久而久之,即便把这头驴从这个木桩子上解开,这头驴也不敢跨国这条线,我想这与培养一个孩子规则意识和习惯的道理是相通的。

儿童规则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体现了这名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且这种教育伴随着某个人的一生。现实社会中,很多走上犯罪末路上的人多数都是因为自己的规则意识薄弱或者想铤而走险,最终导致自己锒铛入狱而遗憾终生。

不可否认,社会中有很多人漠视规则,不讲规则,其结果只会导致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些“巨婴”,虽然某时某刻其得利,但其一旦离开当前的环境,换来的只有别人的鄙视与严惩。


心情保温杯


对孩子从小培养,从小潜意识培养,孩子长大就不用家长多操心了。


黄有焕


6岁之前的孩子,最好不要给他设置太多的规矩,孩子需要在周围的环境中自己获取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太多的规矩反而会妨碍了孩子的自我探索,他真实感触到的东西才会让他印象深刻,6岁之后,他会把他自己接触到的事物整合形成自我认知,6岁之前的孩子对他将来以后的人生极为重要,父母要做的只是正确引导,适当放手就可以。


一个宝爸的育儿日记


肯定从小培养,大了不好管理,良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认可,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和社会观有很大的影响。


比例187


从小培养少走弯路,长大了习惯养成改起来难


统统24


一觉醒来就什么都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